“好老师”,你怎么看?
展开全部
编者按 :有时,我们会在校园里听到这样的对话:“我觉得XX老师挺好的。”“我可不这么认为”……“好老师”是一个难以被量化的词。对于什么是“好老师”,每个人心中都自有标准。然而亦可管中窥豹,获知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对师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对此,我校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调查,实际发放问卷800份,有效回收700份。
本次调查分为六个模块,对大学老师的总体评价,对任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各院系及机关单位老师的评价,寻找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答案。
一、 要大学问还是好课堂?
优秀的大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调查显示,81.57%的学生最注重老师是否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应具备“渊博的学识”位居第三,占76.14%。但也有部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特点是热心科研,学识渊博,人生阅历丰富。那“好老师”究竟是能做得大学问重要,还是教得好课堂更重要?
好老师教什么?
在调查中,认为“大学老师是可以引导人生方向”的学生超过一半。与高中完成“升学率”指标不同,大学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分数不再成为唯一,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对于大学教学而言更为重要。
拖着一小箱书来上课已经成为文学院庞光华老师的标志了。对于好老师,庞老师也自有一套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学习,即一个好老师自己要终身学习、热爱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庞老师表示,教学与科研应该是相统一的,不能说“教学能力”与“渊博的知识”孰重孰轻,学得大学问,好课堂自然也就得心应手。比如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庞老师做了很多研究并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在《冯谖客孟尝君》一课中,他觉得“客”用得不对,就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研究和学生分享,从不照本宣科。在学生陈颖诗看来,《古代汉语》就是一堂“很活跃的课”。
文学院的陈颖诗谈起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时忍不住赞叹道,庞光华老师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庞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在阅读与学习上,他看过的书非常多,知识面非常广。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个有耐心与毅力去学习与钻研的老师。”
“学高为师,德重为范”,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的辅导员何婉平老师认为,老师应该在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能较全面地接受专业知识,“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大学老师的责任”。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亦早有高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被“格式化”的好课堂
对于校方来说,学生认为的“好课堂”参考依据大多源自学期末的评教系统。从教学到行为设置了具体的规定,如课上有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等,以此来对教师进行打分。“这是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搭建一个让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庞光华老师说道,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或建议可以通过多渠道反映。
政法学院的牟爱华老师则指出,对于评教系统应科学地看待。“每位老师都想培育好学生,但现在给老师设置的条条框框太多,比如说评教系统,学生要是不能通过哪门课程,会容易报复性投以差评,或者因课上涉及一些课外知识,有的学生就会投诉老师耽误课时、上课不专业……这对老师影响很大,导致老师很多教学方式都不敢采用。”
如此看来,“好课堂”也被规范化。教学计划、标准教材、标准答案以及标准的PPT,课堂已然被“格式化”。周作人、沈从文讲课难称一流,但学问好,总为人称道。上课“天马行空”的大师,与格式化的课堂格格不入。大师上课不及格,自然成为意料之中的事。
好课堂能引人入胜,大学问能引人入“深”,究竟是要大学问还是好课堂,恐怕还要回到“钱学森之问”上来。
二、 沉闷的课堂还是沉默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老师有没有主动调动课堂气氛的调查,仅有19.29%的学生认为老师热情教学、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62.14%则认为老师有调动课堂气氛,同学们却反映不热烈,而21.24%的学生则表示老师只顾讲课,不理会课堂气氛。
对于沉闷、毫无生气的课堂,多数人都避之不及。但当台上老师努力策划课堂,调动气氛时,台下却静如止水。这似乎形成了一个矛盾。
但不热闹的课堂就一定代表沉闷吗?到底是沉闷的课堂还是沉默的课堂,请看下面两组镜头:
镜头一:A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问,学生在台下积极回答,热烈讨论,但这种活跃的课堂是因为老师提出的都是相对简单、重复性的问题,学生只要简单判断就能很好、很快地回答。
镜头二:B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透彻地分析,有的同学在本子上演算着,有的同学在小声讨论,但没有类似于“是”、“听懂了”的回答声,课堂气氛显得略为沉闷,但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的时间却更多,思维转动较快。
精彩的课堂不一定是热闹的,所谓的气氛热烈有可能只是浮于表面的假象,并不会带给学生活跃的思维与深刻的思考。《中国教育报》刊登的《课堂沉默不等于沉闷》一文中写道:“沉默仅仅是外显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波涛汹涌——急速而深刻的思维,即学生的静思默想。这必将带来学生理解上的顿悟、知识上的建构、思维上的流动。”而沉闷是学生思维的停转,或因课堂平淡无趣,或因知识高深莫测。庞老师说道,如专业性强、内容深奥的《古代汉语》课程,互动起来有点困难,学生要多读点书,多学习专业知识才能跟得上老师的思维。
陈颖诗觉得沉默也是一个思考过程,在《古代文学史》这一堂课中,老师在讲完知识点后,会给大家几分钟的思考时间,“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时间,可以消化并理解老师刚讲的知识,而且这样的思考可能更远更深,而不是一味接受老师的观点。”
但老师一味的讲课,任凭学生自当“沉默的羔羊”,也会让师生之间缺少思维的碰撞,因此,适当的互动也是课堂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庞老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会适当增加课堂趣味性,根据上课内容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他的课堂信息量很大,涉及专业知识、历史文化内涵、古人智慧等,并常常结合现实进行讲解。
比如在讲到管仲这个历史人物时,他举例道,管仲为了发展经济,曾鼓励娼妓制度的发展,因此现在从事娼妓行业的老板以管仲为保护神。庞老师表示:“这一类知识趣味性较强,与课文也有关联,适当给同学们讲述,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增长他们的见识。”
三、 “爱戴还是畏惧”?
外国语学院大一新生罗颖,显然有些不习惯。“大学老师不像高中老师那样对学生管得比较严,而是管得很松。而且和大学老师的接触很少,很有距离感。”
谈起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有67%的学生使用了“一般”、“偶尔交流”等词。且认为大学老师最不好的行为是“与学生关系疏远,缺乏沟通交流”的同学达60%。
那么,学生更青睐于怎样的老师?
“玩成一片” =好老师?
陈颖诗回忆起军训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当大家都在辛苦训练时,隔壁班的班导师李老师提着两个西瓜给他班上的同学吃。事情虽小,但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她开玩笑说:“当时我们班的同学都很羡慕隔壁班。”
“玩成一片”和“与老师建立朋友关系”成为受访者期望的师生关系的高频词汇。
在54.29%的学生看来,学院的辅导员老师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关心学生,经常和学生交流;并且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能耐心了解情况,给予建议或协助解决问题的占76.71%。文学院的林永添老师毕业后,选择留在了母校五邑大学担任辅导员。在他看来,辅导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所以他更愿意把自己当成大家的师兄,以师兄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增进彼此感情,互相信任。
何婉平老师聊起她的学生生涯,提起了两个令她印象深刻的老师。第一个是大学期间的辅导员老师,50多岁了,但仍积极地与每个学生交流,是一个很有青春活力、热爱工作的老师;第二个是研究生导师,非常严肃、严谨认真。在读研后期,因在外找工作而没有及时完成毕业论文,老师硬性要求她一定要回到学校完成论文,不得已怀着抱怨的心情回到学校,最终完成学业。现在她却十分感激当初老师的执著与严肃。
“‘玩成一片’只是师生关系的其中一个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老师应该有不同的面貌。”何老师表示,现在自己的工作要面对更多的学生,虽不能很好地跟每一个学生接触,但对他们提出的小细节、小问题都要高度关注,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件事有可能会影响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师生关系——可选择的“距离”
除了上课,一个月能和班导师见面多少次?25.57%的学生表示“一面难求”,“三次以上的”仅占17%,一个月见面1-3次的接近60%。五成以上的学生遇到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困难不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忙,理由是“不熟”、“不愿麻烦”或者“很难找到人”。
和罗颖的“距离感”一样,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的钟超君的心理落差源于与中学教师的对比。
“在大学里,跟老师的接触很少,老师上完课就直接离开,不会在学生身边待很久,”大二的钟超君想起高一时,老师每个星期都会给没回家的同学煲汤,以朋友的方式跟学生相处,每个人都非常喜欢她。
“大学促使学生学会自立,独立生活。况且大学老师、学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可能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主动与老师联系。”庞光华老师是这样理解这种“落差”的。师生关系要“掌握好分寸”,和学生不能过于亲近,也不能过于疏远,要学会掌握好“度”。
不管是送西瓜还是煲汤,一件小事,就足以令学生牢记心里。如同黑格尔所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师生关系是“玩成一片”还是“望而生畏”,要爱戴还是畏惧,只是教学方式上的选择。是二选一还是二者并重的策略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落脚点都站在尊重和关注学生的立场上。
一位同学在调查问卷上这样写道: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热心、热情开朗、幽默,能调动课堂气氛,严厉而不失温柔,总是用最好的笑脸面对学生,一视同仁。
附录:
本次调查分为六个模块,对大学老师的总体评价,对任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各院系及机关单位老师的评价,寻找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答案。
一、 要大学问还是好课堂?
优秀的大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调查显示,81.57%的学生最注重老师是否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应具备“渊博的学识”位居第三,占76.14%。但也有部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特点是热心科研,学识渊博,人生阅历丰富。那“好老师”究竟是能做得大学问重要,还是教得好课堂更重要?
好老师教什么?
在调查中,认为“大学老师是可以引导人生方向”的学生超过一半。与高中完成“升学率”指标不同,大学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分数不再成为唯一,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对于大学教学而言更为重要。
拖着一小箱书来上课已经成为文学院庞光华老师的标志了。对于好老师,庞老师也自有一套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学习,即一个好老师自己要终身学习、热爱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庞老师表示,教学与科研应该是相统一的,不能说“教学能力”与“渊博的知识”孰重孰轻,学得大学问,好课堂自然也就得心应手。比如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庞老师做了很多研究并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在《冯谖客孟尝君》一课中,他觉得“客”用得不对,就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研究和学生分享,从不照本宣科。在学生陈颖诗看来,《古代汉语》就是一堂“很活跃的课”。
文学院的陈颖诗谈起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时忍不住赞叹道,庞光华老师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庞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在阅读与学习上,他看过的书非常多,知识面非常广。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个有耐心与毅力去学习与钻研的老师。”
“学高为师,德重为范”,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的辅导员何婉平老师认为,老师应该在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能较全面地接受专业知识,“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大学老师的责任”。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亦早有高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被“格式化”的好课堂
对于校方来说,学生认为的“好课堂”参考依据大多源自学期末的评教系统。从教学到行为设置了具体的规定,如课上有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等,以此来对教师进行打分。“这是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搭建一个让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庞光华老师说道,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或建议可以通过多渠道反映。
政法学院的牟爱华老师则指出,对于评教系统应科学地看待。“每位老师都想培育好学生,但现在给老师设置的条条框框太多,比如说评教系统,学生要是不能通过哪门课程,会容易报复性投以差评,或者因课上涉及一些课外知识,有的学生就会投诉老师耽误课时、上课不专业……这对老师影响很大,导致老师很多教学方式都不敢采用。”
如此看来,“好课堂”也被规范化。教学计划、标准教材、标准答案以及标准的PPT,课堂已然被“格式化”。周作人、沈从文讲课难称一流,但学问好,总为人称道。上课“天马行空”的大师,与格式化的课堂格格不入。大师上课不及格,自然成为意料之中的事。
好课堂能引人入胜,大学问能引人入“深”,究竟是要大学问还是好课堂,恐怕还要回到“钱学森之问”上来。
二、 沉闷的课堂还是沉默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老师有没有主动调动课堂气氛的调查,仅有19.29%的学生认为老师热情教学、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62.14%则认为老师有调动课堂气氛,同学们却反映不热烈,而21.24%的学生则表示老师只顾讲课,不理会课堂气氛。
对于沉闷、毫无生气的课堂,多数人都避之不及。但当台上老师努力策划课堂,调动气氛时,台下却静如止水。这似乎形成了一个矛盾。
但不热闹的课堂就一定代表沉闷吗?到底是沉闷的课堂还是沉默的课堂,请看下面两组镜头:
镜头一:A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问,学生在台下积极回答,热烈讨论,但这种活跃的课堂是因为老师提出的都是相对简单、重复性的问题,学生只要简单判断就能很好、很快地回答。
镜头二:B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透彻地分析,有的同学在本子上演算着,有的同学在小声讨论,但没有类似于“是”、“听懂了”的回答声,课堂气氛显得略为沉闷,但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的时间却更多,思维转动较快。
精彩的课堂不一定是热闹的,所谓的气氛热烈有可能只是浮于表面的假象,并不会带给学生活跃的思维与深刻的思考。《中国教育报》刊登的《课堂沉默不等于沉闷》一文中写道:“沉默仅仅是外显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波涛汹涌——急速而深刻的思维,即学生的静思默想。这必将带来学生理解上的顿悟、知识上的建构、思维上的流动。”而沉闷是学生思维的停转,或因课堂平淡无趣,或因知识高深莫测。庞老师说道,如专业性强、内容深奥的《古代汉语》课程,互动起来有点困难,学生要多读点书,多学习专业知识才能跟得上老师的思维。
陈颖诗觉得沉默也是一个思考过程,在《古代文学史》这一堂课中,老师在讲完知识点后,会给大家几分钟的思考时间,“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时间,可以消化并理解老师刚讲的知识,而且这样的思考可能更远更深,而不是一味接受老师的观点。”
但老师一味的讲课,任凭学生自当“沉默的羔羊”,也会让师生之间缺少思维的碰撞,因此,适当的互动也是课堂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庞老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会适当增加课堂趣味性,根据上课内容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他的课堂信息量很大,涉及专业知识、历史文化内涵、古人智慧等,并常常结合现实进行讲解。
比如在讲到管仲这个历史人物时,他举例道,管仲为了发展经济,曾鼓励娼妓制度的发展,因此现在从事娼妓行业的老板以管仲为保护神。庞老师表示:“这一类知识趣味性较强,与课文也有关联,适当给同学们讲述,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增长他们的见识。”
三、 “爱戴还是畏惧”?
外国语学院大一新生罗颖,显然有些不习惯。“大学老师不像高中老师那样对学生管得比较严,而是管得很松。而且和大学老师的接触很少,很有距离感。”
谈起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有67%的学生使用了“一般”、“偶尔交流”等词。且认为大学老师最不好的行为是“与学生关系疏远,缺乏沟通交流”的同学达60%。
那么,学生更青睐于怎样的老师?
“玩成一片” =好老师?
陈颖诗回忆起军训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当大家都在辛苦训练时,隔壁班的班导师李老师提着两个西瓜给他班上的同学吃。事情虽小,但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她开玩笑说:“当时我们班的同学都很羡慕隔壁班。”
“玩成一片”和“与老师建立朋友关系”成为受访者期望的师生关系的高频词汇。
在54.29%的学生看来,学院的辅导员老师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关心学生,经常和学生交流;并且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能耐心了解情况,给予建议或协助解决问题的占76.71%。文学院的林永添老师毕业后,选择留在了母校五邑大学担任辅导员。在他看来,辅导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所以他更愿意把自己当成大家的师兄,以师兄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增进彼此感情,互相信任。
何婉平老师聊起她的学生生涯,提起了两个令她印象深刻的老师。第一个是大学期间的辅导员老师,50多岁了,但仍积极地与每个学生交流,是一个很有青春活力、热爱工作的老师;第二个是研究生导师,非常严肃、严谨认真。在读研后期,因在外找工作而没有及时完成毕业论文,老师硬性要求她一定要回到学校完成论文,不得已怀着抱怨的心情回到学校,最终完成学业。现在她却十分感激当初老师的执著与严肃。
“‘玩成一片’只是师生关系的其中一个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老师应该有不同的面貌。”何老师表示,现在自己的工作要面对更多的学生,虽不能很好地跟每一个学生接触,但对他们提出的小细节、小问题都要高度关注,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件事有可能会影响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师生关系——可选择的“距离”
除了上课,一个月能和班导师见面多少次?25.57%的学生表示“一面难求”,“三次以上的”仅占17%,一个月见面1-3次的接近60%。五成以上的学生遇到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困难不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忙,理由是“不熟”、“不愿麻烦”或者“很难找到人”。
和罗颖的“距离感”一样,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的钟超君的心理落差源于与中学教师的对比。
“在大学里,跟老师的接触很少,老师上完课就直接离开,不会在学生身边待很久,”大二的钟超君想起高一时,老师每个星期都会给没回家的同学煲汤,以朋友的方式跟学生相处,每个人都非常喜欢她。
“大学促使学生学会自立,独立生活。况且大学老师、学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可能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主动与老师联系。”庞光华老师是这样理解这种“落差”的。师生关系要“掌握好分寸”,和学生不能过于亲近,也不能过于疏远,要学会掌握好“度”。
不管是送西瓜还是煲汤,一件小事,就足以令学生牢记心里。如同黑格尔所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师生关系是“玩成一片”还是“望而生畏”,要爱戴还是畏惧,只是教学方式上的选择。是二选一还是二者并重的策略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落脚点都站在尊重和关注学生的立场上。
一位同学在调查问卷上这样写道: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热心、热情开朗、幽默,能调动课堂气氛,严厉而不失温柔,总是用最好的笑脸面对学生,一视同仁。
附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