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家与还俗之间

 我来答
黑科技1718
2022-07-25 · TA获得超过586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3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81.4万
展开全部
人在烦透了的时候,就会想出家,斩断三千烦恼丝,一了百了。有时脑海里冒出这样的念头,自己都吓一跳。但有这样的念头肯定不止我一个,古代文人的隐居生活其实就相当于出家,或者说是亚出家,准出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构建那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与寺庙又有何异呢?不就是对隐居对出家的向往吗?“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不就是出家的情形么?王维也是陶渊明的徒子徒孙,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就是出家吗!

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苏曼殊时僧时俗,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放浪不羁,就是典型的“摇摆人”。时而为僧,时而还俗,兜兜转转,一直在“僧”与“俗”之间徘徊,为什么这样呀?其实就是六根未净,烦的时候就想逃避尘世的喧嚣和烦恼;过一阵子又想起人间的好来,灯红酒绿来,又还俗了。他是极有才华的人,精通日、英、德、法、梵文,善绘画,善文,善写诗,几乎无所不能。但又是情绪极不稳定者,想起一曲是一曲,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佛出世, 二佛生天了。“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这是诗人在日本的有感而发。在异国他乡凄怆飘零,能不去国怀乡么?钱塘江潮是最叫人惦念的,什么时候回去看呀?人的情感不就是汹涌澎湃的江潮吗!那样壮阔,那样震撼,那样气势恢弘,那样无可阻挡!“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我等凡人自然不能像苏曼殊那么潇洒,那么随心而变,但其实烦恼又是一样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怎么办呢?也只有构建每个人内心独有的“世外桃源”了。有个同学说,你看人家拉二胡那陶醉的样子,好羡慕呢!陶醉在二胡的世界里,呜呜咽咽的情感瓜葛里,他是“出家”了,身不出家但灵魂,思想,情感已经一佛升天,二佛生天!即便短暂,但“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物我两忘,与“青灯古佛”有何区别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出家,但思想里,骨子里其实想出家,只好借助绘画、书法、二胡、音乐、写作之类而沉迷沉浸,把自己与世隔绝起来,让焦虑的心,浮躁的魂得到片刻小憩与宁静,身心得到佛光的洗礼……

若是一无所长的人就没法呆过这漫漫人生路。当然,麻将人生也是人生,人家会说我什么也不会,就会麻将,不也过得好好的吗?但终究比较麻烦,若三缺一不就无聊至极?若我会画画,会弹琴,会挥毫泼墨,就不要将就别人,一个人自娱自乐,自得其乐,多好呀!想“出家”就“出家”,想“还俗”就“还俗”,在“出家”与“还俗”之间随时切换,随心所欲,随机应变,多洒脱呀!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李叔同(弘一法师)就比较彻底,说不干就不干了!看破红尘,烦透人世,老子与它一刀两断,彻底与喧嚣的人世隔绝,下半生青灯伴古佛了!即便他妻子苦苦挽留也不为所动,执意走自己的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