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困惑

 我来答
舒适还明净的海鸥i
2022-06-12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4万
展开全部
我们很多父母都知道要看见孩子,要感受当下。但是有不少妈妈,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很多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孩子一做不好事情,就会崩溃大吼,然后焦虑到不行。

为什么很多人就是做不到呢?

要怎样消除父母的焦虑情绪呢?

我们首先得了解什么是焦虑?

根据心理学的洞察,人对已知危险的恐惧是恐惧,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就是焦虑。焦虑是一个人对潜在风险的持续性担忧。

也就是说,当你不知道问题在哪儿,危险什么时候出现,但就是担心事情会变坏,这种感觉就是焦虑。它会让人坐立不安,沉浸在压力中,如果一直持续,就会侵蚀人的健康。

因此,消除焦虑的一个办法就是让那些未知的东西变成已知。我们可以顺着我们情绪的表象,一步一步询问自己情绪背后的理由,直到找到根源。当我们看清楚焦虑问题背后隐含着什么东西之后,再一剖析,经常会发现其实没什么好怕的。

这就好比黑暗里,你可能会一直担忧树丛背后有可怕的事物,越不敢靠前,就越担忧,情绪也很容易炸。但是如果把树丛拨开给你看,你发现树丛背后只有一只秋千荡来荡去,你一下就放松了,焦虑也就化解了。

因为懂了,所以平静。

这也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大师会提倡“差不多好妈妈”呢?原因是,一个“理想好妈妈”太容易迷恋于自我的完美,反而会让孩子一辈子得不到真正的成长。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必须来源于独立,孩子要能试错,能有空间自由生长,能走弯路,走错路,走投无路,能迷途知返,能破釜沉舟,能破土而出,能自成根系。

只有独自经历这一切,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但是完美的母亲是一个为孩子做好了所有事的妈妈,她把一切都做好了,孩子就没有走这样独立的路的机会了。

而且,一个把孩子当作自己成绩单的父母,也永远没法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事情。一个人有成功的概率,也有不成功的概率。

过度追求理想自我的人,会无止境地看到自己和孩子所有不理想的地方,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名义否定自己,也否定孩子。

所谓的安于80分状态,不是说我们要无所谓地和这个世界妥协,而是我们允许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样子,也允许自己开心地活着。

所以,对于妈妈们的焦虑紧张,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我们要先接受自己,接受不完美但是真实的自己。因为只有放弃掉自己营造的幻象,看清楚现实中自我的形状,才可能进入真的平静和踏实。

其实,哪里有什么真的工作家庭兼顾呢?工作太忙了就是会少一些亲子陪伴,在家庭生活上花了太多时间,就是没办法像一些同事那样成绩卓越,但是接受这些也没有什么。

最重要的是,当你自己接受了自己80分的状态,带着这样的不完美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时候,身段会变谦逊,世界也就可以接受你的不完美。当一个人全然接受了现实的自己,那就相当于给一切事情一个安全的底线:大不了就是现在这样,没关系。从此之后,无所畏惧。

这时,你会发现做什么事都是轻盈的,你仍然可以去努力、去尝试、去追求,但你不再恐慌了。你会发现,只要你内心的感受和思想还在,什么状态都是不足畏惧的。因为无畏,所以平和。

很多时候,不焦虑就发生在你把一个问题拨云见日、抽丝剥茧想清楚的那一刻。在你把问题看清楚之后会发现,其实背后的一切都是可接受、可理解、可解决的。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心会稳定,对生活也能多一些清明的看法,对自己和孩子也都没那么多焦虑和急迫。

生活中,孩子每天上学之前磨磨唧唧总是迟到,总是把我们的话当耳旁风,做事情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写作业不好好写总需要催,等等问题真的是我们很多家庭的痛。

我们不妨试试,“以时间为奖赏”。

以时间为奖赏,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掌管。他越是能快点做好作业,越是可以多玩一会儿。有的父母容易出的问题是,孩子写完作业,就给他增加更多练习,这样孩子当然没有动力写得快。

还有的时候,父母的问题在于,给孩子一次性定的目标太高。比如,要一口气写完所有的作业,要全部写对才能玩,孩子就会觉得遥遥无期,于是更加磨磨蹭蹭。

真正能让孩子锻炼时间管理的,是让他觉得时间是可控的。自己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立刻就获得了多几分钟玩的时间。这种付出就有回报的感觉,会激励孩子更加抓紧时间。

不过,除了这种具体的技巧,我们还应该想一想更深层次的东西。要教孩子做时间管理,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人时间管理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在发挥作用?

实际上,我们应该让孩子做到的是四个字:心里有数。也就是说,时间管理是表象,自我认知才是内核。孩子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我。比时间管理更深层的是自我管理。

想让孩子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需要这个孩子有两点特质:

1.对自己的状态有自我认知;

2.对自己的成就有自我要求。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从很小就开始发展的。父母多用鼓励、支持的态度,孩子就比较容易获得自我管理能力,过度控制和惩罚非常不利于孩子发展自我管理。另外,父母跟孩子的语言对话,能让孩子生成自我概念。

所以,想让孩子增强自我认知,家长们需要多和孩子语言对话,有意识引导孩子思考自我。时间久了,孩子会把这样的思维和表达作为自己的习惯。比如,你可以问孩子:“你现在想看这本数学册子吗?”“你刚才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他说得不对吗?”“积木倒了,你心里有挫败感,是吗?”

在增强自我认知的同时,你还可以用语言标识出孩子的成就,增强孩子的自豪感。孩子做好了一块拼图,你可以跟他说:“哇!你能把这个拼图拼起来啦!半年前还不会呢!”“呀,这是你自己搭的吗?太惊人了!”这些语言会让孩子对自己有自信。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让孩子把成就归功于他自身。也就是说,让孩子不仅感觉到“我在进步”,而且还能把这些进步归因于“是因为我自己努力想办法,所以取得了这些进步”。

有了这些自我认知的基础,一个孩子才会自发地生成自我要求,也就是“我要越做越好”“我要取得好成绩”。只有这种心态才可能让一个孩子真正发自内心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

因此,时间管理背后是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而孩子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的背后,又是父母看见并且尊重孩子的自我发展的努力。

让我们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有效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你苦口婆心地劝一个人,说的道理简直不能再正确了,但他就是不做。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是几乎天天出现。我们就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肯听正确的道理呢?

是我们把对方置于坏的位置上。

生活中,有时候你想要提醒小朋友一件事,例如应该把手里的东西放在这边,结果小朋友不仅没有听,反而“啊”一声爆发了强烈的情绪,把手里的东西扔下,不肯合作。

而你仔细分辨他的情绪,会发现他其实不是对抗,更多是委屈。他会大声说:“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或者“我还没来及……”。而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委屈,会说:“我不就是提醒你吗?”“脾气这么大跟谁学的?”孩子一听,更哭闹了。

在这样的场景中,驱动孩子的内在情绪是什么呢?

其实,在这个场景中,孩子的心理语言是:我本来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说我也能做好。他的内在情绪是:你说这些提醒的话,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你不相信我。而他之所以不合作,是因为他的潜意识觉得,如果听话了,就是承认了自己做不好。

这里面涉及到他的自我感知:如果是自己本来就想做的,那么是对自我的自豪感;如果是自己没想到,而要父母提醒的,那则是对自我的羞愧感。

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是把对方置于好角色上,还是坏角色上。这两种不同的处理,会催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们在生活里见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经常会指责孩子。但是忽略了指责就是让对方成为“坏角色”,说的是对方哪里不好,如何没达到要求。

例如“你看看,我已经这么累了,你还把家里搞得一团糟!”,或者“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你说你脑子都干嘛去了?”

而让对方成为“坏角色”,潜意识是唤醒对方的内疚感,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经常不自觉采用的方式。很多时候,唤醒他人的内疚感,是让我们感觉到痛快的方法。

但问题在于,没有人愿意感觉自己是“坏角色”。一旦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指责,一个人下意识的反应不是“知耻后勇”,而是“防御”。要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否认这种指责;要么是冷冷不予回应,避开指责;要么是情绪爆发,把小事变成争吵。

如果不用这种指责的沟通方式,还能有什么其他沟通方式吗?

我们可以尝试下表达需求的方式。比如,看到孩子玩具放得很乱,这样说:“宝贝,妈妈下班特别累了,如果你能帮妈妈一起收拾一下,那真是太感谢你了。”或者“我看到你这些地方都做了很好的努力,要是再把这个简单的小地方做好,那就太棒了,太让妈妈省心了。”

表达需求的方式,会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成为能帮助别人的英雄。让对方成为“好角色”,可以唤醒对方的自我感觉良好,让对方看到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到自己。

这是不把自己的困扰归咎于对方,而是直接对未来提出期望。在这种沟通方式下,对方往往会感受到自我的激励,会愿意把事情做好。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里做不到这种沟通方式,是因为两种执念:

一种执念是“你应该”。也就是说,在心里想象出一个模范的样子,如果对方达不到,就扣分。在心里给对方打了负分的情况下,沟通自然充满指责和贬低。结果对方感受不好,就不愿意按你的要求去做,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能放下“应该”,看到对方本来的样子和现有的努力,相信对方可以由此慢慢生长,生活中能见到的美好会多很多。

另一种执念是“我最好”。很多时候,规劝他人的人,并不是真正想达到规劝的效果,而只是想彰显自己的效果。比如“你看,我早说了吧”,这就是一句想要彰显自己的话。有这种心态的人,跟别人沟通的时候难免会想要打压别人。

带好小孩的根本方法,就是让小孩子认为自己很好,并且还能做得更好。哭闹、不乖、懒散都是正常的,偶尔迸发出的礼貌勤勉才是“哇!真好”。这样小孩子会感觉“我这么好吗?我真的这么好,那我还可以更好”,而这种自我感觉会让他自己想要做好。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去争功,越不去争夺“你看我把你教育得多好”的功劳,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越强。

从孩子的意愿问题入手,也就是从思维方式入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有些人会认为“我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某些事的”,但有些人会说“这个我不行”。孩子也是这样的。我们首先去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然后再去解决孩子的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的问题。当孩子觉得自己的内在是有力量的,觉得“我能行”,他才愿意去做。

我们许多人平时都喜欢用正面语言去夸奖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做得真好”,但是这些方式其实并不是真的在鼓励孩子的内驱力,或者他的内在能力,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力量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地鼓励,多用这样的句式:“我看到……”,用描述式的句子,强调这个过程。

比如“我看到你昨天晚上做题做到很晚”。

“我看到你昨天放学回家之后先写了作业。”

当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具体行为,孩子就会感受到,通过这样的具体行为,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被看到的。

还有一个句式是:“谢谢你……”,这叫作感谢式(欣赏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你跟孩子说的是“谢谢你今天帮我做了某件事”,或者比如双子女、多子女家庭,就可以跟孩子说“谢谢你今天帮我带了妹妹”等等。孩子能感觉到,他做的这件事能体现出自己是有内在能力的,自己是可以为他人服务的。

还有一个句式就是“我相信……”,这个叫赋能式。比如“我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道难题”。孩子就会自己去开动脑筋想,觉得自己是可以的,爸爸妈妈是信任自己的。但父母常常会说“你真的不行,你不可以,你做不到”。

事实上孩子需要归属感、价值感,当我们给到他这两个东西,他就会觉得自己背后有人在看,有人支持,有人会爱他,然后他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他的内驱力才能够被调动。

当孩子的内驱力被调动,自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