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童谣现在的孩子还唱吗
展开全部
齐帆齐微课
前几天,到元潭镇康家岭村调研乡村旅游发展,恰逢村小的学生下课休息时间,四个孩子在一起做游戏,口里唱着童谣。但他们唱的跟我们那个时代的童谣已大不相同了。
这一下子沟起了我对当年童谣的回忆,当场给同行人唱了几段,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一致说:“好记性,这些听起来好亲切!”
为了这些民间文学不失传于世,特记录整理了一些童谣。一些来源于我童年的记忆,一些来源于网友的整理,也欢迎大巴山所有的朋友,将您记忆中的童谣整理出来,传给我统一编辑成册,供新一代孩子说唱传承。
大人逗小孩的童谣
婴儿要睡觉时,老是爱啼哭,称之为“遭瞌睡”,大人抱着孩子或者摇着摇篮给孩子哼唱起催眠曲:“哦喂,闷娘娘,早早起,早早来,早早送个瞌睡来;瞌睡送到哪里来,送到宝宝的眼睛来。瞌睡来了好做鞋,做双大花鞋,雨坝里穿起去,雪坝里穿起来。哦-哦撞撞,瞌儿来得忙忙,哦-哦撞又撞,瞌儿来得忙又忙。”
大人诓大孩子时,抱着小孩儿在怀里,拉着小孩子双手,用小孩儿的两手食指相对,有节奏的碰撞,唱着:“斗虫虫,咬手手,公公婆婆请娃娃喝酒酒,酒酒醉,穿瞌睡,瞌睡醒,遍地滚,滚到婆婆的菜园里,打死婆婆种的菜,今天砍,明天晒,后天背去晒干盐菜。呜儿——飞了。”
小孩子自己爱唱的童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正读小学。学校几乎不布置家庭作业,回到家里又没有更好的文化娱乐方式,院子中的小孩多,大家便三五成群玩起藏猫儿、“打游击”、扇烟牌、抓石子儿、斗鸡、滚铁环、下狗卵坨棋等游戏,跑累了就躺在草坪上唱童谣,或者爬到桐子树上“开飞机”。
过城门游戏: 一群孩子在院坝里一起玩耍,两个人把双手伸直,分别拉着对方的手,搭成一个城门状。其他孩子则从两人手搭成的城门下钻来钻去。口里唱着童谣:“城门城门鸡蛋高手,三十六把刀,骑白马,耍弯刀,走进城门砍一刀。”等唱到砍一刀时,搭城门的两个人便迅速把双手放下来,想方把正过城门的人为住。一旦被围住,标志这人被刀砍了,则要被驱除过城门的队伍。
点将游戏: 孩子多的话,常玩一些组建成两支队伍比赛的游戏。如何分配人选呢?则由大家推出两名“元帅”,然后其他人站在一排,由两名“元帅”分别点将,被哪个“元帅”选上就归哪个队伍里面去。当然点将也有点将的办法。由“元帅”从第一个人开始数,口里喊着“点兵点将,点上我的好兵好将。”每说一个字,则用手指向一个人,当说最后一个将字手所指的那个人就是“元帅”点重的大将。
乞雨歌谣: 天干太久,人们期盼下雨,小孩子也一样,望着天空唱:“天老爷,龙王爷,快快下个及时雨,保佑我们吃光米。天老爷,风老爷,快快吹来一阵风,给你炖个大鸡公。”
叫穷童谣:“ 青冈叶儿贝贝黄,背起书包上学堂,书包放在桌子上,抱着书包哭一场,老师问我哭啥子?我说莫钱买罩子,不能打发幺女子。”
守岁童谣: 过年了,火笼里燃烧着树疙兜,小孩子唱着:“三十晚上大月亮,贼娃子起来偷水缸,聋子听见脚步响,瞎子看见翻院墙,拜子跟到去撵一趟,哑巴急着喊莫忙”。
摇竹竿盼长高童谣: 大年初一,小孩子一早就跑到竹林去摇竹子,唱着“竹子爹,竹子娘,两哈长到竹子长。”
请火姑娘游戏: 正月十一、十二晚上,孩子们在一个提篮上扎一个稻草人,穿上一件小姑娘的衣服,围在火笼旁请火姑娘,并唱到:“大月亮、二月亮,杀大猪、宰大羊,不请爹,不请娘,只请天上的火姑娘。”
有的家里有哥嫂的,唱到:“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嫂嫂起来推糯米,娃儿闻到糯米香,打起锣鼓接姑娘,姑娘高,耍弯刀,姑娘矮,学螃蟹,螃蟹到了屋,姑娘还在河里哭。”
烧虼蚤童谣: 正月十四,元宵节前一天,家家都要搞大扫除、过小年,打扫的垃圾(农村里主要以树上落叶、柴禾残渣为主)倒在一堆,用火点燃。一股烟子冒起来,小孩们马上用扫帚把烟子往外面扇,边扇边唱:“虼蚤公、虼蚤母,河那岸请你过十五,刘烨有,肉也有,爬到胯胯上就莫走。”通过清扫和焚烧,这一年家里就再也没有跳蚤了。
骂人童谣: 对某个人不满时则唱:“王八蛋,偷顶罐,偷起回去煮稀饭,煮不熟,他婆娘回来给他妈两毒(谐音)。”或者“那娃儿妈,扫院坝,扫了二分钱,上广元,广元买把刀,杀老妖,老妖的血,莫得色,老妖的肉,庞腥臭。”
骂排行老二的童谣:“二娃二娃,狗添下吧,不吃稀饭,要吃粑粑。粑粑滂臭,要吃腊肉,腊肉喷香,要吃生姜,生姜辣人,呱嗒呱嗒……”
反映生活情趣童谣: 孩子们聚在一起,没有更多玩耍的游戏,便喜欢朗诵童谣。
如:“鸦雀雀,板板梭;王二哥,背对窝;王二嫂,蒸馍馍;馍馍香,种生姜;生姜辣,买黄蜡;黄蜡苦,买鸡母;鸡母叫,买把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青,好买针;针又毒,好买鹿;鹿又走,好买狗;狗又花,好看家;家又大,看不下;一刀宰个独尾巴;交给大嫂诓娃娃。”
“一根柏树九根丫,高头住的老菩萨。养的儿子会写字,养的女儿会扎花。大姐扎的人字草,二姐扎的牡丹花;只有三姐扎不来,关倒门就纺棉花。一纺纺了十二两,拿给妈妈织手巾;一纺纺了十二斤,拿给哥哥讨婆娘。讨个婆娘大又大,三间瓦屋装不下,讨个婆娘小又小,落到灰里找不到。”
“红公鸡,绿尾巴;上天去,打亲家;亲家女儿会擀面;擀一达,切一线;煮得锅里团团转,舀到碗里牵丝线;老人婆吃了八碗半,老人公吃了九铁罐;捞起锄头去挖蒜,一挖裤腰带都挣断。”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儿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到螃蟹洞里歇,螃蟹把耳朵夹个缺;杀个猪儿补不起,杀个牛儿补半截。”
……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22)2208字,累计34194字。
前几天,到元潭镇康家岭村调研乡村旅游发展,恰逢村小的学生下课休息时间,四个孩子在一起做游戏,口里唱着童谣。但他们唱的跟我们那个时代的童谣已大不相同了。
这一下子沟起了我对当年童谣的回忆,当场给同行人唱了几段,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一致说:“好记性,这些听起来好亲切!”
为了这些民间文学不失传于世,特记录整理了一些童谣。一些来源于我童年的记忆,一些来源于网友的整理,也欢迎大巴山所有的朋友,将您记忆中的童谣整理出来,传给我统一编辑成册,供新一代孩子说唱传承。
大人逗小孩的童谣
婴儿要睡觉时,老是爱啼哭,称之为“遭瞌睡”,大人抱着孩子或者摇着摇篮给孩子哼唱起催眠曲:“哦喂,闷娘娘,早早起,早早来,早早送个瞌睡来;瞌睡送到哪里来,送到宝宝的眼睛来。瞌睡来了好做鞋,做双大花鞋,雨坝里穿起去,雪坝里穿起来。哦-哦撞撞,瞌儿来得忙忙,哦-哦撞又撞,瞌儿来得忙又忙。”
大人诓大孩子时,抱着小孩儿在怀里,拉着小孩子双手,用小孩儿的两手食指相对,有节奏的碰撞,唱着:“斗虫虫,咬手手,公公婆婆请娃娃喝酒酒,酒酒醉,穿瞌睡,瞌睡醒,遍地滚,滚到婆婆的菜园里,打死婆婆种的菜,今天砍,明天晒,后天背去晒干盐菜。呜儿——飞了。”
小孩子自己爱唱的童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正读小学。学校几乎不布置家庭作业,回到家里又没有更好的文化娱乐方式,院子中的小孩多,大家便三五成群玩起藏猫儿、“打游击”、扇烟牌、抓石子儿、斗鸡、滚铁环、下狗卵坨棋等游戏,跑累了就躺在草坪上唱童谣,或者爬到桐子树上“开飞机”。
过城门游戏: 一群孩子在院坝里一起玩耍,两个人把双手伸直,分别拉着对方的手,搭成一个城门状。其他孩子则从两人手搭成的城门下钻来钻去。口里唱着童谣:“城门城门鸡蛋高手,三十六把刀,骑白马,耍弯刀,走进城门砍一刀。”等唱到砍一刀时,搭城门的两个人便迅速把双手放下来,想方把正过城门的人为住。一旦被围住,标志这人被刀砍了,则要被驱除过城门的队伍。
点将游戏: 孩子多的话,常玩一些组建成两支队伍比赛的游戏。如何分配人选呢?则由大家推出两名“元帅”,然后其他人站在一排,由两名“元帅”分别点将,被哪个“元帅”选上就归哪个队伍里面去。当然点将也有点将的办法。由“元帅”从第一个人开始数,口里喊着“点兵点将,点上我的好兵好将。”每说一个字,则用手指向一个人,当说最后一个将字手所指的那个人就是“元帅”点重的大将。
乞雨歌谣: 天干太久,人们期盼下雨,小孩子也一样,望着天空唱:“天老爷,龙王爷,快快下个及时雨,保佑我们吃光米。天老爷,风老爷,快快吹来一阵风,给你炖个大鸡公。”
叫穷童谣:“ 青冈叶儿贝贝黄,背起书包上学堂,书包放在桌子上,抱着书包哭一场,老师问我哭啥子?我说莫钱买罩子,不能打发幺女子。”
守岁童谣: 过年了,火笼里燃烧着树疙兜,小孩子唱着:“三十晚上大月亮,贼娃子起来偷水缸,聋子听见脚步响,瞎子看见翻院墙,拜子跟到去撵一趟,哑巴急着喊莫忙”。
摇竹竿盼长高童谣: 大年初一,小孩子一早就跑到竹林去摇竹子,唱着“竹子爹,竹子娘,两哈长到竹子长。”
请火姑娘游戏: 正月十一、十二晚上,孩子们在一个提篮上扎一个稻草人,穿上一件小姑娘的衣服,围在火笼旁请火姑娘,并唱到:“大月亮、二月亮,杀大猪、宰大羊,不请爹,不请娘,只请天上的火姑娘。”
有的家里有哥嫂的,唱到:“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嫂嫂起来推糯米,娃儿闻到糯米香,打起锣鼓接姑娘,姑娘高,耍弯刀,姑娘矮,学螃蟹,螃蟹到了屋,姑娘还在河里哭。”
烧虼蚤童谣: 正月十四,元宵节前一天,家家都要搞大扫除、过小年,打扫的垃圾(农村里主要以树上落叶、柴禾残渣为主)倒在一堆,用火点燃。一股烟子冒起来,小孩们马上用扫帚把烟子往外面扇,边扇边唱:“虼蚤公、虼蚤母,河那岸请你过十五,刘烨有,肉也有,爬到胯胯上就莫走。”通过清扫和焚烧,这一年家里就再也没有跳蚤了。
骂人童谣: 对某个人不满时则唱:“王八蛋,偷顶罐,偷起回去煮稀饭,煮不熟,他婆娘回来给他妈两毒(谐音)。”或者“那娃儿妈,扫院坝,扫了二分钱,上广元,广元买把刀,杀老妖,老妖的血,莫得色,老妖的肉,庞腥臭。”
骂排行老二的童谣:“二娃二娃,狗添下吧,不吃稀饭,要吃粑粑。粑粑滂臭,要吃腊肉,腊肉喷香,要吃生姜,生姜辣人,呱嗒呱嗒……”
反映生活情趣童谣: 孩子们聚在一起,没有更多玩耍的游戏,便喜欢朗诵童谣。
如:“鸦雀雀,板板梭;王二哥,背对窝;王二嫂,蒸馍馍;馍馍香,种生姜;生姜辣,买黄蜡;黄蜡苦,买鸡母;鸡母叫,买把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青,好买针;针又毒,好买鹿;鹿又走,好买狗;狗又花,好看家;家又大,看不下;一刀宰个独尾巴;交给大嫂诓娃娃。”
“一根柏树九根丫,高头住的老菩萨。养的儿子会写字,养的女儿会扎花。大姐扎的人字草,二姐扎的牡丹花;只有三姐扎不来,关倒门就纺棉花。一纺纺了十二两,拿给妈妈织手巾;一纺纺了十二斤,拿给哥哥讨婆娘。讨个婆娘大又大,三间瓦屋装不下,讨个婆娘小又小,落到灰里找不到。”
“红公鸡,绿尾巴;上天去,打亲家;亲家女儿会擀面;擀一达,切一线;煮得锅里团团转,舀到碗里牵丝线;老人婆吃了八碗半,老人公吃了九铁罐;捞起锄头去挖蒜,一挖裤腰带都挣断。”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儿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到螃蟹洞里歇,螃蟹把耳朵夹个缺;杀个猪儿补不起,杀个牛儿补半截。”
……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22)2208字,累计34194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