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为什么离开秦国?

 我来答
一莲爱教育
高能答主

2022-03-15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17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4万
展开全部

魏人出身却入秦参军,张仪到来公孙衍无奈离秦。

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公孙衍出生于魏国阴晋,本为魏人出身的他,却不知道因何而于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离魏入秦,并先后参加秦攻魏岸门、秦攻韩宜阳和秦魏“雕阴之战”。凭借战功,公孙衍很快便升任左庶长,且获封最高爵位大良造。

彼时秦惠文王在位,秦国高层之中,地位最高者乃是相邦樛游,排名第二的则是庶长秦操,而担任左庶长的公孙衍,则排名第三。在极为重视军功的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公孙衍,无疑是最有希望接替樛游,担任下一任秦国相邦的人选。

然而,此时张仪也已经入秦,并很快便凭借自己的学识征服了秦惠文王嬴驷,尤其是在秦魏“蒲阳之战”后,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用秦国攻占的蒲阳换来了魏国的上郡十五县和少梁,从而使得秦惠文王对其更为重视。

于是,当相邦樛游于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去世之后,张仪得以出任新一任相邦,不仅导致公孙衍希望落空,而且因建议暂缓攻魏的公孙衍,也开始受到怀疑和排挤,心灰意冷之下,公孙衍便离开秦国,返回了母国魏国。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第一个提出合纵主张的人:

但他有一个政敌张仪,张仪提出连横的策略,正好是与合纵相对的。那么这和公孙衍后来合纵抗秦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而且有直接关系。因为公孙衍侍奉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秦国,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惠文王。

商鞅去世后,秦惠文王就任命公孙衍为大良造,公孙衍此时就开始筹划攻打魏国。很快公孙衍就率军打败了魏国,魏惠王就割地求和。

公孙衍就提出来魏国既然求和,秦国就可以去攻打别的国家。正好此时张仪来到秦国,他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时正是攻打魏国的好时机。

秦惠文王听了张仪的分析后,非常高兴就任命张仪为客卿,接受了张仪的建议。公孙衍就被冷落了,公孙衍觉得自己不会再受重用,就离开秦国去了魏国。

公孙衍的政敌张仪来到秦国后,公孙衍的思想被秦惠文王抛弃了,那么公孙衍在秦国就不受重用了也不可能再待下去了。

那么公孙衍去了别的国家肯定要为这些国家服务,而秦国当时很强大很霸道,所以公孙衍就提出来合纵的策略来抗秦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