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属龙男婚姻大事,76年属龙男的婚姻状况
1976年属龙男婚姻大事
前言:
众所周知,英俊潇洒,是著名的美男子, 他和的爱情、婚姻让无数人为之向往。
可是 他的爱情、婚姻故事,很多人就知之不详了。
和
实际上,在选择和同舟共济,相濡以沫之前,他先后拒绝了一个富家女和一个大才女。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少年才子
1898年3月5日,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的一个“绍兴”。
不满半岁时,叔父周贻淦病重,由于他和妻子陈氏没有子女,的父母周贻能、万氏夫妇决定把儿子过继给他们。
就这样,幼年时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育,称陈氏为“娘”,称生母万氏为“干妈”。
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性格文静,才学出众,会书画,好诗文,有很好的修养,她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对的抚养上。
少年
4岁时,陈氏就教他识字;
5岁起,陈氏就送他进私塾读书,并取学名恩来,字翔宇。
1904年,一家搬到清河县(今清江市)外祖父家居住,在万家的家塾继续读书。
1905年,一家又迁入陈家祖居的陈家花园,在家塾中就读。
此后几年内,陈氏为了把培养成栋梁之才,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给深厚的文学修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的才学,在周家子弟中都是佼佼者,家中长辈都很看重他。
当时,的伯父周贻赓在奉天度支司(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俸饷科升任科员,生活稍稍安定后,便写信要到东北去,跟随自己继续读书。
1910年春天,离开淮安,先后在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和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10门。
在东关模范学校两年间,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喜爱,他国文教员赵纯更是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道:
“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学生!”
1913年春,周贻赓工作发生变动,改任天津长芦盐运司榷运科科员。随伯父搬到天津,住在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
随即,他进入大泽英文算学补习学校补习功课,准备南开学校的入学考试。
8月中旬,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南开学校。
8月19日,到南开学校报到入学,编入己三班(后改为丁二班)。
02、南开才子
1904年春,著名教育家严修(字范孙,亦称严范孙,1860年4月2日—1929年3月14日)出任直隶学校司督办。
而后,严修与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决定将严范孙学馆和孙学馆合并,筹设私立敬业中学堂。
1904年10月,敬业中学正式开学,聘张伯苓为(即校长),这就是南开学校的前身。
1907年,敬业中学改名南开中学堂,严修担任校董,张伯苓担任校长(1919年,两人正式创办创办了南开大学)。
南开学校是当时更好的私立学校, 虽然创办时间不长,但凭着严威望,南开学校名气惊人。
严修太牛了,他是光绪九年(1883年)的进士,做过清朝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会典馆详校官、贵州学政、学部侍郎,掌管全国的教育。
这样的人物办的学校能差?
南开校父严修
当时天津、甚至全国范围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冲着严修这两个字,都想各种办法,要让孩子念这所中学。
南开学校推新式教育,入学考试时除了要考国学和数学,还要考英语,一切以分数说话,不讲人情。
为了让孩子们进这所学校,有钱的家长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给孩子恶补英语。
而对于家境差的孩子来说,国文和数学还能借到一些书来读,但英语却让他们头疼得很,毕竟他们是没钱请外文老教的。
也属于穷学生行列,但众所周知他语言天赋惊人,他恶补了一段时间后,他居然真的考上了。
而在南开学校,品行兼优的不仅是著名的才子,更是学校学生一个风云人物,颇有影响力,出类拔萃的力也展露无遗。
入学不久,就和南开学子们创办了一个社团——敬业乐群会。
社团名字意思是“敬重学业,联络感情”,宗旨是“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联络同学之感情”,“辨难析疑,轶出于课程之外,研究各种学识”,“补教科之不及”。
1914年3月14日下午,敬业乐群会成立大会在南开学校大礼堂。
张瑞峰为会长,常策欧为副会长,为智育部长。
实际上,是这个学会的灵人物和实际者,后来担任副会长,到第三年才担任会长。
在的下,智育部利用每星期一、三、四、五4天的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活动。
经常发动会员捐献书籍,办起了敬业乐群会图书馆,曾带头一次就捐献了《大同报》、《立国根本谈》、《东方》等16本书刊。
还经常邀请老师做专题报告和,有时还邀请校外知名人士来会讲演、座谈,如吴玉章、黄炎培等就曾到校和会员座谈。
这些活动大大开阔了会员的眼界,增强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大家奋起的热情,确实起了“补教科之不及”的作用。
除担任智育部长外,还负责经办一切会务工作,同时主编社团《敬业》会刊。
该刊内容丰富,文字清新,论理精辟,优美,流行亦广,影响很大。
在该刊上曾以“飞飞”、“翔宇”、“恩来”署名发表了大量的时事、评论、、诗歌、译作等。
逐渐声名鹊起,是著名的津门才子,的表现逐渐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力。
03、严家求婚
这个人就是南开学校的校董严修,严修和张伯苓将视为宰相之才,并免除其学杂费。
由此成为当时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
1914年,南开学校全校作文竞赛,校董严修和校长张伯苓亲自出任评委,200多篇参赛作品全部匿名评审。
很快严修被一篇名为《诚能动物论》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只见 写道:
浩浩乎大地之上,集数生物分子以。人者,万物之灵也。各具本能,感拥仁智,发挥其固有之天性,以角逐于天演界中。优者胜,劣者败。强有力者统一部分之而驾驭之;庸愚者慑伏于权威之下,无敢或动;暴烈者不甘居受治之地位,思起以代。于是相动以干戈,相搏以,胜者得存,仆者继起,辗转相寻,有争无已。呜呼!芸芸,相率以入此潮流中,争生死存亡之道者夥矣……
严修一看,就激动地评价道:
“写这篇 之人,绝非平常之辈,有经天纬地之才,30年后,宰相之位非其莫属!”
于是,这篇 被评为全校之一!
青年
而后,严修急不可耐地打开密封纸,他喜形于色,失态地叫起来:
“我就知道是他,我就知道是他!”
众人一看,才知道这篇 的 正是。
从此,成了严家座上宾,严修经常邀请来家中长聊。
当时很多人不解,以严地位,至于对一个16岁的学生如此尊崇吗?
严修解释道:
“我只是翰林编修、学部侍郎,而他将来是百官之首,焉能不敬!”
而后,严修更是经过长期观察,慎重考虑,决定将自己在贝满中学读书的女儿严智安嫁给,并亲自托人向提亲。
严决定得到了严家人一致赞成。
1917年6月5日,严长子严智崇在致电严:
“之为人,男早已留心,私以为可为六妹议婚,但未曾向一人言之耳。”
严智崇所说的六妹正是当时年仅16岁的严智安,父子俩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这是之一次正式面对了婚姻大事。
以严名望和地位,能娶他的女儿为妻,这是很多人所求之不得的。
然而,考虑再三,最终却很有礼貌地婉辞了这次提亲。
他的朋友都很不理解的决定,向自己的同班同学张鸿浩解释了原因:
“我是个穷学生,刚入学时,学习和生活费用靠伯父支持,现在虽然靠成绩好,做了免费生,生活费用还要靠自己解决。以我这种情况,假如和严家结了亲,我的前途一定会受严家支配。所以我辞却了这门亲事。”
这就是之一次婚姻选择,他拒绝了严好意。
更奇怪的是,被拒绝的严修不仅没有怪罪,反而更加器重他。
1917年6月,在南开学校毕业,9月,赴日本留学。
1919年4月,离日本回国,准备参加。
南开大学成立后,严范孙特批从日本回国的免试入学,并在家设宴欢迎。
当时作陪的有黄郛、范源濂、张伯苓和直隶教育厅厅长等知名人士,足见严范孙对的尊重和器重。
1919年5月4日,“”爆发,成为天津领袖,了天津地区的,被天津当局逮捕入狱。
出狱后,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严修亲自给当时的中国驻英公使顾维钧写信,介绍去欧洲留学,还动用了他在南开大学设立的“严范孙奖学金”资助。
去欧洲后,严修一直跟他书信往来,并在严家账户上专门开了“资助专户”。
后来,在欧洲的消息传到国内,不少人苦劝严修停止资助,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严修总是淡淡地予以四个字“人各有志”,便不再理会。
足见严修对的器重。
04、拒绝才女
就在回国后,他认识了一个红颜知己,她的名字叫张若名。
张若名,字砚庄,1902年出生于河北清苑县,比小4岁。
张若名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祖父是清苑,是清朝。
1916年,张若名考入直隶之一女子师范学校,和小她两岁的是同学。
1919年5月25日,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成立,张若名、郭隆真、担任。
8月下旬,张若名和、等人去参加。
张若名
9月2日,在返回天津路上,张若名提议的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合并。
这个建议得到了的支持,不久两个进步学生团体合并成为了“觉悟社”。
觉悟社共有20人,男女各一半,而且他们还用抽签的决定了自己的代号。
是5号,取谐音伍豪,是1号,取谐音逸豪,张若名是36号,取谐音衫陆。
觉悟社的这些学生充满血性,锐气十足,也有些冲动,他们相约:不恋爱、不结婚,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斗争中去,避免结婚受拖累或给后人添麻烦。
觉悟社成员
1920年1月29日,天津五千多名学生涌上街头,在总指挥的指挥下向直隶公署,学生们推举、于方舟、郭隆真、张若名为代表。
结果四人被捕,被关押到7月17日才出狱。
张若名和在里携手并肩,斗争了半年时间。
11月7日,、张若名、郭隆真和190多名同学,取道上海赴法留学。
这时,等人逐渐成熟了起来,逐渐放弃了独身,于是他和张若名开始了一段恋情。
张若名成为的初恋女友。
1921年3月,在张申府、刘清扬的推荐下,光荣。
而张若名也在1922年6月参加了、赵世炎旅欧少共。
在欧洲留学生看来,张若名长得很漂亮,文采飞扬,和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后来回忆:
“不久,恩来同志去法国留学,我在天津当教员,彼此常通信。来信中,话里话外也有含意。不过我未动心,不相信他的话。因为我有一位学和恩来很熟,很要好,也在法国。我判断恩来同志会和我这位学好,所以一直未考虑他的意见。”
这个学指的就是张若名。
后来还对的侄女周秉德说道:
“和你伯伯一起去法国的张若名,原来他们接触比较多,我曾经认为,如果你伯伯不坚持独身的话,可能和她最合适了,别都这么认为。”
但是,却逐渐发现张若名对并不坚定,对活动并不热衷,只是留心于求学,热情大为减退。
觉得张若名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侣更好人选,于是毅然决然和张若名结束了短暂的恋情。
此后,张若名继续在里昂大学求学攻读,成为中国之一位法国女博士。
1930年夏,张若名与著名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学家、教授杨堃结婚。
05、志同道合
与张若名结束短暂的恋情后,终于找到了那个与他志同道合的“真命”、伴侣——。
,河南光山人,1904年出生于广西南宁,比小6岁。
和原本素不相识,但两人都是在1913年来到天津。
住在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住在河北区四马路泰来里,两地相距不远。
不过两人当时并没有什么交集,两人真正认识是在。
(左二)与直隶师范同学
在觉悟社,年仅15岁的是年龄最小却最活跃的女社员,她和开始有了一些往来。不过由于年龄差距,两人交往并不多。
回忆道:
“1919年我在天津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恩来同志在日本留学。
《雨中岚山》那首诗就是恩来同志那个时候作的。
后,五六月间恩来回国。
当时学中间都说有一位青年叫,大家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召开群众大会,山东军阀杀害一名爱国志士。
大会 台上坐着一位戴鸭舌帽的青年,穿一身绿不绿黄不黄的衣服和一双白色皮鞋。
有人告诉我,这个人就是。
这是我之一次见到他。
我心想原来就是这样,觉得这个人不错。
恩来同志也知道我,但彼此都没有进一步接触。
后来天津成立了觉悟社,恩来和我都是这个里的成员。
恩来是学生会机关的负责人,我搞,彼此开始有接触。
那时,我看恩来同别人谈话,谈的时间很长。
我是一个少女,他找我谈话不多。
偶尔谈谈,时间也不长。
那个时代习俗很重,反对男女接触,男女授受不亲。
我们也有规定,相约从事期间彼此不谈恋爱,不结婚。当时成员二十几个人都这样约束自己。”
入狱后,积极营救,去法国前,还给织了一件毛衣,在衣领内侧,还绣了一行小字:
“给你温暖,小超。”
但那时候,和只是单纯的友谊关系,他们各自坚持独身,并没有考虑儿女私情。
两人真正确立关系是在留法期间,经常和觉悟社成员 ,书信往来,他写给的信就有250多封。
当和张若名分手后,越发觉得才是适合自己的。
和
1923年,托回国的李带了一封信,信中向表白。
1923年春,给寄了封明信片,明信片写道:
“奔向自由自在的春天,打破一向的束缚,勇敢地奔啊奔!”
但是并没有答应,反而问:
你不是一向独身吗?现在又有什么新想法?
回复道:
“和恋爱并不矛盾,独身已经放弃,与张若名难以志同道合,唯有勇敢坚强的小超才能做终身的伴侣。”
颇有些感动,于是征询母亲的意见,母亲回答说,等回国后再说。
见母亲没有反对,于是“自作主张”回复道:
“愿我们相依相伴,共同为中国奋斗终身!”
和终于正式确定恋爱关系。
1924年9月,回国担任黄埔军校部主任,他工作繁忙,顾不上和见面。
黄埔军校部主任照片,太帅了有没有
1925年8月8日,和在广州结婚。
这一天,很高兴,他很罕见地大醉一场!
从此,他们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互识,两人携手走过了51年时光,克服了无数困难,实现自己的诺言,为中国奉献了一切,奋斗终身!
和携手走过51年
结语
回顾的婚姻抉择,我们足以看出,选择伴侣,首先看重的就是。
他和的爱情故事,实在太过感人,留下一段人间佳话。
当时光流逝,伟人不再,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前行!
以上就是与1976年属龙男婚姻大事相关内容,是关于祖居的分享。看完76年属龙男的婚姻状况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