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为什么曹操能打败北方霸主袁绍,兵力相差很多 后期蜀汉为什么不能打败曹魏?

曹操以少胜多蜀汉为什么不能... 曹操以少胜多 蜀汉为什么不能 展开
 我来答
玄逸无咎
高粉答主

2011-08-29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3万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2.9亿
展开全部
  虽然都是以弱抗强,但是情况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兵力多寡并不是主要的。曹操打败袁绍,政治上的因素很关键;蜀汉不能统一天下,也是因为政治原因。

  曹操的胜利的原因,一方面是他“奉天子以讨不臣”,在政治上占有优势,而另一方面袁绍有“六失”(政治失利,道义失理,战略失策,指挥失误,用人失当,组织失和);而蜀汉后期最大的问题,不是魏吴的威胁,而是内部矛盾严重激化。都是政治问题,跟兵力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

  一、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官渡之战是当年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史家多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就连官渡之战的许多细节,史家都有不同看法。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在谈到这场战争时,就几乎把《三国志》全部推翻。吕先生甚至说:“《三国志》上所说的兵谋,大都是靠不住的。”他认为曹操取胜的原因并不在于谋略,主要是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曹操胜利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以下3点:

  1、袁绍骄傲轻敌,不听田丰、沮授的劝谏;政治失利,道义失理,战略失策,指挥失误,用人失当,组织失和。有此“六失”,袁绍不败,那是天理不容。
  2、因为“指挥失误,用人失当,组织失和”,致使关键时刻,许攸叛逃;生死关头,张郃反水。
  3、曹操精于谋略、善于用人;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三国志•武帝纪》的最后一段话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大。太祖运筹演谋,鞭达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娇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段话,是陈寿对曹操的总体评价。从这个评语不难看出,战胜袁绍,是曹操一生中最大成功;而曹操能够成功,又因为他精于谋略和善于用人。

  二、诸葛亮北伐为什么失败?

  诸葛亮的多次北伐,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胜利,比如夺得武都、阴平,杀了王双、张郃,但总体上说,可谓劳而无功,得不偿失,离“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就更是相去甚远。这当然不是因为他没能力,更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势所必然。

  这里说的“势”,也有二点。

  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国。

  曹丕通过“九品中正制”,已经与士族和解,士族阶级已经支持曹魏政权了。他们那边,正是一片“安定团结”呢!这一点,诸葛亮其实是心里有数的。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就说,人们都认为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是胆小怕事(皆以亮不用延计为怯),其实不然。打仗,必须弄清楚对方是什么君什么将(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诸葛亮之所以“不用延计”,就因为他很清楚“魏主之明略,而司马懿辈不可轻也”。曹魏,并不是一推就倒,可以摧枯拉朽的。

  第二,益州非进取之地。

  众所周知,蜀汉虽以正统自居,实际情况却不过据守一州,偏霸一隅。请注意,不是“偏安一隅”,是“偏霸一隅”。偏霸,是田余庆先生的说法,我以为精准。这也是蜀汉和历史上其他那些地方割据政权的区别,即“小国而有雄心”,“北定中原,还于旧都” 的想法一直没变(至少口头上没变)。所以是“偏霸”,不是“偏安”。当然,这里说的主要是刘备、诸葛亮在世时的情况。诸葛亮去世后,事情就发生了微妙的变 化。刘禅、蒋琬、费祎,都对北伐不感兴趣。等到姜维来重操旧业,已是“偏霸”不得,“偏安”也不成了。

  蜀这个地方,避难可以,守成可以,作为“北定中原” 的根据地和策源地不可以。看看地图就知道,益州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剑阁之守,夔门之险,再加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挡住了别人,也关闭了自己。所以,据有蜀地者,关起门来过日子、奔小康,没问题。冲出门去图天下,难。换句话说,刘备入蜀,就既是进了保险箱,也是进了死胡同。

  正如田余庆先生的《隆中对再认识》所说:“历史决定了刘备是一个奔窜求存的角色,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当然,小国也要偏霸,入蜀亦应图强。但是,“北定中原,还于旧都”云云,只能是虚张声势、以攻为守,当不得真。事实上,亦如田余庆先生所言:“刘备出峡,全军覆灭;诸葛北伐,积年无成。”这无关于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才能,而是条件所限命中注定。或者用温庭筠的话说,是“中原得鹿不由人”。

  第三,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曹魏非速亡之国,此为不得天时;益州非进取之地,此为不得地利。蜀汉方面能有的优势,也就只剩下“人和”。可惜,就连这个优势,也要打折扣。毫无疑问,诸葛亮执政以后,由于他的以身作则和依法治国,蜀国没有发生刘焉、刘璋父子时代的那种动乱。不过,第一次北伐时,李严的势力还在,不服和不满诸葛亮的人还有。直到诸葛亮杀了马谡,废了李严,局势才算基本上平静。但是,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正是这个矛盾,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此其一。

  其二,诸葛亮本人并不具备统领三军夺取天下的条件。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却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关于这一点,原本是有定论的。陈寿说得很清楚,诸葛亮的特点,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忧于他的军事才能。军事才能当中,治军又优于用兵。所以,让他治国,绝对一流;让他治军,也没有问题。但要说设奇谋、出奇兵,那就不是他的强项了(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总结:

  两者形势相差甚远。可以说,官渡之战,胜负只在一线之间;而蜀汉北伐,基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沐沂天权
2011-08-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9万
展开全部
这个可以用诸葛孔明的话来解释:兵不在多,而在主将。
曹操精通兵法,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三国演义之煮酒论英雄》),所以曹能以少胜多。而后期蜀汉的姜维和魏国的邓艾或者钟会是差不多水平的,而且是以一敌二,当然不能取得胜利。
另外,《孙子兵法》中还提到“兵势”的问题。
官渡之战的时候,群雄各据一方,势力都不怎么强;而在三国后期,曹操雄霸中原之地,“天下三分,曹公有二”,“此诚不可与争锋”,那个时候就算是诸葛孔明也不能扭转乾坤,更何况是姜维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aa6201b
2011-09-06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88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520万
展开全部
简单地说,曹操打败袁绍的最主要条件(或者可以说是因素)有以下两点:
1、曹操人马不多,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不是庸兵;将领骁勇善战,具有将领之才,不是庸将;谋士足智多谋,不是庸才。【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
2、曹操为人礼贤下士,不计较个人恩怨,能明辨是非,知人善用;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很快作出判断与应用,化不利为有利。【单凭他能知人善用,就足以使袁军倒戈】

而曹操所具备的因素,后期的蜀汉都不具备:
1、虽然诸葛亮为蜀汉留下了许多训练有素的军马,也留下有勇有谋的将领谋臣,但是刘禅不会用也不想用,因为在他心里,但皇帝最主要的就是享受锦衣玉食,他压根儿就没心思去管军政大事。
2、刘禅不会像曹操那样正确的用人,在他所看来,能教他怎么玩乐的就是贤臣,由于他的疏忽与放纵,蜀汉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逐日下降,因此,尽管有脑袋清醒的人也无法力挽狂澜。
所以,空虚的蜀国在日日夜夜的声色犬马中被魏军钻了一个大空子——亡国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ishemi521
2011-08-29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506万
展开全部
一个很难答的问题。
首先,袁绍不能与刘孙比。
其次,地点不同就很多问题,北方士兵来南方打必败。
再次,用兵必不可娇,兵家大忌。
最后,胜负兵家常事,曹操重胜,孙刘重败,一胜一败,后者必破斧沉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inyvr123
2011-08-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万
展开全部
。。。曹操为什么打败袁绍 原因有很多 袁绍本人优柔寡断 当时曹操说他多谋而不断。再说袁绍手下多是持才自傲的人 有好的建议 因为互相有矛盾 难免受到别人的谗言 从而不能受到袁绍的重视 这是官渡之战失败最大的原因 后人都说 诸葛恢复汉室是只手补天。。。 三国鼎立以后蜀国不管是人口 物力 财力都大不如魏国曹睿接纳了司马懿防守的战略。。 总而言之 我觉得如果多几个想关羽 赵云那样的人才让诸葛亮用的话 恢复汉室才有一线希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