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教育孩子是讲究教育方法也讲究原则,没有原则的教育孩子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那么教育孩子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遵循的原则,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遵循的原则
1、平等原则。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辩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家长觉得辛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要把孩子看做是与自己平等的人。
2、尊重原则。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家长。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孩子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申辩一下,就大声训斥。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
3、感情交流原则。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有书你读,有饭你吃,有衣服你穿,还想什么?”但人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还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4、自由原则。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发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5、统一原则。家庭的教育要和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另外,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观念也要一致,否则孩子不知道听谁的,结果就谁的都不听。
6、榜样原则。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一定要做好榜样,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良的种子。
7、信任原则。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8、宽容原则。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误。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大可不必“小错大骂,大错木棒伺候”。
9、鼓励原则。家庭生活中,应当多鼓励孩子。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便说:“是不是偷看来的?”当孩子成绩差时又说:“你从来都是这样差的。”尽管是很随意的一句话,却大大伤害了孩子的心。
10、方法转变原则。教育方法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
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家长总喜欢拿大道理来教育孩子,其实家长如果进行反思,这种教育对孩子来说很难起到作用,如果我们光强调道理正确而做不出效果,或者不顾及效果,那就是自欺欺人。
做家长的要切忌,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拿大道理来教育孩子,对别的孩子或许会起作用,但对你的孩子可能收效甚微;
家长还应该注意,没有效果的道理是背弃了信念价值的规条,是没有意义的,需要进行反思,无意义的说教,只能加深孩子的反感和抵触,需要加以检讨;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把握一个三赢原则,我好、你好、世界好,让孩子从小在这个原则上去看待、决择问题,去追求效果,比空谈道理,比坚持家长说的就是对的更有意义;
道理一般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些做事的原则和经验,它往往是着眼于过去的,而我们注重效果却是把眼光放在未来,可想而知哪个更重要了;
家长设计的任何计划,都要考虑效果,要把效果当成所有行动的目的,而不是遵循道理;
部分喜欢讲道理的家长 ,要让教育孩子有效,就要在讲道理的同时,结合感性的层面,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从而推动孩子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如果家长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教育,是很难让孩子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的。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1、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2、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的玩耍比有计划性活动,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尽量要避免把孩子的时间塞满。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些可以随意玩耍的时间。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
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著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著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猜你喜欢:
1. 教育孩子方面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策略有哪些
3. 教育孩子遵守纪律
4. 教育孩子有哪些最有效的方法
5. 父母教育孩子应当以身作则
教育孩子遵循的原则
1、平等原则。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辩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家长觉得辛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要把孩子看做是与自己平等的人。
2、尊重原则。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家长。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孩子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申辩一下,就大声训斥。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
3、感情交流原则。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有书你读,有饭你吃,有衣服你穿,还想什么?”但人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还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4、自由原则。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发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5、统一原则。家庭的教育要和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另外,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观念也要一致,否则孩子不知道听谁的,结果就谁的都不听。
6、榜样原则。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一定要做好榜样,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良的种子。
7、信任原则。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8、宽容原则。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误。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大可不必“小错大骂,大错木棒伺候”。
9、鼓励原则。家庭生活中,应当多鼓励孩子。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便说:“是不是偷看来的?”当孩子成绩差时又说:“你从来都是这样差的。”尽管是很随意的一句话,却大大伤害了孩子的心。
10、方法转变原则。教育方法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
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家长总喜欢拿大道理来教育孩子,其实家长如果进行反思,这种教育对孩子来说很难起到作用,如果我们光强调道理正确而做不出效果,或者不顾及效果,那就是自欺欺人。
做家长的要切忌,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拿大道理来教育孩子,对别的孩子或许会起作用,但对你的孩子可能收效甚微;
家长还应该注意,没有效果的道理是背弃了信念价值的规条,是没有意义的,需要进行反思,无意义的说教,只能加深孩子的反感和抵触,需要加以检讨;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把握一个三赢原则,我好、你好、世界好,让孩子从小在这个原则上去看待、决择问题,去追求效果,比空谈道理,比坚持家长说的就是对的更有意义;
道理一般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些做事的原则和经验,它往往是着眼于过去的,而我们注重效果却是把眼光放在未来,可想而知哪个更重要了;
家长设计的任何计划,都要考虑效果,要把效果当成所有行动的目的,而不是遵循道理;
部分喜欢讲道理的家长 ,要让教育孩子有效,就要在讲道理的同时,结合感性的层面,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从而推动孩子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如果家长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教育,是很难让孩子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的。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1、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2、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的玩耍比有计划性活动,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尽量要避免把孩子的时间塞满。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些可以随意玩耍的时间。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
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著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著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猜你喜欢:
1. 教育孩子方面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策略有哪些
3. 教育孩子遵守纪律
4. 教育孩子有哪些最有效的方法
5. 父母教育孩子应当以身作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