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林黛玉的性格的诗句
展开全部
1、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清)曹雪芹《桃花行》
译文:帘外桃花盏开东风柔柔地吹拂,帘内的少女无心梳妆情绪慵懒。
2、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清)曹雪芹《桃花行》
译文:帘外的桃花和帘内的人儿,人与桃花相隔并不遥远。
3、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清)曹雪芹《菊梦》
译文:东篱的菊花下,酣梦一觉方醒,只觉得天上的云与月混在一起,还看不分明。
4、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清)曹雪芹《秋窗风雨夕》
译文: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5、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清)曹雪芹《葬花吟》
译文:闺房中的少女,面对着残春的景色多么惋惜。满怀忧郁惆怅,没有地方寄托愁绪。
展开全部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由林黛玉的性格与诗词说起 2008-08-13 01:14:47| 分类: 悼红轩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在《红楼梦》一书中,宝钗、黛玉无疑是最为主要的角色,在太虚幻境“薄命司”大橱里所贮藏的“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中,她二人属于“金陵十二钗正册”,且并列首位。而在宝、黛之间,宝钗似又带有某些陪衬性质,成为“木石前盟”的积极颠覆者。若将《红楼梦》看作单纯的爱情悲剧的话——依照“好了歌”,应是空诸一切——“木石前盟”是要过于“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空房独守,而林黛玉却因此丧了命。
林黛玉既是如此重要,她受到的关注当然是空前的。但至今为止,在《红楼梦》之外的演绎中,林黛玉总是给人以尖酸刻薄的印象,或者突出她精神上的不够健全。更明确一点说,就是过于强调了她“蛾眉善妒”的一面。而从实际的情形看,这种“突出”是不恰当的。
在林黛玉的人格设计中,虽有“还泪”之说,但这个“还泪”最终仍然要落实到现实生活里,否则,就会有“泪出无名”的嫌疑了。从书中的描述看,林黛玉的忧郁性格是有着深厚的现实依据的。贾雨村因贪贿落职后,于林府教馆,沦为西宾,他所教的学生就是林黛玉。黛玉天资聪慧,不幸早年丧母,这是她忧郁性格所以形成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其次,因黛玉之父林如海“命中无子”,“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欲使她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俗话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兼以黛玉的“聪明清秀”,遂又养成多愁善感的性格。此外,母亲去世之后,林黛玉被接进贾府,后因林如海捐馆,遂在贾府定居,使得林黛玉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原本多愁善感的性格加上寄人篱下的现状,林黛玉敏感而又自尊,从而给人孤高自负、落落寡合的印象。之后,因宝钗的介入,林黛玉于情感上又生危机,在对宝玉的求全责备中,自怨自艾,常生悲感,“还泪”也就顺理成章。
结合以上所论,林黛玉的人格倾向还是比较分明的,即忧郁、敏感、清高、孤傲。当然,一个人的性格与人格又并非是几个字就可以简单概括的,但就林黛玉来说,这几个方面应该是最主要的。为了突出黛玉这几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书中有很多细节性的刻画与描写,诸如黛玉的弱不禁风、好使小性,以及住所潇湘馆的清幽,等等。除此之外,最能反映林黛玉性格的就是她自己所作的几首应景诗词了。“葬花词”与《唐多令》表达了林黛玉忧郁、敏感的一面,而“海棠”与“菊花”诗则显示了她的清高与孤傲。
“葬花词”是一首歌行体,据说源自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其词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葬花词”里,黛玉因“愁绪”而伤感于“花谢花飞”,又因“花谢花飞”而倍增“愁绪”,最后,由花而及人,遂有“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人随花落之恸。刘希夷的寄托亦大致如此,只不过因性别不同而使着眼点有异,“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才是他的目的所在。至于诗中所谓“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也不过是规劝“红颜”推己及人之意。从立意上说,“葬花词”与《代悲白头吟》并不相同。
“葬花词”之外,最能体现林黛玉身世漂泊之感的是《唐多令》“咏絮词”,词曰: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词分两阙,融写景与抒情为一体,借柳絮的无根之性写自己的漂泊之感。百花洲、燕子楼暗喻“红颜薄命”,为“粉堕”、“香残”之地,这也是林黛玉诗词中最为主要的基调。而“香”与“粉”又借指柳絮,有一语双关之意。随后,直接摹写柳絮的成团逐对以及飘零辗转,并将这种“成团逐对”赋予女性情感上的“缱绻”与“风流”。但又因“飘泊亦如人命薄”,遂使“缱绻”、“风流”皆成空幻。下阙直接从“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写起,草木如人,而人与草木又有何不同呢?“叹今生谁拾谁收”与“葬花词”中“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意思相同,只是此处的悲愁又进一步,零落任其零落,就是葬花的心情也不复存在了。整首词的基调都着落在“愁”与“叹”两个字上,难怪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同样内容的诗作,林黛玉还有一首《秋窗风雨夕》。《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说:“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得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如此,单从背景的描述看,诗的内容与“葬花词”、《唐多令》应无大差别,实际亦然。
忧郁、敏感之外,黛玉性格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清高与孤傲了,这方面的诗作有咏海棠一首和三首菊花诗,曰《咏菊》、《问菊》、《菊梦》。四首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咏菊》和《问菊》,诗都是七言律,不长,引录如下:
咏 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 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谈及菊花便不能不提到陶渊明,再往上,还可以追溯至三闾大夫屈老夫子。屈夫子在逆境里生存,然而精神是不倒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最后,赋诗一首,“举身赴清池”了。在未死之先,他一直致力于“修能”,除了帽子高到“岌岌”、罗带长到“陆离”之外,他还喜欢餐英饮露,用文雅一点的话说就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了这个“落英”,王安石与欧阳修打了很久的嘴仗。不管“落英”是“落”还是不“落”,屈原的意思还是非常清楚的,即秋菊之花可比木兰之露,都是“极清极洁”之物,它显示的是屈原品格的高洁与不同流俗。花有四君子,曰梅、兰、竹、菊,各以其独特的物性而代指人所具有的品格。菊花斗寒而开,经霜不凋,怒放于石边、篱下,有一种倨傲与隐逸之气。至东晋陶渊明,蔑视权贵,崇尚气节,赋《归去来辞》,挂冠归隐,每日优游于篱边、山下,多有咏及菊花之作,后之爱菊者,遂以“处士”名之。林黛玉平日自视甚高,等闲之辈何尝能看到她的眼里。而前世为绛株仙草,又有木石姻缘,则她对菊花的理解自然较近于五柳先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一个疑问伴随着又一个疑问,然而,疑问背后是理想人格的设定与追求,是不能也不必回答的。在“葬花词”里,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红楼梦》诗词之妙,就在于它没有游离于情节与人物,而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同样题材,宝钗之作与黛玉就大不相同,试举宝钗咏絮之《临江仙》为例,词曰:“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格调中的向上与雍容,林黛玉是无论如何也作不出的。
中国有一句古话,说“文如其人”,意思是作文与做人在某种程度上是统一的。证之以大观园里的“闺房”之作,无疑是吻合的。即使扩大至荣宁二府,也没有大的分歧,宝玉作“相思泪”,而薛蟠就只能唱“哼哼韵”。不过,若对数千年来的诗文进行考察,文与人脱节的还真不少。古代的例子就不说了,单是现代,就有两个极其著名的人物,一个是周作人,另一个是汪精卫。汪精卫早年也曾是革命志士,有过暗杀载沣的壮举,赋诗言志,曰:“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可惜,国难当头的时候,走上了“曲线救国”的路。周作人是个文人,远离政治,追求生活的闲适与精致,种一种“自己的园地”,喝喝“苦茶”,写写“随笔”,确也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好方法。遗憾的是,因受日本文化影响太深,在欢呼过“新村主义”之后,接受了“太君”的委任,成为“大东亚共荣”的积极宣讲者。以至抗战一结束,即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投进了南京老虎桥监狱。“附逆”之前,周作人曾作“五十自寿诗”,表示自己的超然,其一曰:“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斋吃苦茶。”但他终于没有能够超然。晚年镌一印章,曰“寿则多辱”,确是说尽了人生的无奈与感伤。
既然“文如其人”并非绝对真理,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么,如何来看待“文”与“人”呢?几千年来的习惯做法是“因人废文”或“因文废人”,周作人的文章被尘封了几十年,正是缘于他在做人上的一时失足;吴晗之所以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罪状即是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郭沫若作《李白与杜甫》,始终纠缠在“文”与“人”之间,在他自己,恐怕也有“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两难抉择吧?如此,最好的办法是将“人”与“文”彻底分隔开来——钱谦益不是忠臣,但未必不是好诗人;周作人妙笔生花,又何必在意他是否汉奸呢?中国的文学史之所以局限在“知人以论世”、论世以知人的窠臼里,就是因为对诗文本身的关注实在是太少了。
中
小 订阅
在《红楼梦》一书中,宝钗、黛玉无疑是最为主要的角色,在太虚幻境“薄命司”大橱里所贮藏的“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中,她二人属于“金陵十二钗正册”,且并列首位。而在宝、黛之间,宝钗似又带有某些陪衬性质,成为“木石前盟”的积极颠覆者。若将《红楼梦》看作单纯的爱情悲剧的话——依照“好了歌”,应是空诸一切——“木石前盟”是要过于“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空房独守,而林黛玉却因此丧了命。
林黛玉既是如此重要,她受到的关注当然是空前的。但至今为止,在《红楼梦》之外的演绎中,林黛玉总是给人以尖酸刻薄的印象,或者突出她精神上的不够健全。更明确一点说,就是过于强调了她“蛾眉善妒”的一面。而从实际的情形看,这种“突出”是不恰当的。
在林黛玉的人格设计中,虽有“还泪”之说,但这个“还泪”最终仍然要落实到现实生活里,否则,就会有“泪出无名”的嫌疑了。从书中的描述看,林黛玉的忧郁性格是有着深厚的现实依据的。贾雨村因贪贿落职后,于林府教馆,沦为西宾,他所教的学生就是林黛玉。黛玉天资聪慧,不幸早年丧母,这是她忧郁性格所以形成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其次,因黛玉之父林如海“命中无子”,“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欲使她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俗话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兼以黛玉的“聪明清秀”,遂又养成多愁善感的性格。此外,母亲去世之后,林黛玉被接进贾府,后因林如海捐馆,遂在贾府定居,使得林黛玉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原本多愁善感的性格加上寄人篱下的现状,林黛玉敏感而又自尊,从而给人孤高自负、落落寡合的印象。之后,因宝钗的介入,林黛玉于情感上又生危机,在对宝玉的求全责备中,自怨自艾,常生悲感,“还泪”也就顺理成章。
结合以上所论,林黛玉的人格倾向还是比较分明的,即忧郁、敏感、清高、孤傲。当然,一个人的性格与人格又并非是几个字就可以简单概括的,但就林黛玉来说,这几个方面应该是最主要的。为了突出黛玉这几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书中有很多细节性的刻画与描写,诸如黛玉的弱不禁风、好使小性,以及住所潇湘馆的清幽,等等。除此之外,最能反映林黛玉性格的就是她自己所作的几首应景诗词了。“葬花词”与《唐多令》表达了林黛玉忧郁、敏感的一面,而“海棠”与“菊花”诗则显示了她的清高与孤傲。
“葬花词”是一首歌行体,据说源自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其词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葬花词”里,黛玉因“愁绪”而伤感于“花谢花飞”,又因“花谢花飞”而倍增“愁绪”,最后,由花而及人,遂有“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人随花落之恸。刘希夷的寄托亦大致如此,只不过因性别不同而使着眼点有异,“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才是他的目的所在。至于诗中所谓“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也不过是规劝“红颜”推己及人之意。从立意上说,“葬花词”与《代悲白头吟》并不相同。
“葬花词”之外,最能体现林黛玉身世漂泊之感的是《唐多令》“咏絮词”,词曰: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词分两阙,融写景与抒情为一体,借柳絮的无根之性写自己的漂泊之感。百花洲、燕子楼暗喻“红颜薄命”,为“粉堕”、“香残”之地,这也是林黛玉诗词中最为主要的基调。而“香”与“粉”又借指柳絮,有一语双关之意。随后,直接摹写柳絮的成团逐对以及飘零辗转,并将这种“成团逐对”赋予女性情感上的“缱绻”与“风流”。但又因“飘泊亦如人命薄”,遂使“缱绻”、“风流”皆成空幻。下阙直接从“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写起,草木如人,而人与草木又有何不同呢?“叹今生谁拾谁收”与“葬花词”中“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意思相同,只是此处的悲愁又进一步,零落任其零落,就是葬花的心情也不复存在了。整首词的基调都着落在“愁”与“叹”两个字上,难怪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同样内容的诗作,林黛玉还有一首《秋窗风雨夕》。《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说:“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得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如此,单从背景的描述看,诗的内容与“葬花词”、《唐多令》应无大差别,实际亦然。
忧郁、敏感之外,黛玉性格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清高与孤傲了,这方面的诗作有咏海棠一首和三首菊花诗,曰《咏菊》、《问菊》、《菊梦》。四首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咏菊》和《问菊》,诗都是七言律,不长,引录如下:
咏 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 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谈及菊花便不能不提到陶渊明,再往上,还可以追溯至三闾大夫屈老夫子。屈夫子在逆境里生存,然而精神是不倒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最后,赋诗一首,“举身赴清池”了。在未死之先,他一直致力于“修能”,除了帽子高到“岌岌”、罗带长到“陆离”之外,他还喜欢餐英饮露,用文雅一点的话说就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了这个“落英”,王安石与欧阳修打了很久的嘴仗。不管“落英”是“落”还是不“落”,屈原的意思还是非常清楚的,即秋菊之花可比木兰之露,都是“极清极洁”之物,它显示的是屈原品格的高洁与不同流俗。花有四君子,曰梅、兰、竹、菊,各以其独特的物性而代指人所具有的品格。菊花斗寒而开,经霜不凋,怒放于石边、篱下,有一种倨傲与隐逸之气。至东晋陶渊明,蔑视权贵,崇尚气节,赋《归去来辞》,挂冠归隐,每日优游于篱边、山下,多有咏及菊花之作,后之爱菊者,遂以“处士”名之。林黛玉平日自视甚高,等闲之辈何尝能看到她的眼里。而前世为绛株仙草,又有木石姻缘,则她对菊花的理解自然较近于五柳先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一个疑问伴随着又一个疑问,然而,疑问背后是理想人格的设定与追求,是不能也不必回答的。在“葬花词”里,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红楼梦》诗词之妙,就在于它没有游离于情节与人物,而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同样题材,宝钗之作与黛玉就大不相同,试举宝钗咏絮之《临江仙》为例,词曰:“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格调中的向上与雍容,林黛玉是无论如何也作不出的。
中国有一句古话,说“文如其人”,意思是作文与做人在某种程度上是统一的。证之以大观园里的“闺房”之作,无疑是吻合的。即使扩大至荣宁二府,也没有大的分歧,宝玉作“相思泪”,而薛蟠就只能唱“哼哼韵”。不过,若对数千年来的诗文进行考察,文与人脱节的还真不少。古代的例子就不说了,单是现代,就有两个极其著名的人物,一个是周作人,另一个是汪精卫。汪精卫早年也曾是革命志士,有过暗杀载沣的壮举,赋诗言志,曰:“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可惜,国难当头的时候,走上了“曲线救国”的路。周作人是个文人,远离政治,追求生活的闲适与精致,种一种“自己的园地”,喝喝“苦茶”,写写“随笔”,确也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好方法。遗憾的是,因受日本文化影响太深,在欢呼过“新村主义”之后,接受了“太君”的委任,成为“大东亚共荣”的积极宣讲者。以至抗战一结束,即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投进了南京老虎桥监狱。“附逆”之前,周作人曾作“五十自寿诗”,表示自己的超然,其一曰:“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斋吃苦茶。”但他终于没有能够超然。晚年镌一印章,曰“寿则多辱”,确是说尽了人生的无奈与感伤。
既然“文如其人”并非绝对真理,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么,如何来看待“文”与“人”呢?几千年来的习惯做法是“因人废文”或“因文废人”,周作人的文章被尘封了几十年,正是缘于他在做人上的一时失足;吴晗之所以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罪状即是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郭沫若作《李白与杜甫》,始终纠缠在“文”与“人”之间,在他自己,恐怕也有“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两难抉择吧?如此,最好的办法是将“人”与“文”彻底分隔开来——钱谦益不是忠臣,但未必不是好诗人;周作人妙笔生花,又何必在意他是否汉奸呢?中国的文学史之所以局限在“知人以论世”、论世以知人的窠臼里,就是因为对诗文本身的关注实在是太少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