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端午节习俗

 我来答
妖感肉灵10
2022-12-19 · TA获得超过6.6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01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7亿
展开全部

满族过五月端五是为了忻福禳灾,而且五月端五满族还讲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服,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

纳西族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清晨,家家要吃糖枣糯米饭,喝雄黄酒。门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两根大麦穗。节日里,集市上还摆设药摊,出售各类名贵药材。妇女们则绣织小香包、小钱包、布娃娃、扇套、笔套等手工艺品。

水族有吃素的习俗。据传水族的远祖从江西迁到贵州三都地区,在此开荒种地,创家立业。某一年的秋后,远祖的四个儿子来探望,远祖上楼取肉款待他们时,不慎失足坠楼而身亡。自此以后,水族从端节的第一天开始,只准吃素,直至端节结束后才能吃荤。

傣族粽包节,流行于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夏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日里,未婚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在村边树下围成一圈唱情歌。然后,小伙子把粽包掷给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双双到附近僻静处谈情说爱,至日落西天时才离去。

普米族转山会,亦称“绕岩洞”。流行于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人居住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当地普米族群众视狮子山为女神,且为最高保护神,认为她可主宰繁殖和生育,给人间以幸福与平安。

彝族都阳节,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日。节日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要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还要包好粽子,带上酒和培培肉,到风光秀丽的山间草坪,进行摔跤、跑马、斗牛、斗羊、跳舞等娱乐活动。  

苗族龙船节,在贵州台江、施洞、松桃等地居住的苗族,五月初五有过“龙船节”的风俗。

在端午节这一天,苗家男女老幼,都穿上自己最心爱的节日盛装,倾寨出动,涌向清水江边。立时清水江筑起了一道五彩缤纷的人的长堤。

年轻的姑娘们,挽着高高的发髻,佩戴银晃晃的头饰、项圈、耳环、戒指,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像是长堤上开出的朵朵银花。快活的人们吹起了芦笙,唱起了悠扬的歌曲,跳起欢乐的踩鼓舞。笑声、歌声,一直冲向蓝天。

侗族浴兰,贵州、湖南居住的侗族,在端午节前一天,妇女要上山采集草药,回家煮成香汤洗涤身体和头发。‘洗完后,主妇走上竹楼,恭恭敬敬地包制粽把(粽子)。

包粽把时,禁忌成年男子上楼。到了节日这天,家家都在祖先的牌位前供上曹蒲酒,在祖婆的牌位上用粽把敬奉。妇女在小孩头上缠上曹蒲叶,额头上用雄黄酒画“王”字。屋里屋外,用小椒和葛蒲熬的水喷洒,还要做雄黄大蒜油浇洒在要吃的菜肴上。

沿河湖居住的侗族人有划龙船、赛龙舟的习俗,在山区居住的则有上山挖草的风习。

彝族采药卖药,居住在小凉山地区的彝族有在端午节采药卖药的习俗。“佳节添茱萸,男女采药忙”说的是端午节时,雨水下透,百草蔓生,大多数中草药根深叶茂,进入成药期。人们三五成群地肩扛药锄,身背药筐,穿行于高山、深谷、河边,尝遍百草,专心采集。

水族赛马,水族在端午节时要举行赛马活动。赛马活动在专用的马道上举行。赛马之前,各村都要推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着崭新的长衫,头戴毡帽,骑上披红挂彩的马沿马道先走一遍,称为“开道”,表示吉利。

骑手们在比赛之前先表演腾空跃马等高超的骑技,将赛场上的欢乐气氛调节一番方才开始比赛。水族传统赛马不是以速度快慢取胜,而是要比马的耐力,比骑手精湛的骑艺。

布依族打格螺,贵族的布依族在端午节时有的习俗。格螺一般用青铜木制,也有用牛角制成。格螺的形状颇似漏斗,上圆下尖,上端圆形的盘顶厚2至4厘米不等,便于用鞭抽打旋转。格螺大小不等,做工极为精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