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核潜艇的工作原理:核燃料在反应堆内产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利用主循环泵使载热剂(高压水)通过堆芯把热量带走;通过蒸汽发生器把水加热成蒸汽,供给汽轮机驱动推进器,推动潜艇航行。
核反应产生的能量也能转换为电能,提供全艇设备,如艇上的无线电设备、声呐设备和水声通话系统等用电,为核潜艇提供氧气的主要设备是制氧机,其电力也是由核反应堆提供的。
为了提高潜艇的生存能力,人们通常还在核潜艇内装备蓄电池、柴油发电机等,以作为应急动力装置,核燃料在核反应时并不需要空气,这就为潜艇长期潜伏在水下提供了条件。
扩展资料:
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4年1月24日首次开始试航,它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生。
目前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6个,分别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印度的歼敌者号核潜艇在建)。
采用核动力的潜艇有能力在99.5%的续航时间里都处于水下潜行状态,可连续潜航两三个月而不必浮出水面,航速可以达到30~35节,能遨游地球好几圈而不需要添加核燃料。
核反应堆的功率远远超过常规动力,核潜艇的航速能提得很高,吨位也可以造得很大,比起常规潜艇来,个头要大一倍还多,携带的武器及威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攻击型核潜艇主要用于攻击敌水面舰艇和潜艇,同时还可担负护航及各种侦察任务。弹道导弹核潜艇则是战略核力量的一次重要的转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核潜艇
2023-07-2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