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怎么养殖?
石斑鱼怎么养殖?
1、环境要求
人工养殖淡水石斑鱼,要是池塘养殖的话,要模拟海洋环境,如控制温度,在苗期水温必须在28度以上,以保证石斑鱼在苗期成活率。成年石斑鱼,水温应高于33度,不要低于25度,特别是在冬天,石斑鱼很可能会引起冻死现象。
2、池塘消毒
池塘面积为50~100立方米,水深1~1.5米,淡水石斑鱼养殖池底部为沙质,水质无污染,底部可以铺上一些轮胎、卵石等,因为淡水石斑鱼有钻洞爱好。鱼苗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的饵料。
3、鱼苗投放
淡水石斑鱼放养前,要先进行试水,一般同一个养殖池放养的规格要一致,一般100尾/立方米,鱼苗在入池前,要先用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4、苗期管理
淡水石斑鱼鱼苗因为施肥、饵料等,容易导致水质败坏,因此要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四分之一,还可以在池塘中栽种一些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以及利于鱼苗躲藏。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有大吃小的习惯,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个池的要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5、饵料投喂
淡水石斑鱼饵料有动物性饵料,以及植物蛋白饵料,人工饲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以及添加一些植物蛋白原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一日投3次,饲养期间可以配合饲料,也可以投喂鲜嫩牧草,当浮游生物不足时,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
6、疾病预防
淡水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烂尾病、烂鳃病、白斑病、弧菌病等,对其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日常要巡塘,观察鱼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人工养殖淡水石斑鱼,要是池塘养殖的话,要模拟海洋环境,如控制温度,在苗期水温必须在28度以上,以保证石斑鱼在苗期成活率。成年石斑鱼,水温应高于33度,不要低于25度,特别是在冬天,石斑鱼很可能会引起冻死现象。
2、池塘消毒
池塘面积为50~100立方米,水深1~1.5米,淡水石斑鱼养殖池底部为沙质,水质无污染,底部可以铺上一些轮胎、卵石等,因为淡水石斑鱼有钻洞爱好。鱼苗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的饵料。
3、鱼苗投放
淡水石斑鱼放养前,要先进行试水,一般同一个养殖池放养的规格要一致,一般100尾/立方米,鱼苗在入池前,要先用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4、苗期管理
淡水石斑鱼鱼苗因为施肥、饵料等,容易导致水质败坏,因此要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四分之一,还可以在池塘中栽种一些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以及利于鱼苗躲藏。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有大吃小的习惯,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个池的要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5、饵料投喂
淡水石斑鱼饵料有动物性饵料,以及植物蛋白饵料,人工饲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以及添加一些植物蛋白原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一日投3次,饲养期间可以配合饲料,也可以投喂鲜嫩牧草,当浮游生物不足时,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
6、疾病预防
淡水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烂尾病、烂鳃病、白斑病、弧菌病等,对其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日常要巡塘,观察鱼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养殖用水为海区自然海水,水温14~30℃,pH值8.0~8.6,盐度23~34(正常情况下为32左右),溶解氧6毫克/升以上,光照6000~8000勒克斯,避免阳光直射。越冬期间,深井海水水温为25℃、比重为1.017,加自然海水调节水温为21℃左右、比重1.020,保持24小时对流循环状态。
根据不同阶段苗种生长发育的需要,鱼苗体长2.5~5厘米用塑料框(餐桌罩)饲养,5~10厘米用1.2米 1米 0.5米的塑料小网箱饲养,10~20厘米阶段直接放养于10米³的圆形水泥池中饲养。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
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二粗棘,鳃耙中长,数目较少。体被细小栉鳞,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一般具11鳍棘(稀少为10个),14~18条鳍条,臀鳍具3鳍棘,8~9鳍条,第鳍棘最强。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形。幽门盲囊10~20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虎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