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急急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昂一个有音乐背景的家庭,祖先为荷兰人,他家族是音乐世家,祖父是波昂宫庭乐长,爸爸于科隆选帝宫廷礼拜堂担任男高音歌手及宫廷乐长的职务,贝多芬有2个年幼的弟弟。贝多芬年幼时由他爸爸教他弹琴,他的音乐学习进步很快,当他发现贝多芬的音乐天才,就急于将小贝多芬培养成音乐神童,强迫他长时间练琴。但贝多芬真正的启蒙老师,却是宫庭乐长倪富(1748-1798) 他是来自莱比锡的著名作曲家,除了钢琴和管风琴外,还教贝多芬作曲。贝多芬8岁时已公开演奏,13岁担任宫廷的助理管风琴师和中提琴手,并写出‘依德雷斯主题奏曲’ ,14岁在宫廷演奏管风琴。1789年,贝多芬17岁被送往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学习音乐,并结识仰慕的莫札特(Wolfgong Amadeus Mozart),后因妈妈患上肺结核病危,匆匆赶回波昂,返国后在布鲁宁一家的支持下,入波昂大学为旁听生。妈妈过身后,由于爸爸酗酒,他要在教堂和剧院的乐队担任中提琴手,以赚取家庭年生活费,照顾爸爸及2位年幼的弟弟。1792年(22岁) 贝多芬正式移居维也纳,先与有「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Joseph Haydn)、阿布雷兹亲王、萨里耶瑞等大师学习,之后在罗勃科维兹亲王、鲁道夫大公、金斯基亲王等贵族的赞助下,逐渐在维也纳尊定了名声,在维也纳贝多芬很快便成为出色的钢琴家,特别是他即兴演奏的本领更受人爱戴。1800年左右,贝多芬发现听觉衰退,并且越来越严重,直至1812年(42岁) 完全失聪。贝多芬1827年3月26日逝世于维也纳,终年57岁,死因是贝多芬不小心染上感冒,引发长年来的多种症病而死亡。 贝多芬去世那晚,维也纳暴风雨肆虐,根据一位贝多芬去世时在场的音乐家Anselm Huttenbrenner 描述:「当时,贝多芬毫无知觉地躺着与死神搏斗...突然,一道强烈的闪电,伴随着巨大雷鸣,房间被照得通亮,景象显得十分壮观!屋外还飘着大雪...这时,贝多芬忽然张开了眼睛、举起右手、拳头紧握、两眼怒视前方,僵持了片刻...当他的手落回床上时,他的眼睛半闭了,右手扶著头,左手放在胸前,就这样停止了呼吸。」 homevigator/~yan321/life-long 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因为第一乐章的三短一长的动机而闻名。贝多芬称这四个音符有如命运敲响大门,所以《命运交响曲》就成了第五号交响曲的别名,更成了家喻户晓,最著名且最响亮的古典乐曲。 不论任何人在摒气凝神下,初闻如急雷乍响的低弦,都不免被动人心魄的震憾力所慑服。纯阳刚性的怒吼,在C小调压抑的 *** 下,显得紧张,并想突破重重的障碍。许多人将它与贝多芬不向命运低头的个性联想在一起。并随着一个个乐章的进行,主题在第四乐章突破小调的藩篱,由铜管奏出响亮且开朗的胜利旋律,这代表贝多芬的人生观及其音乐永远朝向光明的一面,终于以最辉煌灿烂的 *** 结束这伟大的乐章。这是一般人聆听此交响曲的普遍感受。 在音乐里,留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第一乐章三短一长的主题外,大概就是第四乐章光辉灿烂的音响效果。因为前者代表挣扎,后者代表胜利,刚好符合整阕交响曲的逻辑。 很多人可能忽略了隐藏在第一乐章,在属调上,由提琴、竖笛、长笛交替吟唱出的优美曲调。这第二主题,如层层裹着伤口的丝绸,抚慰著受伤的心灵,让前面激动的主题,能稍稍平息下来。她是纯阴性的。 其实,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各项遭遇时,常常就像听《命运交响曲》。粗略的概念总是:要赢得胜利,一定要奋不顾身向前冲刺。凡事要「向前走」,因为「要拼才会赢」。殊不知没有静下来思考的阶段,或做一番全盘计画,则可能只是白忙一场,甚至会头破血流,肝脑涂地而一事无成。 贝多芬在冲动的时候,他静下来了。以一段柔和、抒情又感性的音符来思虑如命运敲门般的动机。那一段美的旋律,才是「化危机为转机」的最重要因素。 《大学》开宗明义讲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见求道之本,亦得先求得一颗和缓安定的心。这才是求学及做人处事的根本道理。 我不晓得贝多芬在写《命运交响曲》时,是否也有这么一般哲思;但倒是希望读过这篇文章的读者,再重新聆赏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时,能有一个全新的领悟。 希望帮到你 草莽英雄 上
参考: yahoo & me^^
参考: yahoo & me^^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