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教学教案

 我来答
少盐刮油c0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528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5万
展开全部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民俗风情,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并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开展一次调查家乡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4、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5、走进图书馆,学习检索书目,检查工具书,根据需要进行摘录,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

   二、单元课时安排: 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社戏》3课时

  《端午日》1课时

  《本命年的回想》1课时

  《中秋咏月诗》2课时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课时

  单元小结(学习反思)1课时

   三、单元介绍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绚丽多姿,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三篇阅读教学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异地的民俗风情,有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如鲁迅的《社戏》; 有的是对湘西端午民俗的介绍,如沈从文的《端午日》;有的是对京郊运河家乡旧时过年习俗的深情回忆,如刘绍堂的《本命年的回想》;文章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朴实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优美画面。读文如临其境,有在“画中游”之感。读罢这些文章,更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分节日,搜集不同的民俗文化 搜集、整理

  2指导语:将搜集来的民俗文化分门别类交流、综合

  3指导语:带领学生朗读单元提示,明确单元专题含义。朗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谈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做好相应的圈点勾画。明确任务

  2巡视、参与、指导浏览目录、课文,做好记录

  3指导语:交流读后感悟并提出思考交流、记录单元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块:确定单元学习专题并拟定实施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针对单元主题,商讨单元学习专题,并拟订实施方案,如以访问的形式开展一次了解家乡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活动等交流、讨论,确定活动主题,拟订活动方案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价内容:1、你对文章本身提出自己的思考吗? 2、你有明确的单元学习主题了吗? 3、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你对参加专题研究有没有好的建议呢?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社戏》(一)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叙事有详有略的安排

  课前学习:了解鲁迅及其主要著作。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课前学习情况检查汇报成果

  2指导语: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并能了解文意。自读

  3组织交流、检测检测、发表见解

  4创设情境:结合标题,看看文中一共回忆了哪些事情,这些事件,为何要安排的有详有略?再读文章、思考、交流

  5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6、课文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平桥村在少年鲁迅心中的地位?发表见解

  第二块:理清文章脉络,想像优美画面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结合文章的标题“社戏”,按事件的发展进程可将本文分为哪几部分?”同桌交流、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小组代表发言

  3指导语:通过想像,将去看戏和归途中所描写的生动画面画出来,并对作者描写的画面作点评。明确目标

  4巡视、参与、讨论小小组交流、讨论、绘画

  5组织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自评、互评

  课后学习: 1、划出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熟读成诵

  2、搜集所生活的环境中的趣闻逸事

   第3课时 《社戏》(二)

  学习目标:1、感受文章描写的优美画面;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自己对城市生活或农村生活的感受;

  课前学习:1、划出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熟读成诵

  2、搜集所生活的环境中的趣闻逸事

  课堂学习:

  第一块:品位秀美画面,评价城乡乐趣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组织学生阅读划出的精彩片段,并加以点拨和评价阅读并阐述理由

  第二块:语文活动:辩论赛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都说城里的孩子可玩的没有乡下的孩子多,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是城里的孩子还是乡下的孩子。发表见解

  2将学生按城乡分成两组交流趣事

  4组织辩论:正方:城里的生活更有趣反方:乡下的生活更有趣开展辩论

  5主持、参与、评价自评、小组互评

  课后学习:平桥村的事情可谓是趣味无穷,但不知道平桥村的人有没有给我们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思考平桥村人的性格特点。你喜欢文中哪一个人物形象呢?

   第4课时 《社戏》(三)

  学习目标: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对平桥村人的深厚感情。

  课前学习:完成上堂课的思考问题。

  课堂学习

  第一块:把握人物性格,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阅读、交流、归纳、.总结

  2组织交流,小结人物性格小组代表发言,补充、评价

  3指导语:你较喜欢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组织交流,鼓励、评价发表见解,谈感受

  第二块:拓展质疑,领会作者的.写作感情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讨论:豆和戏都很普通,作者在意的是什么呢?讨论

  2组织交流 发表见解

  3设置情境: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作者的经历吗?思考、.写作

  4指导语:对文章本身还有可质疑的地方吗?思考、质疑

  5解疑、小结自我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图书资源《鲁迅全集》(1938年版作者:鲁迅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选集》(上下册) (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传》 (作者:王晓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