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使动用法例句 还有.意动用法的例句.动词活用名词.动词的使动例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 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前者一般是专有名词的活用.后者主要是普通的名词或方面名词.
例句:
①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是白骨长肉) (二) 动词活用为名词
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特点象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复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例句:
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地里产出的粮食)
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
③ 审容昧之易安.(容昧的小屋)
一)名词意动: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
例:
1.幕天席地:2.草菅人命:3.鱼肉百姓:4.千金一刻:
5.友风而子雨:6.稍稍宾客其父:7.孟尝君客我: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越国以鄙远:
(三)形容词意动:
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认为……形.
1.不耻下问 2.是古非今 3.口是心非 4.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
5.厚此薄彼 6.不远万里 7.邑人奇之 8.渔人甚异之
使动、意动的区别
A.例:
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
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事实,因此为意动用法.
B.依据主宾关系判断:
例:
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感受.
名词用如状语
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 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前者一般是专有名词的活用.后者主要是普通的名词或方面名词.
例句:
①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是白骨长肉) (二) 动词活用为名词
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特点象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复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例句:
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地里产出的粮食)
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
③ 审容昧之易安.(容昧的小屋)
一)名词意动: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
例:
1.幕天席地:2.草菅人命:3.鱼肉百姓:4.千金一刻:
5.友风而子雨:6.稍稍宾客其父:7.孟尝君客我: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越国以鄙远:
(三)形容词意动:
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认为……形.
1.不耻下问 2.是古非今 3.口是心非 4.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
5.厚此薄彼 6.不远万里 7.邑人奇之 8.渔人甚异之
使动、意动的区别
A.例:
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
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事实,因此为意动用法.
B.依据主宾关系判断:
例:
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感受.
名词用如状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