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下面是我我为您准备的“《道德经》读后感”3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道德经》读后感一
最近我在看一本十分富含哲理的书——《道德经》,要物体享受就得靠钱,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讲究天人合一,神游太虚,而道德经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道德经全书仅五千字,但字字珠玑。就拿第一句话说吧:“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能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义吗?道德经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楚国有一棵大树叫“朝生”,对他来说,四千年只是一个春季。在越国有一只神龟叫“暮菌”,对它来说,四千年不过是几个时辰而已。但人们却认为彭祖寿命长,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岂不是寿命极短?如果人们在远古指天叫“夷”,指地为“希”,那现在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所以他告诉我们,名称是虚无的,不要去强求等级名称,顺其自然不是更好吗?看,短短一句话,竟可以有如此深奥的道理。
道德经中还记到,老子在写完道德经交给尹喜,出关之前曾跟尹喜说:“你读完后,要把道德经全忘了才行。”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应该牢牢记住才对呀!正因为文字把深理束缚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见到深理。
六祖惠能身为住持却不识字,但他却说:“我用手指月亮,你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我的手,我的手是用来指导你看月亮。”的确,文字只是用来衬托深理的。
现在,体会到道的博大精深了吗?
其实,道就在我们身边,但它却看不着,听不着,闻不着,摸不着。只能用心体会,而道德经便是这么一本体会道的工具。
《道德经》读后感二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读书笔记.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读后感三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漫长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中流传下来了很多经典的思想以及典籍。其中有这么一个长达几百年的征战史,也正是在这段峥嵘的历史阶段,人才辈出,思想膨胀,百家争鸣。这段时间就是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段连年战争,诸国征伐,民不聊生的时代,无数有志之士运用各种办法寻求治国安邦之道。因此形成了与东周国内割据一方的诸侯国一样的各个学术学派,产生了许多有名的学术成果,以及文化名人。典籍有儒家的《论语》、《春秋》、《孟子》等等;道家的《道德经》、《庄子》等等;墨家学派的《墨子》等;还有兵家的《孙子兵法》等等。学派以及典籍之多不胜枚举。我想作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好好学习一下中国古代的这些经典名著,因为这些作品出自那样的一个战乱年代,人们常常对明天的太阳不抱希望,然而在这样一个生死不由自主的年代,他们能够更加看清人生的意义,更加明确生命奋斗的目标,更加注重国家的一统和兴旺发达。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思想,并不是过去的东西都是腐朽的,也许他们的思想能够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在寒假期间我看了一些诸子百家的经典,其中认真学习了道家的《道德经》,虽然理解了不少道家的思想,但是老子高深的古典辩证哲学思想并不是光看这些文字以及一个寒假的时间就能理解透彻,并且运用于实际的。
读《道德经》,首先就是要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老子自己就说过,“道”这东西,它大大超越了知识的层面,所以我们不能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来衡量、来解释,我们必须要突破知识的限制,随老子一起站在局外来看这个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视野才没有死角,我们才能够理解“道”的永恒。然而这个在看《道德经》前就应该有所准备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无数人都看不懂,完全无法理解,于是自下定论,认为这是老子的一出恶作剧,故作玄虚。
在有了这样一个大概的理解准备后我们再看《道德经》,于是可以感到,老子的思想是围绕着“道”这一观念展开的。老子所说的“道”,并非人们通常所讲的道路、规律、天之道或人之道,而是既“无名”,又“有名”的一个实体。他所说的“名”,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名称或名字,而是与实际内容相对应的形式和形态。老子的“道”一方面“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另一方面,它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一实实在在的事物,有具体的形象。显然,老子所说的“道”是一客观存在的实体。这个浑然一体、不可割裂的东西,先于天地而生。它独立存在,永远也不会改变。它具有实体及其法则或规律这二方面的意义。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的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又向它回归。“道”好似万物的宗主,它是万物的汇归之地,万物都归附于它。“道”在万物中的体现称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样子,一切以“道”为转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宁,神得到它就灵验,川谷得到它就盈满,侯王得到它就成为天下的君长。“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缩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规律的'代名词。
“道”又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有名”是万物的根源,天下万物无一不产生于天、地这样的具体的有形之物;“无名”则是万物的始端,具体的有形之物均产生于“道”和无形的“一”。“道”的运动就是向相反方向的转化。它的运动轨迹是由近及远,越离越远,但最终又由远处返回。天、地和人均取法于“道”,无一不是如此。如对于万物来说,“道”使其从无形成为有形;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又使其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无形既是万物运动的起点,又是万物运动的终点、归宿和本根。
在认识了“道”并据此了解天下万物后,老子认为认识的过程就已经完成,因而主张堵住耳目口鼻,关闭感知的大门,“绝学”、“弃知”,返回到无知、无欲的纯朴状态。
老子主张通过观察万物来认识其本质。这使他的认识论具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因素。此外,他又认识到,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观点也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老子又主张只有无欲,才能认识无形之“道”的奥妙,这就使他认识论带有神秘的色彩,但同时又揭示了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
而在当今有为了利益而反目的兄弟,还有为了利益而越来越疏远的人际关系,我认为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倡导大家学习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少一些利益征讨,多一些亲情友谊。
粗看人生几十载,你可以为了获得万万人之上的荣耀而奔波此生,也可以拉帮结派,纠集聚众虎踞一方,还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细数天下王侯与膝前孩童听。都不过几十载,于是万万人之上的人要求别人帮他写书,把他打败拉帮结派的家伙的故事写成一本厚厚的笑话,并给这部笑话取了个颇有文学意味以及哲学涵养的词叫:历史。并且告诉要求所有的人都像他学习,界定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寻平凡梦想的人为愚昧。细看人生许多日子,不要因为他短就可以忽略,因为再小的一天也是昨天所不能拥有的明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够真正的超然不受拘束?是“道”所衍生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