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真正的曹操,一般指陈寿《三国志》中的曹操,即曹操的历史形象
一般来说,曹操这个人物有以下几个特点:
擅长军事与谋略。陈寿曾经评价刘备“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曹操也曾著有《孟德新书》《孙子略解》等书籍,对军事有独到的见解,也很能接纳正确的意见。
知人善任,海纳百川。三国中,曹操集团的将领、谋士人才如云,首屈一指,这很大程度上与曹操的知人善任有关。曹操打破汉朝"德才兼备"的传统选官制度,提倡"唯才是举",多次下达求贤令。也正因如此,曹操手下才会既有忠信死节的君子荀彧,又有不治行检的奇谋郭嘉,更有曾经害死过他爱将典韦的贾诩、张绣一众。曹操很能区分他们是不是人才,是什么方面的人才;曹操更爱才,曾经厚待关羽、收服张辽、贾诩,这也导致曹魏的"五子良将"尽管大多数都是叛将但仍然对曹操忠心耿耿。
善于收买人心。官渡大战后,曹操曾经在袁营里发现过曹营士兵的通信,祈求袁绍在战后为自己留一个去路。曹操看都没有看,就下令烧毁。曹操在征乌丸胜利后,也曾经大大表彰过那些劝曹操不要出征的人,说自己是险胜。曹操犯错了,最先都会向军士认错、检讨。也正因为如此,他手下的将领、士兵、谋士才都会认为曹操是一个好老大,才会死心塌地地跟着曹操,曹操也才会汇聚这么一股强大的平定乱世的力量。
心怀天下,深谙乱世。曹操深深地知道乱世是什么,也深深知道乱世需要的是什么。曹操一生都在为快速统一中国作斗争,对他平天下有益的人,他绝对会留下来;对他平天下有害的人,他定杀不误。曹操曾经杀了吕布,杀了孔融,甚至亲手击败了儿时玩伴袁绍,逼死了对他集团有巨大贡献的荀彧,杀了为人正直的崔琰,杀了对他有恩的许攸。当然曹操早年曾经放走过关羽,这也许和曹操早年到晚年的政治观念变化有关(野心膨胀),也可能是当时曹操不大看得起刘备。总而言之,曹操一生都在为平定中国而做努力。当然了,曹操想统一中国是想自己大权独揽还是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现在都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曹操为了统一天下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做出许多异于常人的事情。假如曹操真的是为了世间早日得以和平而这样卖力地、不惜牺牲自己名誉地做出这些事情,那么曹操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真性情的人。
文学方面有巨大贡献。曹操是三国三主公里最出色的文学家,他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才学兼备,在建安文学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曹操的诗词真情实感、不加修饰,至今还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诗歌流传于世。
现在不可否认的是,曹操的确是一个有才学的人,他知人善任,心怀天下,擅长诗词,谋略出众,文武双全,是一个出色的君主、枭雄、野心家、文学家。但是要说曹操正义,那恐怕是绝对不行的。曹操喜好美色,一路打仗一路收编美女,包括文昭甄皇后(甄姬)都是曹操从袁绍那里收编来的。曹操更因为贪图美色,在宛城中了贾诩的计谋,被打的措手不及,也痛失了爱将典韦、长子曹昂。曹操为人奸诈多疑甚至残暴,他曾经在徐州屠城,也曾经因为自己的疑心杀死了华佗。曹操在他人看来不但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有些时候还显得泯灭人性,对普通百姓、对才子、甚至对恩人是说杀就杀。曹操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多重性格的人物,在三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中,曹操的人物形象最为丰富,绝非一个"英雄"、"枭雄"、"奸雄"、"狗熊"可以概括的。要说他奸,他有时奸的可怕;要说他仁,他有时仁的让人不敢置信。他绝不昏庸,但也绝不残暴,更绝不仁义。
但正是这样集黑白于一身的人物,网罗了大批的人才,聚成了三国最大的势力,把三国这页历史推向高潮。他太特别了,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记住他,让他在我们中心留下一席之地。
这就是曹操。汉末魏王、魏武帝曹操,一个丰富而值得研究的人物。
纯手打,不懂、有异议、有疑问、想讨论请追问。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