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我分析一下卡特尔人格测试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编号因子名称原始分标准分分数等级1A乐群性8522B聪慧性863C稳定性12524E恃强性8525F兴奋性6316G有恒性10427H...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编号 因子名称 原始分 标准分 分数等级
1 A乐群性 8 5 2
2 B聪慧性 8 6
3 C稳定性 12 5 2
4 E恃强性 8 5 2
5 F兴奋性 6 3 1
6 G有恒性 10 4 2
7 H敢为性 6 4 2
8 I敏感性 11 5 2
9 L怀疑性 13 7 2
10 M幻想性 16 7 2
11 N世故性 8 5 2
12 O忧虑性 12 6 2
13 Q1实验性 14 8 3
14 Q2独立性 18 9 3
15 Q3自律性 7 3 1
16 Q4紧张性 14 6 2
双重个性因子:
编号 因子名称 因子得分 分数等级
1 X1适应与焦虑性 40
2 X2内向与外向型 2.8
3 X3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14
4 X4怯懦与果断性 74
应用因子:
1 Y1心理健康因素 8
2 Y2专业成就因素 51
3 Y3创造能力
我适合报什么专业 展开
编号 因子名称 原始分 标准分 分数等级
1 A乐群性 8 5 2
2 B聪慧性 8 6
3 C稳定性 12 5 2
4 E恃强性 8 5 2
5 F兴奋性 6 3 1
6 G有恒性 10 4 2
7 H敢为性 6 4 2
8 I敏感性 11 5 2
9 L怀疑性 13 7 2
10 M幻想性 16 7 2
11 N世故性 8 5 2
12 O忧虑性 12 6 2
13 Q1实验性 14 8 3
14 Q2独立性 18 9 3
15 Q3自律性 7 3 1
16 Q4紧张性 14 6 2
双重个性因子:
编号 因子名称 因子得分 分数等级
1 X1适应与焦虑性 40
2 X2内向与外向型 2.8
3 X3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14
4 X4怯懦与果断性 74
应用因子:
1 Y1心理健康因素 8
2 Y2专业成就因素 51
3 Y3创造能力
我适合报什么专业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标准分在3~8之间的都算中等,所以就不分析了。
F兴奋性3,低分,说明你是个比较冷静、谨慎、寡言的人。通常行动拘禁、不轻易发言。在职责上,是认真而可靠的工作人员。
Q1实验性8,高分,说明你不拘泥现实,可能广见多闻。喜欢考验一切现有的理论与实施,愿意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行政主管人,前卫的政治家,科学家都必须具有高Q1)
Q2独立性9,高分,自立自强,当机立断。通常能够自作主张,独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不依赖别人,也不受社会舆论的约束。(科学家,行政主管人等多有高Q2)
Q3自律性3,低分,不能克制自己,又不能尊重礼俗,更不愿考虑别人的需要,充满矛盾却无法解决。通常是对生活不太能适应。
X1适应与焦虑性 40对自己的环境常常感到不满意,高度的焦虑
X2内向与外向型 2.8你是个内向的人。能从事较精确性的工作。
X3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14比较容易感情用事
X4怯懦与果断性 74独立、果断、锋芒必露,有气魄
Y2专业成就因素 51 比较高,能有成就。
适合报一些精确性的工作,比如会计、行政。
F兴奋性3,低分,说明你是个比较冷静、谨慎、寡言的人。通常行动拘禁、不轻易发言。在职责上,是认真而可靠的工作人员。
Q1实验性8,高分,说明你不拘泥现实,可能广见多闻。喜欢考验一切现有的理论与实施,愿意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行政主管人,前卫的政治家,科学家都必须具有高Q1)
Q2独立性9,高分,自立自强,当机立断。通常能够自作主张,独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不依赖别人,也不受社会舆论的约束。(科学家,行政主管人等多有高Q2)
Q3自律性3,低分,不能克制自己,又不能尊重礼俗,更不愿考虑别人的需要,充满矛盾却无法解决。通常是对生活不太能适应。
X1适应与焦虑性 40对自己的环境常常感到不满意,高度的焦虑
X2内向与外向型 2.8你是个内向的人。能从事较精确性的工作。
X3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14比较容易感情用事
X4怯懦与果断性 74独立、果断、锋芒必露,有气魄
Y2专业成就因素 51 比较高,能有成就。
适合报一些精确性的工作,比如会计、行政。

2024-05-11 广告
在我们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特别推出心理健康免费测试。这项测试简单快捷,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初步的心理健康评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关注自己的心理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2011-08-31
展开全部
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您亲自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