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北京为什么解决不了交通拥堵问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其中包括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等28项措施,可谓多措并举治拥堵。但从实际情况分析,这些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交通拥堵加剧的速度而不能治本。随着北京的快速发展,城市越建越大,建筑越建越高,单位空间容纳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尤其是CBD东扩等重点规划开发项目的实施,吸纳和承载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车流必然越来越密集,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交通拥堵将是一个长期而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微循环”不畅是交通拥堵的主要症结
北京的社区和单位外围大都用砖墙或栅栏封闭;没有围墙的社区和单位周边也有绿篱、草地、花池和路牙等与周边道路隔离,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大部分建筑也都有围墙或栅栏,周边的绿化通常由较低的金属栅栏、修建的花池、隔离桩或种植的绿篱等围起,将街巷两侧的建筑与道路截然分开,造成社区、单位和街巷周边几乎没有用于停车的场地,使大量车辆只能停放在路边,挤占道路资源,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运行,加剧交通拥堵。这种各自封闭、划地为牢的做法,使城市内部成为一个个孤立的“死结”,互不连通,无法形成城市交通的“微循环”系统。
由此发现,在北京出台的28项“治堵”措施中,有一个重要因素被忽视,即:传统的城市建设思想已不适应现代“汽车社会”发展的需要。土地空间被无序分割、占用,使用功能单一,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与不断增长的机动车用地需求形成突出的矛盾。“微循环”不畅,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症结。
二、解决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
交通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车辆和道路及其辅助设施。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无非是人多、车多、路少。但是,人多、车多是现代大都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世界城市的特征之一就是人口规模大且富裕人口相对集聚,汽车的拥有量远远高于一般城市,这是不可逆转的,即使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就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中“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这一项措施为例,就是很难实现的目标。
北京作为环渤海区域的中心城市和全国人民的首都,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经济发展水平会更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CBD东扩”、各种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都在实施中,就业机会更多,这成为大量外埠人口进京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口来北京寻找机会的主要推动力。
面对“屡设屡破”的人口规划控制目标,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长规模已经严重超过政府控制预期,今后就能控制好人口的增加吗?看看北京新提出的人口调控措施就能找到答案。新的人口控制措施归纳起来就是按人群分类管理:对于户籍人口,将控制进京指标,也会有近70万的旧城区人口向郊区疏解;对于非京籍的外来流动人口,逐步取消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主旨是“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相关政策突出一个“管”字,一个“控”字。对这些措施深入分析会发现,“控制进京指标”只能减缓人口增加速度,不可能不增加人口数量;“70万的旧城区人口向郊区疏解”对于2000万的人口数字微乎其微,而这些去郊区的人回城区上班反而增加了交通压力;“取消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对人口的增加与减少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没有“居住证”就不能在北京了吗?显然,“证”是管不住人口增加的。
而且,从“世界城市、以人为本、首善之区”等现代社会发展理念上看,以“管”和“控”的方法限制人口增加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总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文理念”,会加大“北京人”与“外地人”的心理隔阂,这是北京最不应该有的“首善之区”形象。因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应该调整聚焦点,把从“人口管控”向城市自身规划和建设结构转移。
另外,与世界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的城市规模、人口数量都不是最大的,交通干路、支路从数量到质量总体上也是很好的,道路宽度也堪称世界一流。为什么别人没这么拥堵,我们却成为“首堵”呢?这要从自身找原因。认真观察会发现,北京的城市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建筑密度大,周边没有足够的停车位,“微循环”不畅,车辆不能被有效分散疏解。因此,解决矛盾要采取有力措施对城市进行全面改造,疏通“微循环”,挖掘街巷和建筑周边的停车资源,把“路侧”停车转移到被围墙、栅栏、绿地挤占的空间内,让道路更好地发挥“交通”功能而不是停车功能。
(一)拆除围墙和违法建设
围墙、栅栏、隔离障占据城市大量公共用地,使本来可以公共享用的空间成为集团、单位私有,不仅使城市更加凌乱拥挤,“微循环”不畅,也是滋生违法建设的土壤,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障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应该下决心彻底拆除围墙、栅栏及其内部的违章建设,“还地于民”,有效拓展城市可利用空间,让每座建筑之间连通起来,形成如人体毛细血管一样完整密布的“微循环”系统,这座古老的城市肌体就会充满活力,再对原来只供内部使用的空间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吸收路边停放的车辆进入这些空间,使道路更加开阔、通达,拥堵的道路会有一个明显的改观。如果再结合环境治理、改造,“开放式、一体化、平坦无障碍”的街区和道路建设,就更能彰显北京新貌,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到环境优美怡人、交通便捷顺畅的全新的北京生活。
(二)改变绿化方式
绿化是一个城市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良好的城市绿化除了追求面积和品质外,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社会需要。
1992年,国务院在《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中提出,“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北京的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运行和人们生活最突出的矛盾,涉及生活在此的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道路两侧的绿化更要充分考虑以满足交通需要为主,遵循“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
一、“微循环”不畅是交通拥堵的主要症结
北京的社区和单位外围大都用砖墙或栅栏封闭;没有围墙的社区和单位周边也有绿篱、草地、花池和路牙等与周边道路隔离,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大部分建筑也都有围墙或栅栏,周边的绿化通常由较低的金属栅栏、修建的花池、隔离桩或种植的绿篱等围起,将街巷两侧的建筑与道路截然分开,造成社区、单位和街巷周边几乎没有用于停车的场地,使大量车辆只能停放在路边,挤占道路资源,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运行,加剧交通拥堵。这种各自封闭、划地为牢的做法,使城市内部成为一个个孤立的“死结”,互不连通,无法形成城市交通的“微循环”系统。
由此发现,在北京出台的28项“治堵”措施中,有一个重要因素被忽视,即:传统的城市建设思想已不适应现代“汽车社会”发展的需要。土地空间被无序分割、占用,使用功能单一,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与不断增长的机动车用地需求形成突出的矛盾。“微循环”不畅,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症结。
二、解决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
交通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车辆和道路及其辅助设施。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无非是人多、车多、路少。但是,人多、车多是现代大都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世界城市的特征之一就是人口规模大且富裕人口相对集聚,汽车的拥有量远远高于一般城市,这是不可逆转的,即使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就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中“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这一项措施为例,就是很难实现的目标。
北京作为环渤海区域的中心城市和全国人民的首都,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经济发展水平会更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CBD东扩”、各种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都在实施中,就业机会更多,这成为大量外埠人口进京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口来北京寻找机会的主要推动力。
面对“屡设屡破”的人口规划控制目标,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长规模已经严重超过政府控制预期,今后就能控制好人口的增加吗?看看北京新提出的人口调控措施就能找到答案。新的人口控制措施归纳起来就是按人群分类管理:对于户籍人口,将控制进京指标,也会有近70万的旧城区人口向郊区疏解;对于非京籍的外来流动人口,逐步取消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主旨是“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相关政策突出一个“管”字,一个“控”字。对这些措施深入分析会发现,“控制进京指标”只能减缓人口增加速度,不可能不增加人口数量;“70万的旧城区人口向郊区疏解”对于2000万的人口数字微乎其微,而这些去郊区的人回城区上班反而增加了交通压力;“取消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对人口的增加与减少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没有“居住证”就不能在北京了吗?显然,“证”是管不住人口增加的。
而且,从“世界城市、以人为本、首善之区”等现代社会发展理念上看,以“管”和“控”的方法限制人口增加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总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文理念”,会加大“北京人”与“外地人”的心理隔阂,这是北京最不应该有的“首善之区”形象。因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应该调整聚焦点,把从“人口管控”向城市自身规划和建设结构转移。
另外,与世界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的城市规模、人口数量都不是最大的,交通干路、支路从数量到质量总体上也是很好的,道路宽度也堪称世界一流。为什么别人没这么拥堵,我们却成为“首堵”呢?这要从自身找原因。认真观察会发现,北京的城市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建筑密度大,周边没有足够的停车位,“微循环”不畅,车辆不能被有效分散疏解。因此,解决矛盾要采取有力措施对城市进行全面改造,疏通“微循环”,挖掘街巷和建筑周边的停车资源,把“路侧”停车转移到被围墙、栅栏、绿地挤占的空间内,让道路更好地发挥“交通”功能而不是停车功能。
(一)拆除围墙和违法建设
围墙、栅栏、隔离障占据城市大量公共用地,使本来可以公共享用的空间成为集团、单位私有,不仅使城市更加凌乱拥挤,“微循环”不畅,也是滋生违法建设的土壤,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障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应该下决心彻底拆除围墙、栅栏及其内部的违章建设,“还地于民”,有效拓展城市可利用空间,让每座建筑之间连通起来,形成如人体毛细血管一样完整密布的“微循环”系统,这座古老的城市肌体就会充满活力,再对原来只供内部使用的空间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吸收路边停放的车辆进入这些空间,使道路更加开阔、通达,拥堵的道路会有一个明显的改观。如果再结合环境治理、改造,“开放式、一体化、平坦无障碍”的街区和道路建设,就更能彰显北京新貌,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到环境优美怡人、交通便捷顺畅的全新的北京生活。
(二)改变绿化方式
绿化是一个城市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良好的城市绿化除了追求面积和品质外,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社会需要。
1992年,国务院在《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中提出,“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北京的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运行和人们生活最突出的矛盾,涉及生活在此的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道路两侧的绿化更要充分考虑以满足交通需要为主,遵循“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