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 我来答
进击的宋苗同学
2023-02-26 · TA获得超过28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0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9.3万
展开全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一、【哲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1、哲学的理解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对社会的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二、 辩证唯物论(第四课、第五课) ( 原理+方法论)

  1、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起到阻碍的作用。

  其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即反对从主观出发,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

  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②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为什么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四、 唯物辩证法(第六、七、八、九课)

  (一)联系的观点

  1、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性原理。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原理:

  区别:

  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

  ①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③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的思想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的观点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创新

  2、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就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即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

  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3、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三)矛盾的观点

  1、矛盾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即用全面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

  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即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补充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对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统一:二者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的秩序(特殊——普遍——特殊)

  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补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主流,不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8、矛盾观(6 个原理 )

  矛盾分析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或者加上 坚持全面观点看问题)

  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和根本分歧点

  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归、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0、辩证的否定观

  原理内容: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方法论:

  ①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1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破旧立新)

  12、创新对社会的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五、社会历史观(第十一课)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2、两对矛盾和两个规律

  两对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和反作用)

  两个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六)价值观(第十二课)

  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内容: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世界观则起阻碍作用

  所以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标准:客观依据: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主观依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地位、需要、认识角度、立场、阶级性等

  3、人生价值观

  (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奉献,即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索取,即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 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为社会、为人民奉献了什么。

  (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首先必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一是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三是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