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什么好处吗?

 我来答
雪狐SNOWFOX

2023-03-25 · TA获得超过5.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28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79.6万
展开全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为妇孺皆知的谚语,是人们对读书人投来的最高致敬,也是读书人自我陶醉的最好借口。
读书这个词汇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它在古代经典著作里频繁出现过,出现最早的是在西汉文学家戴圣所著的《礼记》中,在《礼记·文王世子》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
古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生产中,对读书的意义已经有了明确认识和深刻理解,认为读书是学习知识文化的不二法门,并且规定,冬天是适合读书的季节。
古人为什么认为冬季适合读书?依我之见,原因有两个,一是冬季是农闲时节,人们有大量时间可供读书,二是冬季气候寒冷,在寒冷气候的刺激下,人的头脑和思维往往比较清晰,读书效果会更好。
关于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名人,从不同角度都有深刻的见解。

孔子拜见老子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在北宋大文豪苏轼眼里,春秋晚期的大圣人孔子之所以学富五车,受人景仰,是因为他的学问是用时间从一本本书籍里兑换来的。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是清代初年著名文学家涨潮在自己著作《幽梦影》里的名句,在他眼里,不同的人生阶段,读书的作用、目的和心境完全不同,但读书完全可以增长智慧和丰富人生阅历,这是毋庸置疑的。
“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现代大文豪鲁迅对读书的理解一针见血,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掌握了多么丰富的学识,而是要学以致用,为个人生活服务。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现代大作家梁实秋认为,什么时候开始读书都不算晚,学到老活到老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郭沫若《中国史稿》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以辩证法阐述了读书的意义,书还是那本书,有心之人去阅读,可以读到一番风景,而无心之人读它,很容易变成书呆子。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在20岁左右时说出的名言,激励了许多学子,在他眼里,读书和学习肩负着一个民族崛起的希望。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西方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把书籍看作是人类精神世界里不可或缺的营养品,是引领人类走向光明、智慧和自由的向导。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同样很看重优秀书籍的积极作用,在他眼里,接触好书,总能让人受益匪浅,胜过自己误打误撞千万倍。

文学名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眼里,书籍是文明的象征,是精神财富的圣殿,要靠近那座圣殿,拾级而上,方可把人生美景尽收眼底。
“和书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在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眼里,书籍是良师益友,是雪中送炭的好朋友,总能安抚心灵,带给人们许多精神力量。
世界上的书籍有千千万,读者同样有千千万,面对同一本书,不同身份的读者,他们中不仅有学生,白领,工人,农民,商人等普通读者,还有诸如编辑、作家、艺术家、评论家等专业读者,各人阅读目的完全不一样,各有各的价值取向。
人类究竟为什么要读书?要从书中获取哪些目的?若详细归纳下来,面对五花八门的读者,他们读书的动机殊途同归,少不了下边的五项,总想通过读书获得一项或数项目的。

读书

第一种,完善自我境界,提升个人修养,更能利国利民。
对个人来说,读书可能让一个人在短时期内富裕不了,但读书所带来的长远利好是显而易见的,读书可以让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国民修养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这方面,以色列和匈牙利两个国家,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以色列仅仅只有860余万人口,却创造了两个世界之最,一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国家。二是全球人均读书量最多的国家。以色列人太热爱读书了,人均每年读书达到68本,在全球遥遥领先。
到目前为止,以色列总共诞生了8名诺贝尔奖得主,平均100万人里边就能产生一名诺奖得主。他们首次获奖是在1966年,著名小说家撒母尔·约瑟夫·阿格农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最近一次则是在2005年,由经济学家罗伯特·约翰·奥曼,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看出,他们平均5年左右可以染指一次诺奖,这个成就相当惊人。

读书

人口将近1000万的匈牙利,比起以色列,有过之而不及。匈牙利同样创造了两个世界纪录,一是全球人均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二是全球读书第三多国家,人均每年读书量达到30本,日本为第二,人均每年40本左右。
匈牙利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世纪,匈牙利诞生了两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巨匠,一位是有“钢琴之王”美誉的李斯特,一位是有匈牙利民族绘画领袖之称的米哈伊·蒙卡奇,他们横空出世后,让欧洲人再也不敢小瞧这个国家。
到现当代,匈牙利发扬了他们优良的文化传统,摘获诺贝尔奖如探囊取物,在100余年的诺贝尔奖历史上,他们共诞生了14名诺奖得主,平均70万人就能摘取一个诺奖,这是世界上许多文化强国和大国望尘莫及的成就。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读书从微观层面来说,是提升个人修养的最好方式,但从宏观层面来说,是利国利民的康庄大道。

鲁迅全集

第二种,认识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人性。
优秀作家往往是时代的记录者,一个时代的世态百相,在优秀作家笔下,总会显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籍是展现社会和人性的一扇窗口,是作家把自己的才情和思想融入文字中,以感同身受的细节,引导读者如何去认识一个时代的真相。
当读者有所领悟,那么,就真正进入了与作家隔空对话的境界。
wo艾晓婉
高能答主

2023-03-20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53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2万
展开全部
读书和学习实在不要带着太强的目的性,不了解的未知的其实都应该去主动了解,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都觉得自己大学学的东西没有用,几乎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起,前期甚至还不如学历比他低的人,让人不禁想起读书无用论再一次盛行,读书上大学真的没有用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过书的人一直以来是被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大学生也自然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一旦考上好大学意味着会有一个好的工作,人变得很有知识无所不知,走上人生巅峰指日可待,读书目的明确就是为了高考,实际上是一种狭义的理解。

读书不一定在学校读书不是只读教科书,大学生缺少了社会的实践,现在大学教育仿佛像一个封闭的圈子一样,教的东西与社会脱节严重。

很多领导最害怕带的就是大学生,宁愿找一些有社会经验的,还有就是各个大学之间差距很大,包括同样是985,211院校也有差距,抱着功利的心态去学习终究很片面,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学问都需要去了解,上大学只是一个途径而已,不要夸大他的作用也不要无视他,很多高中生别人问他有什么理想,只说了一句话考个好的大学,每每看到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心里感动学生们努力拼搏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悲哀对读书畸形的一种理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