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忠臣不负二事的郑成功为何与父绝交?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纵观郑成功家族的历史,是一部大明朝灭亡、大清朝兴盛的历史的缩影。研究郑成功家族的历史,不仅可以让后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传奇一生,也可以为血泪史提供丰富的史料。郑成功家庭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
郑成功的父亲郑志龙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他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欧化的先驱。早在澳门,他就学会了荷兰语,为了与荷兰人做生意的方便而皈依天主教,这在当代中国人中是不可想象的。第一,郑之龙在海上经商,但是明末海贼猖獗,朝廷无力围剿,郑之龙的商船经常遭到海贼的袭击,所以他干脆落草为寇,与其他海贼合谋合并,成为南洋有名的海贼。同时,郑之龙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与盘踞在台湾省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做生意,进行竞争,控制东西方的贸易通道,取得制海权。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中有记载,可见郑之龙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
可惜郑志龙天生就是投机者。在吴明清兴之际,他选择投降清朝,举家北上,与郑成功决裂。后来都被清廷杀了,北京的郑氏家族无一幸免。
郑成功退休后不久就病逝了。后来他的孙子郑克双向清廷投降,郑氏家族被杀。但最近经日本学者考证,郑的后人仍然健在。原来,郑克双投降清朝时,明朝宗室宁景王闻讯,写下“风作竹声”四个字,交给好友郑宽,要他速速出逃。于是郑宽和二儿子逃往北方,永远隐姓埋名。
现在郑老人已经去世,他的儿子郑守让,郑氏第九代,——,已经90多岁了。他是台湾省著名的鱼类专家。他曾经是日本木村崇教授的老师,木村崇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者,只收过三个学生。郑氏家族的始祖郑成功出生在日本,郑氏家族的后代与日本天皇成为同学,不能不让人惊叹历史的巧合。
众所周知,民族英雄郑成功一生抗击清朝复明,又抗击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省,功勋卓著。然而,郑成功一生中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耻辱,那就是与父亲郑志龙的决裂。
郑成功的父亲郑志龙,海盗出身,所以是个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者。郑志龙有很好的商业头脑。早年在海上经商,从事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然而,由于他从商业中获取资金的速度太慢,他干脆成了一名海盗。趁着明末朝廷腐败,无暇顾及东南沿海的海防,劫掠商船,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慢慢在东南沿海声名大噪。郑成功是一个出生在日本的外国人,他的母亲是日本人,但郑成功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也就是大明的臣民。
郑成功七岁时,郑之龙接受大明朝廷的圣旨,向大明投降。郑成功回到家乡福建泉州求学,开始接受传统儒家教育。有一次,郑之龙带着郑成功去见住在福建的南明皇帝隆庆。第一眼看到他,皇帝就很欣赏他,给了他“成功”这个名字。他希望北上抗清收复山河的重担落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希望一举成功。然而此时掌握兵权的父亲郑之龙并不想北伐。他认为大明的运气不错
相比其父郑志龙的逐利和对财富的贪婪,从小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的郑成功完全不能接受。他认为忠臣无二主。他既然归顺了大明,怎么可能效忠其他民族?更何况,俗话说“你不是我的种族,你的心就不一样了。”一个大汉人民怎么可能效忠满清朝廷?郑成功多次写信向他的父亲投降,敦促他看清形势,回头。可惜郑志龙根本不听。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根本没有立场。在他眼里,什么民族大义远不如珍宝来得真实。他不仅拒绝了郑成功的劝说,还带着全家去了北方,完全像清朝。郑成功成了一个不合群的人,与父亲彻底决裂。
清朝政府知道郑成功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有将军的才能。他多次试图用高级官员来拉拢他,但郑成功仍然不为所动,并坚持抵抗清朝。后来,清政府要求郑之龙和郑成功的弟弟写信给他,让他交出郑成功。郑成功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这一生注定与他的父亲和家庭不同。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郑成功忍痛发表了与父亲断绝关系的声明,毅然走上了反清的道路。清政府对他恨之入骨,不仅杀害了投降的郑志龙和郑志龙一家,还在攻打郑成功的家乡福建泉州时强奸了他的日裔母亲,导致郑成功的母亲自杀。郑成功剖开母亲的尸体,清洗她的肠子,表明她的生活是干净的,不受屈辱的,这表明了她反抗清朝的坚定决心。
从那以后,郑成功带领军队抗击清朝。尽管屡战屡败,但他从未放弃,从未放弃。后来在清军的围攻下,内地没有他的立足之地。郑成功的军队被严重削弱,只剩下残兵败将。选什么课程?郑成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经过深思熟虑,郑成功决定渡海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省,作为反清复明的反攻基地,经营台湾省。他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台湾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为民族英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