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采取哪些措施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采取哪些措施如下:
1,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2,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4,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5,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为什么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持续发力,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着力点。
一是在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对国家出台的统一民生政策做到应保尽保。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对教育、养老、医疗、低保和住房保障等民生事项,按支出责任予以足额保障。
二是完善民生领域制度。建立民生资金直达的长效机制,确保资金精准直达受益对象。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索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先行在教育、医保领域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
三是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性。既要主动作为,加快补民生短板,又要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防止脱离实际、寅吃卯粮。严禁实施超出规划和财力的项目。
四是加大监督力度,对民生政策落实不到位或不可持续的,要督促及时纠正。对截留挪用、套取民生资金的要严肃查处问责。

2024-09-2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