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胆结石 20

我妈年轻的时候患有胆结石,肚子疼,也不是经常发作。不过最近几年肚子经常疼,每次一疼就呕吐。这次到上海医院去看病,医生跟她说的很严重,快要到那个了...我真的很害怕,有谁能... 我妈年轻的时候患有胆结石,肚子疼,也不是经常发作。不过最近几年肚子经常疼,每次一疼就呕吐。这次到上海医院去看病,医生跟她说的很严重,快要到那个了...我真的很害怕,有谁能帮帮我有什么办法,比如如何治疗等,感激不尽! 展开
 我来答
维名所止
2007-07-25 · 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231
采纳率:53%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从我国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8%,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
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结石)。
胆道是胆汁生成、储存、排送入肠的通道,胆道是人体解剖结构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不仅胆道本身,而且与之邻近的血管也均有众多的变异。
胆囊是含有平滑肌及弹力纤维的囊性器官,它具有储存胆汁,分泌、吸收胆汁成分及通过收缩运动向肠内驱送胆汁的作用。胆囊形似梨状,宽约3~5cm,长约7~10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部压力可达4kpa。
胆囊的收缩有三种形式:节律性收缩,每分钟出现2~6次;张力性收缩,由进食或其它排胆刺激引起;蠕动性收缩,发生于胆囊颈部及胆囊管,犹如括约肌样运动。三种形式交替作用,使胆囊内的胆汁间歇地排出。
胆囊可将肝胆汁浓缩5~10倍,浓缩时,90%的水及部分电解质被重吸收。
胆汁由肝脏及胆管持续生成。胆汁是机体的一种极重要的体液,每日的生理分泌量约800~1000ml,也即每小时约30~40 ml的生成量。胆汁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还是体内许多代谢产物的内外源性有害物资的排泄途径。通常肝胆汁色浅、稀薄、偏碱;胆囊胆汁色深、粘稠、相对偏酸。胆汁的主要成分为水,其主要溶质除了与血浆成分相似的电解质、蛋白质外,还有大量经肝脏生物转化等处理后的经胆排泄物,其中有些是被扬弃的代谢尾产物或有害物质。胆汁成分甚为复杂,临床上受到重视的溶质有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胆汁中的各种电解质和酶(如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肽酶等)。
胆汁的流动取决于胆汁分泌率、胆囊和胆道括约肌以及十二指肠第二段的舒缩状态,其流向依存于管腔各处的压力梯度,其流速则与驱动压成正比,与阻力成反比。胆汁的分泌率受生活习性及肝脏功能状态影响,依不同的种属而异,如食草动物一般高于杂食动物。
胆结石成因及过程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胆结石患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好发于女性。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1,而七十岁以后则下降到2:1。怀孕、肥胖、西化的饮食、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另外,人种因素亦与发病相关,如美国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过75%,是全球胆石最高发的人群。
1983~1985年对我国26个省市11342例胆石患者调查显示,胆石的分布、类型与地域、饮食、职业、感染相关。在饮食习惯中,凡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其中任何一类吃得多者,其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高,而普通饮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则胆管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增高。城市胆管结石:胆道结石约为3~5:1,农村为15:1。职业中职员胆囊结石接近70%,胆管为20%;工人中胆囊结石接近60%,胆管为30%;农民中胆囊结石仅25%,胆管占65%。胆固醇结石73%在胆囊,17%在肝内外胆管;胆色素结石62%在肝内外胆管,27%在�摇T诿拦��加?0%~20%的男子和20%~40%的女子患胆石症,后者每年造成约10000人死亡。因与胆石有关的疾病而每年都有50多万人的胆囊被切除,其费用超过60亿美元。
造成胆结石"重女轻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喜静少动。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淤滞,促发结石形成。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
2.体质肥胖。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体发福,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岁以上体胖女性,是胆结石最高发人群,此时,女性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
3.不吃早餐。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4.多次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而多产妇女发病率则更高。
5.餐后零食。现在我国很多家庭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边看电视。这种餐后坐着吃零食的习惯可能是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6.肝硬化者。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7.遗传因素。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产生。美国西南部的当地美国人患胆固醇胆石症的危险性很大(>80%),这一点似乎包含一种遗传因素。
胆结石可能会癌变
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胆管内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可沿着胆管树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病高峰年龄在60-65岁,主要表现为黄疸、偶尔伴有疼痛和体重丢失。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华枝睾吸虫、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与胆囊炎相似,常常在胆囊切除时偶然发现,90%胆囊癌是腺癌。一年生存率仅14%。
80%~90%胆囊癌伴胆石,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大多与胆结石的相同。美洲土著的一些人群有遗传倾向,他们在较年轻时发生胆结石的频率就很高,胆囊癌在他们当中的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5-10倍。胆结石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有关。胆囊癌尤其与大结石(直径>3cm)或有慢性炎症的胆囊壁的钙化(瓷胆囊)有关,这些发现因此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胆囊切除术的指征,即使是无症状的患者也可行胆囊切除术。然而、由于胆囊腺癌在胆结石病人中的发生率小于l/1000,因此目前对胆囊癌的预防在大多数患有无症状胆石的病人不被看作是胆囊切除的指征。
胆结石的预防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
胆石症的检查和诊断
1. 超声检查
2. 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
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4.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5.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6. 超声内镜(EUS)
7. 核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
8. 螺旋CT胆管成像
9. 放射性核素扫描
胆结石的治疗
(一)胆结石的非手术疗法
1.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
2.接触溶石(经PTC注入辛酸甘油单酯等药物溶石)
3.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ESWL)
4.体内接触碎石(经胆道镜置入液电碎石机、激光等能源接触碎石)
5.经内镜微创手术取石碎石
6.中医药溶石碎石促排石
(二)胆结石的手术疗法
1.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取石
2.开腹探查胆管取石
3.腹腔镜微小切口切除胆囊
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
胆结石的成因及防治
胆结石的分类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从我国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8%,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
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结石)。
胆道是胆汁生成、储存、排送入肠的通道,胆道是人体解剖结构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不仅胆道本身,而且与之邻近的血管也均有众多的变异。
胆囊是含有平滑肌及弹力纤维的囊性器官,它具有储存胆汁,分泌、吸收胆汁成分及通过收缩运动向肠内驱送胆汁的作用。胆囊形似梨状,宽约3~5cm,长约7~10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部压力可达4kpa。
胆囊的收缩有三种形式:节律性收缩,每分钟出现2~6次;张力性收缩,由进食或其它排胆刺激引起;蠕动性收缩,发生于胆囊颈部及胆囊管,犹如括约肌样运动。三种形式交替作用,使胆囊内的胆汁间歇地排出。
胆囊可将肝胆汁浓缩5~10倍,浓缩时,90%的水及部分电解质被重吸收。
胆汁由肝脏及胆管持续生成。胆汁是机体的一种极重要的体液,每日的生理分泌量约800~1000ml,也即每小时约30~40 ml的生成量。胆汁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还是体内许多代谢产物的内外源性有害物资的排泄途径。通常肝胆汁色浅、稀薄、偏碱;胆囊胆汁色深、粘稠、相对偏酸。胆汁的主要成分为水,其主要溶质除了与血浆成分相似的电解质、蛋白质外,还有大量经肝脏生物转化等处理后的经胆排泄物,其中有些是被扬弃的代谢尾产物或有害物质。胆汁成分甚为复杂,临床上受到重视的溶质有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胆汁中的各种电解质和酶(如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肽酶等)。
胆汁的流动取决于胆汁分泌率、胆囊和胆道括约肌以及十二指肠第二段的舒缩状态,其流向依存于管腔各处的压力梯度,其流速则与驱动压成正比,与阻力成反比。胆汁的分泌率受生活习性及肝脏功能状态影响,依不同的种属而异,如食草动物一般高于杂食动物。
胆结石成因及过程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胆结石患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好发于女性。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1,而七十岁以后则下降到2:1。怀孕、肥胖、西化的饮食、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另外,人种因素亦与发病相关,如美国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过75%,是全球胆石最高发的人群。
1983~1985年对我国26个省市11342例胆石患者调查显示,胆石的分布、类型与地域、饮食、职业、感染相关。在饮食习惯中,凡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其中任何一类吃得多者,其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高,而普通饮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则胆管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增高。城市胆管结石:胆道结石约为3~5:1,农村为15:1。职业中职员胆囊结石接近70%,胆管为20%;工人中胆囊结石接近60%,胆管为30%;农民中胆囊结石仅25%,胆管占65%。胆固醇结石73%在胆囊,17%在肝内外胆管;胆色素结石62%在肝内外胆管,27%在�摇T诿拦��加?0%~20%的男子和20%~40%的女子患胆石症,后者每年造成约10000人死亡。因与胆石有关的疾病而每年都有50多万人的胆囊被切除,其费用超过60亿美元。
造成胆结石"重女轻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喜静少动。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淤滞,促发结石形成。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
2.体质肥胖。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体发福,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岁以上体胖女性,是胆结石最高发人群,此时,女性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
3.不吃早餐。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4.多次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而多产妇女发病率则更高。
5.餐后零食。现在我国很多家庭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边看电视。这种餐后坐着吃零食的习惯可能是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6.肝硬化者。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7.遗传因素。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产生。美国西南部的当地美国人患胆固醇胆石症的危险性很大(>80%),这一点似乎包含一种遗传因素。
胆结石可能会癌变
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胆管内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可沿着胆管树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病高峰年龄在60-65岁,主要表现为黄疸、偶尔伴有疼痛和体重丢失。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华枝睾吸虫、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与胆囊炎相似,常常在胆囊切除时偶然发现,90%胆囊癌是腺癌。一年生存率仅14%。
80%~90%胆囊癌伴胆石,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大多与胆结石的相同。美洲土著的一些人群有遗传倾向,他们在较年轻时发生胆结石的频率就很高,胆囊癌在他们当中的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5-10倍。胆结石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有关。胆囊癌尤其与大结石(直径>3cm)或有慢性炎症的胆囊壁的钙化(瓷胆囊)有关,这些发现因此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胆囊切除术的指征,即使是无症状的患者也可行胆囊切除术。然而、由于胆囊腺癌在胆结石病人中的发生率小于l/1000,因此目前对胆囊癌的预防在大多数患有无症状胆石的病人不被看作是胆囊切除的指征。
胆结石的预防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
胆石症的检查和诊断
1. 超声检查
2. 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
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4.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5.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6. 超声内镜(EUS)
7. 核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
8. 螺旋CT胆管成像
9. 放射性核素扫描
胆结石的治疗
(一)胆结石的非手术疗法
1.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
2.接触溶石(经PTC注入辛酸甘油单酯等药物溶石)
3.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ESWL)
4.体内接触碎石(经胆道镜置入液电碎石机、激光等能源接触碎石)
5.经内镜微创手术取石碎石
6.中医药溶石碎石促排石
(二)胆结石的手术疗法
1.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取石
2.开腹探查胆管取石
3.腹腔镜微小切口切除胆囊
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
(三)药物治疗
1:药物排石
处方:茵陈、青皮各50克,金钱草、郁金各30克。槟榔20克,大黄、香附、延胡、砂仁、鸡内金各15克,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服6天间歇1天。20剂为1疗程。
疗效:用药1-2疗程,有效率86.8%
2:处方:海金沙、满天星各30克,大枣10枚
用法:煎水代茶饮,日饮数次。
疗效:用药5剂症状减轻,1个月可愈。
宇宙大爆炸2号
2007-07-25 · TA获得超过50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胆结石的治疗与预防

卵磷脂胶囊,胆结石的“消化军”:分解吸收胆固醇,液化胆汁中的胆固醇,防止并化解胆结石。

胆结石的治疗与预防可藉由药物(溶解结石)、外科手术(取出结石)或饮食疗法(控制胆结石的形成)及最新的超音波震荡法除去结石。

基本上,若无自觉症状,对健康并无大碍,应不需考虑手术治疗,但若发生合并症或情况严重时。就应切除胆囊以免危及生命。

国人吃得愈来愈好,使得胆结石得以轻易缠身而不自觉。国人应注意平日的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摄取,并保持体重。更重要的是要做定期健康检查。胆囊X光摄影是诊断胆结石最有用的方法,目前腹部超音波检查是最常用而又无痛的方法,利用音波的回声反射来测定有否结石,以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由于胆结石和体质及饮食息息相关,若您自觉是罹患的高危险群或西化饮食的爱好者。一旦出现症状时,都必须提高警觉。 胆结石的日常对应之道 勤作日常生活型态的自我检讨,是健康的第一步。

请注意以下的生活规范:

1. 维持理想体重。
2. 保持运动的习惯。
3. 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定时定量。
4. 绝对禁止暴饮暴食。
5. 避免长时间以坐姿从事工作。
6. 避免过于疲劳。
7. 不可穿著束紧胸腹的紧身衣物。
8. 若有便秘症状,须积极治疗。

胆结石的饮食疗法

1. 多摄取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完全谷物等。
2. 限制胆固醇的摄取量。绝对不吃内脏、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3. 多补充维生素K,如:菠菜、花椰菜等都有丰富含量。
4. 禁食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马铃薯、甘薯、豆类、洋葱、萝卜、汽水饮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等。
5. 牛奶只限于饮用脱脂奶。
6.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黄绿色蔬菜。
7. 烹调食物少用煎、炸,多采煮、炖、清蒸的方式。
8. 禁食脂肪含量多的高汤及美乃滋。
9. 口味尽量清淡,调味料应有所节制。
10. 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

======================
胆囊结石口服药溶石治疗
1937年,Newurdge首次用口服混合胆汁酸的方法成功
治疗2例胆结石的病人,开创了口服药物溶石的先例.而此
种疗法的真正建立是在20世纪70年代.1971年Thlstle等
人研究发现口服鹅脱氧胆酸(CDCA)可以降低胆石病人胆汁
胆固醇的饱和度.后来日本人Sugata发现熊去氧胆酸(UD2
CA)的溶石效果不亚于CDCA的溶石效果,且副作用小,因
而很快在全世界得以应用.1979年,Bell和Doran使用薄荷
醇,薄荷酮等环状单帖合剂治疗CS病人,得到了良好的疗
效,此后许多国家开展了对其溶石机理及溶石效果的大量研
究.研究表明,单纯服用CDCA的临床效果不够满意, CD2
CA在肠道细菌作用下造成的肝胆酸有肝毒性,长期服用
3 %CDCA有潜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代谢变化(3).
目前口服溶石治疗尚不理想,原因有:口服溶石疗程长,
费用高,疗效不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中毒反应,且
复发率较高.
3.灌注入药物溶石治疗
早在1891年Walker就用乙醚进行了人体内溶石,但由
于乙醚沸点低于体温,进入人体后汽化而产生高压使治疗患
者产生剧烈腹痛而未被广泛接受.近年来由于影像技术在
医学领域飞速发展,使得胆囊和胆管经皮置管更加可行,结
石的定性,定位更加准确,为注入药物溶石提供了必要的前
提条件.根据胆结石的种类不同,注入药物溶石治疗可分
为:
(1)胆固醇结石的溶石治疗 Hofann小组于1979年发
现单辛脂(Mo)为一种好的胆固醇溶解剂,对胆固醇的溶解
度为12g/ 100ml ,它是一种半合成的植物油,进入肠道后被
分解为甘油和辛酸,动物试验表明后者的毒性表现在局部的
刺激作用,能造成胆囊和胆管及胃肠粘膜轻度或重度炎症,
粘膜溃疡等(4).1980年Mayo等人首先将Mo用于人体溶
石治疗获得成功,之后许多胆结石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临床结果显示,Mo的治疗经验为:必须是CS ,且无
钙化,胆管内胆汁尽量吸尽,药物循环灌注增加搅拌;但疗效
一般且有并发症.
(2)胆色素类结石的溶石治疗 由于胆色素结石具有聚
体络合物的结构特点,目前尚无较好的溶解剂,用于临床和
试验研究的多为钙离子络合剂.其中主要有依地酸钠(Na
- ED TA),六偏磷酸钠(Na - HM P)和艹宜烯(D - Llmonene)D
- L ,近几年来胆结石的溶石治疗尚无新的报道,前景有待
于发现一种新的溶剂,需能溶解各种性质的结石又无大的副
作用.
4.胆结石的中药治疗
近年来中药治疗胆结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药治疗
胆结石是以疏肝利胆,消溶结石,行气止痛为主.王玲(5)采
用内外兼治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方药由柴胡,虎杖,威灵
仙,枳壳,鸡内金各15g ,郁金,生大黄,厚朴各9g ,金钱草,芦
根各30g.每日1剂,重症日2剂.结果,98例治愈28例
=====================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

以右上腹不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胆结石症,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由于对结石形成和存在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常分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结石,这些部位的结石常与胆道感染同时存在,并互为因果,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重要的是通过临床诊断和物理检查充分了解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确定胆石存在的部位、大小及数量,而后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临床上治疗胆石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胆囊,取出结石,另一种是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对症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溶石等疗法,两种疗法各有利弊。  

手术疗法是治疗胆石症的重要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当胆石症患者临床上出现严重的梗阻、感染和黄疸,发生中毒性休克及肝脏并发症,或是胆道梗阻,感染长期反复发作,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另外,有些病人胆囊结石较大,症状发作频繁,或是胆管因结石反复感染,怀疑肝脏损害时,治疗原则是尽早手术清除结石,切除病变的胆囊。  

非手术治疗的手段很多,诸如中药、针灸、口服溶石药物,体外震波碎石等等,以金钱草、茵陈、大黄等中药组成的排石汤及通过耳针刺激胆汁分泌和调整胆道的舒缩活动,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排石效果,但这种方法还不能使多数病人排净结石,如果结石较大,质地坚硬,排出就很困难,在胆囊内的结石由于胆囊管纤细,排石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临床医生认为胆管结石直径大于1.5厘米,胆囊结石大于0.5厘米,一般不适合非手术治疗。  

关于服药溶化结石的疗法国内外不少学者正深入研究,国外曾用口服熊去氧胆酸,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溶解胆固醇结石的效果,因此这种药物曾名噪一时,但从临床观测其效果来看,该药服用周期长,副作用明显,有腹泻、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而且临床治疗有效率仅20%左右,因此,就目前而言,溶石疗法还缺乏理想的药物。

祝你妈妈早日康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