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反思怎么写?????

 我来答
嘻哈少年life
2012-12-07 · TA获得超过28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5万
展开全部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信息多渠道、多元化的不断变化,面对新的形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出现了新问题,绝大多数家庭比较富裕,优越的条件造成一些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随便乱花钱吃零食,挑吃挑穿,偷懒怕累不节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希望强烈,为保证学生学习,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惯。因此,造成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不能适应生活的节奏,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而形成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有的小学生以奢为荣、以侈为乐,形成了当今学生的畸形消费。
面对养成教育的新问题,沿用过去的传统教育方法,难以解决传授知识和学生品德养成之间的矛盾,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学以来我对学生进行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实践和探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基本准则。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中,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学生在活动中吸取知识,升华情感,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
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地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形成的,是“知、情、意、行”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助进的过程。养成教育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及特点,按照全面性、可行性、适用性、循序渐进性、差异性的原则因人施教,针对学生现状提出要求。如针对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气,让学生懂得勤劳俭朴是一种美德;组织趣味劳动,使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保持个人卫生,自己收拾书包和房间,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重复出现的过程。因此,我结合社会,学校、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以学生的爱好和特点开展“比节约”、“比纪律”、“比记《规范》”、“比劳动”等有意义的活动活动。结合班级实际让学生收集资料, “讲一讲”, “说一说”勤劳俭朴的故事。主题班会进行“节约水和电”的辩论会,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宣传各种优良品质的意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学生捐款献爱心,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让学生从实际观察中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画面。通过“手拉手”让学生与学生对话了解农村生活的艰辛,看到自己生活的幸福,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和社区互动,老师和家长互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总之,新时期的养成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既要教育学生做勤劳、孝顺、忍让、感恩等传统美德的人,又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效益与竞争、开放与创新、民主与法制等观念的现代人
天使U旋律
2011-09-08 · TA获得超过12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2万
展开全部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依据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改一下 pp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099028118
2011-09-09 · TA获得超过19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6万
展开全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首要教育任务;接受养成教育,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日常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小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必修的课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