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到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请问如何利用勾股定理算出?怎么列方程?这个水池的深度指?
展开
展开全部
解:水池中央距离池边为5尺,而芦苇高出水面1尺
设:设水深是X
利用勾股定理得:
5²+x²=(x+1)²
25+x²=(x+1)²
x=12
x+1=13
答:水深12尺,芦苇13尺。
解析如图题4所示:
扩展资料:
在解答这道题过程中用到了勾股定理,定义如下:
在平面上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 和
,斜边长度是
,那么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
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中的一个特例。
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并且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所以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也有人称商高定理。
展开全部
水池中央距离池边为5尺,而芦苇高出水面1尺,设芦苇长是X,则(X-1)*2+5*2=X*2,算出来得到X=13,那么水深就是12,看我算的这么辛苦,给加分呗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请问水池中央距离池边为5尺是怎么来的?
追答
你不是边长10尺么?芦苇在水中央,10除以2是多少?再不懂你画个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解:
水池中央距离池边为5尺,而芦苇高出水面1尺
设:设水深是X
5²+x²=(x+1)²
25+x²=(x+1)²
x=12
x+1=13
答:水深12尺
水池中央距离池边为5尺,而芦苇高出水面1尺
设:设水深是X
5²+x²=(x+1)²
25+x²=(x+1)²
x=12
x+1=13
答:水深12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