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宪章对中国城市规划有哪些影响?急!!!请高手简述,能给个大致的提纲也行!

 我来答
lazbyc
2011-09-12 · TA获得超过843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03万
展开全部
史上最为著名的,对于现在城市规划设计影响最大的关于城市形态的论述莫过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霍华德在提出著名的三种磁力的图解时指出,建设理想的城市应该具有城乡二者的优点,使得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力那样相互吸引,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过度发展后疏散的思想。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生命力,为以后许多的城市设计师所采纳和遵循。
  此外,规划史上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宪章《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也对于城市的发展形态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雅典宪章》中强调的明确的功能分区为今后的城市集中主义等思想打下了基础,而《马丘比丘宪章》中强调的城市的有机融合也为人们所赞同。
  今天,我们再预测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时候,这些思想都能给我们以很好的参考价值,而我们提出的新的模式也应该是建立在对于这些理论的借鉴和完善的基础之上的。
  现代大部分的城市发展模式还是遵循了《雅典宪章》中关于城市规划和发展是要处理好工作,游憩,交通,居住四项基本功能的观点,城市的各个功能分区明确。鉴于交通技术的突飞猛进,不少人认为,地域上的距离不会使得各个功能区块间产生隔阂,可以通过高速公路,铁路来彼此衔接各个区块。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不少城市将城市中的教育功能分散到城市的周围,形成城市中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很多城市根据《雅典宪章》中关于居住区应当占据城市中最好的地段的观点,将居住功能分散到城市城市的郊区,风景区,并且大力投资建设别墅区以提高居住质量。
  究竟这些做法正确与否,现状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教育区块和城市其它区块的衔接不紧密使得教育的辐射功能遭到了下降;区块从原有的地区分离,但两者的联系不能中断,这就势必会促使交通成本的巨大提高,现在许多高教园区交通设施的建设是一种高投入的被动的建设。公共交通的无法跟上更是导致了教育区中人流的出行难,杭州的下沙高教园区每逢节假日和学期结束时拥挤不堪的公交车和连绵百米的等车队伍就是对此很好的诠释;区块的分离导致原来在城市内部的可以为其提供服务的配套设施(往往与其他的功能区块合用)不得不进行重复建设,但现状往往是这种建设根本没有跟上,如杭州另外一个高教园区小和山高教园区中的学生,要买本参考书,不得不坐近一个小时的汽车回到本部附近的书店去购买。至于居住,功能分区导致的后果更为严重,居住区和工作区(往往是商业和工业区)的分离导致的交通成本的提高使得工薪阶层的家庭根本没法享受到规划者所认为的最为适合居住的场所,而市区虚高的房价更是使得广大老百姓无所适从
  以上这些,都是现代的城市模式对与每一个市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而现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对于整个城市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现代的城市规划,是受泰罗制(TAYLORISM)和福特主义(FORDISM),规模经济的深刻影响,将简化城市功能和城市功能复合作为规划的基本原理。而这些思想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城市的功能单一,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区域,无不充斥着等级制度。如许多单一功能的城市往往成为了某区域简单的原料提供地,而无法成为融入区域的环境,由于等级制度,这些城市往往无法得到与大城市相同的发展机会。这些城市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些依靠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资源城市,它们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资源的开采出口。经过长期的、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和加工,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等问题是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一个共性特征。这个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进行招商引资、引智、发展接续产业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准的巨大障碍。
  缺乏肌理的城市功能分区,简化城市的功能,这些在现代城市中有意或无意的被广为采用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其不利的一面,我们必须要寻求一种适合人们生存的,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城市模式和形态。
理想城市模式——多功能城市的定义及特征
那何为真正适合人类生存的城市模式?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对于城市中的资源,市民的使用权利和机会是均等的。城市设计和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应当考虑到所有人的利益。现在有些城市设计和规划追求的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可在具体实施时顾及了极少部分人的利益。比如在郊区建设的大批别墅居住区仅仅是让富人消费的,而使得这些住宅所占据的美好的城市景观无法为广大中低收入的人们所使用,显然,这是不公平的。城市功能要满足富翁们的需要,也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城市的各个部分要有很好的可达性。美国著名的城市问题研究者杜安尼(DUANNY)指出,现代城市规划中将土地利用性质严格分开,每类土地占据一个完全的地区,后果之一就是不方便。两类性质用地之间的距离太远而行走不变,使得人们被迫依赖汽车,这就使得郊区的老年人,孩子的自由活动被限制了,而成年人则成了被孩子们栓住的司机。可见,过于生硬的功能分区只会导致城市各个区块间可达性的下降,从而导致更多的人无法享受到城市中心所带来的功能。
拥有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这点几乎是老生常谈了,但在未来城市中,这点将更为人们所重视。依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汽车数量在未来很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其大量使环境污染将更为突出,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创绿色交通系统,开辟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新型交通模式。同时,降低人们对于小汽车的依赖性,这就要求人们的活动区域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合适的尺度之内。此外在城郊结合区域重视绿化,生态的建设,衔接城市和郊区的应当是一些可以吸引人景观或功能,而非一片片的空地。
高科技对城市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生活条件,而由于环保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功能的布局也发生了变化。正如杜安尼(DUANNY)例举的,由于技术的进步,现代许多的工厂安静整洁,我们没有原因不把它们安置在相对靠近居住区的地方。这也为小地块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城市功能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
在经济上,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内生产式的发展模式。现在不少的城市是基于外部发展的“城市营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传统的功能单一,依靠外来资金生存的城市(如资源城市),将不适应未来的区域合作和发展,城市的弊病将越来越突出,这种城市也是必将被淘汰的。
  通过以上几点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未来理想城市的模式的初步定义。我认为,未来的理想城市是一个基于内生产经济模式的,具有均一性,生态性,技术性,城市各个功能区块相融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其实在《马丘比丘宪章》中,当时的规划专家就指出了,“今天,我们不应该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组成部分拼凑起来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现在,我们应当开始着手建设这样的环境,以应对现代城市规划弊端导致不断产生的城市病。
  多功能城市究竟在哪些方面克服现代城市的弊端呢?我们在提出一个理想城市模式的时候当然应当以现代城市的弊端为鉴,以克服这些弊端为任务,提出更为完美的城市模式。
  我认为,首先在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上,多功能城市将远优于现代城市。市民的正常生活需要城市不同的功能来维持,包括商业,居住,休憩,教育,工作等等,这就需要未来城市的模式能够保证居民到各个区块间有很好的可达性,但现代的城市规划中生硬的功能分区正好破坏了这种可达性。可达性的破坏势必导致了居民生活的不便,居民要享受到城市的功能,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笔者曾与居住在杭州城西某新建居住区的居民交流过,得知,该居住区拥有非常良好的居住条件,但其缺少了一些最基本的城市商业功能,居民要骑近半小时的车到附近的小镇买菜和日常用品,而且市民的出行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缺乏公交线路,三口之家到市区游玩至少花费15元以上(指最低的公交价格),并且近一小时的时间在路程上,这大大限制了居民的出行自由。这样的生活无疑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矛盾的,而多功能城市的功能融合使得城市各个部分的居民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最完善的城市功能服务,即使居住在分区的居民也能获得与老市中心同样的服务(因为多功能城市强调每个组团都是一个具备完善城市功能的区域)这当然更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多功能城市在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间区域合作水平,促进区域的共同繁荣优于现在的城市模式。上文已经提到了,多功能城市是基于内生产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上的独立性远大于现代的城市,这将消除城市间的等级制度,避免了在某区域内,大量的中小城市依赖于大城市发展的格局,大量中小城市依赖于大城市发展只会导致大城市的负荷不断加重(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大量中小城市和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无法跟上社会需求,城市环境恶化,而大城市一旦出现衰败现象,整个区域就将出现危机。而各个城市都具备自己的经济活力,在一个区域中以互相合作而形成的城市网络将更有助于抵抗外来风险和实现城市间的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区域的整体繁荣。
  再次,多功能城市可以弥补现代城市发展中郊区化所带来的问题。现代城市的郊区化产生的主要矛盾有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在城乡结合部位(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规划与管理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和“真空”;占地过多,土地利用矛盾突出;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落后;盲目的郊区化导致城市中心的衰败等等。而多功能城市的郊区化绝非简单的功能外迁或人口外迁,而是由于老城区承受能力达到极限后在其外围建立起来的新的城市乡村结合体,它应该既保留乡村优质的自然环境又继承了老城区的各项功能(就像霍华德在田园城市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在老城区外建立新的城乡结合体。其实这有点类似于现在流行的“新城镇”的建设,就空间上看,新城镇是在原有的大城市市区之外兴建起的新的城市区。它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于一体,有全新的城乡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所以,也可以把它叫“新概念城市”。以香港为例,从1973年推行新市镇计划以来,30年间先后兴建了9个新市镇:荃湾、沙田、屯门、元朗、粉岭/上水、大埔、将军澳、天水围和东涌。漫步于新市镇,那“成群结队”的四五十层的居民大厦,那布局合理的商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设施,令人不禁发出惊叹。而多功能城市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强调了新城区和老城区的联系,使得城市始终保持着一个整体发展的趋势。
  综上,多功能城市与现代城市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绝不是仅仅以上几点。
如何建设多功能城市
那么,如何建设这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理非常值得借鉴。
融合新的城市机能,从空间的专门化向全网络的复合的城市转变。未来的城市规划应当尽可能少地简化复杂的现状,通过多类型,灵活性和反应性提高城市规划的效力。城市的机能不再是依赖大规模化,而是集聚并协调各个功能复杂的多变区域,以多元经济模式取代规模经济模式,城区功能多样化,城市多中心化,部分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多价化,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功能强化。
使得城市适应多样化的需求,从公共设施向个人化的设施与服务改变。现代社会个人化的趋势要求公共服务提供更加多元化甚至个人化的产品,为此,未来城市规划必须将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置于更复杂的网络系统中加以考虑,TIC(techonoleg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
提升新的城市品质,从简单的功能性向多感觉的城市性转变。现代城市规划通过城市的四大功能来体现城市的品质,而新城市规划则在考虑复杂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寻求更加细腻的方式和具有多种功能的手段来提高城市空间的竞争力。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视觉设计,将照明,触觉,味觉,等引如城市设计,使得城市更加舒适,更为被人感觉,也使残障人士更加方便。
建筑设计上,从功能性建筑向有吸引力的属于城市的设计转变。现代城市规划功能主义的思想直接体现在单一的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上。未来城市的规划倡导的是多元化的设计,为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性。
经济上,必须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对于由于传统产业或集聚产业发展起来的城市,首先,要重点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挖掘传统产业的巨大潜力。其次,大力发展接替和替代产业,逐步减轻城市发展对传统产业经济的依赖,逐步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的转换,第三,加快生态恢复与治理,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总之,要摆脱对于外来资金的过度依靠,加强区域合作,以内部的产业结构多元化来保持自身的发展
应当重视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历史发展表明,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信息及其网络已经渗透到城市的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等各个领域,传统的城市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工业时代,由于工业污染使城市有明显的功能分区,人们每天的生活都由各个分区中的片段穿插起来组成,通勤占用了大量时间。网络时代,家庭办公、电子购物、网络会议、网上学习等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产生,使得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集居住、工作、休闲于一体的网络化多功能社区将会出现,人们可以轻松地完成工作、娱乐以及购物等活动,不必成天在拥挤的城市之中穿梭。这样,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城市土地空间的使用出现兼容化。
  以上是我对于如何建设多功能城市一些想法,但建立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用简单的方法就能实现,城市的建设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还需要更加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城市,但是一些新区建设,如法国巴黎的德方斯新区的规划建设已经出现了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子。巴黎的德方斯新区不得不让我们为其超前的规划设计、紧凑的空间安排、便捷的交通联系、完善的功能设置、高效的土地利用以及至今仍不落后的现代化水平所感叹。在功能布置上,德方斯采取了与现代主义功能分区所不同的方法。高层写字楼与低屋的住宅彼此毗邻,使得这个新市区昼夜一样充满生气。在白天商业贸易的繁忙喧闹之后,晚上主要是文娱社交活动。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城市中通常所见的各类建筑,如电影院、药房、旅馆、游泳池等;也包括其他各种新的设施,如艺术中心和业余活动中心、区域性商业中心、展览馆等。在一块并不大的区域,设计者将多种城市的功能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已经有了多功能城市的雏形,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相反,纽约的曼哈顿是商业金融中心,但它缺乏的是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导致经过白天的喧哗后夜晚的曼哈顿成为了一座死城,这也是单一的城市功能带来的不良城市景观的例子之一。
关于多功能城市的几个问题
  多功能城市与现代的城市规划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人们在谈论多功能城市的同时往往以现代城市规划中比较成功的手段和方法来怀疑多功能城市,我觉得,这是片面的,下面笔者举几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加以阐述:
多功能城市和有机疏散理论
  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是针对城市的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它为欧美各国发展新城,改建旧城,以至大城市向城郊扩展的工作起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理论无论其出发点还是方法论都是无可厚非的,自然他也为现在许多城市用以解决城市问题。然而现在我们所实行的城市部分功能从市区分离出去是真正意义的有机疏散吗?强硬的功能分区确实有助于疏散城市功能,例如将市区中的教育功能集中起来分散到市郊,但这种疏散的形式并不是真正的有机疏散,只能说是疏散,根本谈不上有机。沙里宁在提出有机疏散时指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和生命体是一样的。既然是有机体,其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衔接和相互影响,没有哪个部分能够独立存在于整体之外,任何部分脱离了整体就将失去其生命力。联系到城市,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教育区块的辐射效应影响着城市高新技术区的发展;居住区和商业区的紧密衔接使得居住区的居民更感方便,更愿落户于此,相联系的,商业区也将更有人气更加繁华。有机疏散理论的前提是有机,我们不能抛开这点而盲目地进行疏散,这只会导致城市失去生命力(这恰恰是许多城市现在在犯的错误)。
  而多功能城市所倡导的城市功能间的相互融合,正是有机的体现。一个城市不能缺少任何一种功能,只有像有机体那样各个部分,各个功能统一协调工作,才能使城市正常地运作和充满活力。而许多人认为的矛盾的焦点是:集中和分散,我觉得这一矛盾根本就不存在。多功能城市讲究的是功能的融合,并非是一种规模化的融合,某一区域只要达到了各种城市功能的互相融合,城市继续发展所产生的多余部分自然应当分散出去,但是在分散出去的同时应当充分注意到新区与老城区的联系,而被分散出去的部分也应当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区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各个部分的活力和使分区的居民也享受到与老城区同样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多功能城市中均一性的体现,而这种发展模式最终的结果也满足上文所提到的多功能城市的城市多中心化的要求。所以说,多功能城市并不是有机疏散理论的反对,相反,这是对于现代城市规划中对于有机疏散理论的错误理解的一种纠正。
多功能城市和商业集聚
  城市商业的集聚对于城市的发展确实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城市中,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CBD等各种商业中心的的涌现对于增进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活力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功能城市强调的是城市中各个功能的融合,这与商业的集聚矛盾吗?某些城市商业的规模效应占据了大量的城市使用土地,使得城市无法在小块土地上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和多样化,要实现获得商业的集聚效应,但是同时又保证该地区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上看确实很难实现,但是我们研究的是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就有必要将城市发展的条件,如科学技术水平放在高于现代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考虑。
  上文我已经提到了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随着网络时代的成熟,商业的电子化已经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商业的电子化导致人们的办公交易很大一部分可以在家中完成,在原来的商业地段没有必要兴建更多的商业建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功能设施,以满足该地区人们更多的需要(就像德方斯的设计模式)。最终还是形成了多功能的城市形态。
  此外,多中心的多功能城市使得原有的商业功能分散到各个中心,有人为CBD的前景表示担忧,我觉得,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美国研究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影响的专家Leigh教授通过对芝加哥和亚特兰大两个城市的CBD和郊区的办公用房进行了研究后指出,从1990年到1997年经历了郊区办公用房的大幅度增加,CBD中办公用房的高闲置率等现象,郊区的边缘中心是城市CBD的再造,并不是CBD低档办公(Back-office)职能的扩散和外迁。而且,未来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应当是现在所流行的块状的规模经济,而是一种网络型的经济模式,信息高速公路使得原来块状的经济模式已经没有必要也不合适存在城市之中,巨大的经济网络系统覆盖了整个区域,通过城市的合作促进其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商业规模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区域中的辐射功能更加强大。
gejiang1078
高粉答主

2011-09-09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339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4453万
展开全部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及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无论是西方自身的还是中国的古代城市规划)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无论从学科、还是从社会制度(社会实践)角度看,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并不能被看成是西方传统规划的延续,而是从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基础就是下面所提到的核心概念。

我国现代城市规划基本是在向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我国当代的城市规划在引进和向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习的同时,也融合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及其制度的因素,融合了西方传统城市规划的一些内容。因此,我国当代城市规划与西方城市规划之间既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1、 科学理性的观念和方法

科学理性是整个现代社会的基础和核心价值,任何学科和社会实践都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存在和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也不例外。现代城市规划不仅在理性功能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时是如此,在之前的以社会改革为理想的阶段也同样如此,它们都是针对当时工业城市中存在的城市问题,具有非常明确的问题导向,并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理性地设计对策;同时,强调从调查出发,通过预测再进行规划的过程,并不断充实而成为基本的规划过程;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从最初的市政工程,到后来追求功能的合理性以及对交通技术等等的强调,再到后来的城市研究、有关城市规划方法的探讨以及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等。理性的态度、对合理性的追求以及科学的精神非常清晰地贯穿于整个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学技术方法的运用和不断完善规划方法始终是城市规划发展中所追求的。

科学理性的观念是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传播进来的(即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并由此影响并规定了所有的学科发展。在近代中国,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也是为了满足对城市进行理性化(或者说是现代化)管理的需求而被引入近来的。在最初时期,通过聘任外国专家担任顾问,由留学欧美的归国学者主持,开展了一些城市规划的工作。在一些租界城市则完全由外国专家按照其母国的基本制度开展规划工作。也就是说,在规划实践不断引入的过程中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因子带入了中国,并在此后的实践和专业教育中得到了贯彻和光大。改革开发以来,针对我国城市规划的传统,科学理性的观念在城市规划领域得到更为有意识的张扬,尤其是1980年代开始的系统方法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对规划控制等的研究,尤其是在对规划内容的科学性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强调。

2、 城市整体的综合观念

从整体视角来认识城市和组织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科学理性观的直接体现。无论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还是勒·柯布西埃的明日城市,都将城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的考虑。霍华德不仅考虑了居住、就业、商业等等方面,而且将理论的重点放在田园城市的实施方面,涉及到城市财政、土地制度、商业管理等等;勒·柯布西埃则在考虑城市的就业、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基础上,尤其强调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现代建筑运动主导下的城市规划,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将城市的各项要素有机协调作为工作的核心,《雅典宪章》更详尽地阐述了这样的观点。现代城市规划一直把把整体性、综合性作为最基本的特点。这也是我国城市规划历来强调的内容。

城市的整体和综合观念,不仅涉及到城市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也同样需要考虑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这是把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各项要素综合在一起必然结果,因此,城市-区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从这样的角度来看,1990年代之后在国内外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是对这一观念的进一步深化。

3、 对现代市民权利的关注

现代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传统规划是从权贵出发来考虑城市的组织和安排,满足统治阶级和富裕阶层的利益要求,而现代城市规划则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也在城市整体观念的作用下,把城市看成是一个整体,从而不仅要顾及只占少数的权贵的要求,更应该关注广大的城市市民,满足全体市民的共同要求。而从解决城市问题出发,特别关注城市中的贫困人口,甚至可以说,现代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是以解决拥挤尤其是工人阶级居住拥挤问题、改善城市尤其是贫民窟卫生状况等为出发点的。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的价值观,这种公共利益是建立在全体市民的基础上的。在此后的发展中也仍然坚持了对贫困人口的关注,比如,针对美国“城市更新”运动产生后果的批评、对规划过程中公正和公平的强调以及公众参与等等都是以此为发端的。

此外,对城市空间中人的活动以及人对空间的使用等的研究,也充分体现了对现实中的人及人的需要的关注。

4、 社会实践

城市规划所涉及的事务最主要的是公共事务和对市场外部性的控制,因此,城市规划必然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作为一项社会性事业也就必然是从社会架构上才能得到较好确定的,因为城市规划的作用范围以及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都是由此而确定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显然是社会制度的建设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城市规划的知识架构主要建立在社会改革的思想基础上的,但有关城市规划的制度建设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城市规划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则是在二次大战之后所建立起来的现代城市规划制度的基础上。同样,城市规划作为公共事务与有关政府的作用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西方1960年代开始的有关公共政策的研究也同样推进了城市规划的发展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城市规划始终看成是有关设计的专业,对此观念有较大改变应该是从1980年代开始的,我国正式的城市规划制度也是从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实施才初步开始建立,1989年的《城市规划法》通过才得到正式的确立,而新的《城乡规划法》则更为明确地强调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为的这个方面。并且很显然,城市规划为社会所广泛接受是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及其深化的进程而实现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