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代表人物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的一个,这个故事原版是在《世说新语》的《任诞第二十三·六》,原文如下:“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
翻译了就是:
“刘伶常常纵酒放任,有时脱去衣服,赤身裸体地呆在屋子里。有人看到后就讥笑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屋,把房屋当作衣裤,你们怎么钻进我的裤裆里来了!" ”
如果要说魏晋的代表人物肯定要从竹林七贤说起。其实魏晋的人物按时期可以划分为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但是个人觉得最有代表性的还是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每个人都是很典型的放浪不羁的魏晋风骨的人物。
他们的故事很多,基本上在世说新语里都能看到,如果想单独的看的话我给网址吧:http://tieba.baidu.com/f?ct=318898176&tn=baiduKeywordSearch&sc=362860&pn=0&rn=50&lm=4&rs3=0&word=%D6%F1%C1%D6%C6%DF%CF%CD
里面有每个人物的整理后的内容。
贴一点有代表性的;
阮籍嫂尝回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阮籍的嫂子一次回娘家,阮籍和她告别。有人以此嘲笑阮籍,阮籍说:"礼教难道是为我们这些人设的吗?"
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晋文王(司马昭)德高望重,他出席宴会时,人们都严肃恭敬,就像在帝王面前一样。只有阮籍箕踞而坐,纵酒放歌,泰然自若。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下畅饮,王戎后来到了。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们的兴致了!"王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的兴致,也是别人能败坏的吗?"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士季(钟会)非常聪明,擅长玄理,早先他并不认识嵇康,后来钟会邀请当时的名流,一起去找嵇康。嵇康正在大柳树下打铁,向子期(向秀)帮他拉风箱。见钟会来了,嵇康依旧挥锤打铁,旁若无人,很长时间也不和钟会说话。钟会起身离去时,嵇康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贴一下我最喜欢的一则:
王子酞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伤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家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总而言之我的感觉是要知道这种故事就去看世说新语吧!绝对是很好看的一本书啊!!
翻译了就是:
“刘伶常常纵酒放任,有时脱去衣服,赤身裸体地呆在屋子里。有人看到后就讥笑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屋,把房屋当作衣裤,你们怎么钻进我的裤裆里来了!" ”
如果要说魏晋的代表人物肯定要从竹林七贤说起。其实魏晋的人物按时期可以划分为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但是个人觉得最有代表性的还是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每个人都是很典型的放浪不羁的魏晋风骨的人物。
他们的故事很多,基本上在世说新语里都能看到,如果想单独的看的话我给网址吧:http://tieba.baidu.com/f?ct=318898176&tn=baiduKeywordSearch&sc=362860&pn=0&rn=50&lm=4&rs3=0&word=%D6%F1%C1%D6%C6%DF%CF%CD
里面有每个人物的整理后的内容。
贴一点有代表性的;
阮籍嫂尝回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阮籍的嫂子一次回娘家,阮籍和她告别。有人以此嘲笑阮籍,阮籍说:"礼教难道是为我们这些人设的吗?"
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晋文王(司马昭)德高望重,他出席宴会时,人们都严肃恭敬,就像在帝王面前一样。只有阮籍箕踞而坐,纵酒放歌,泰然自若。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下畅饮,王戎后来到了。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们的兴致了!"王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的兴致,也是别人能败坏的吗?"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士季(钟会)非常聪明,擅长玄理,早先他并不认识嵇康,后来钟会邀请当时的名流,一起去找嵇康。嵇康正在大柳树下打铁,向子期(向秀)帮他拉风箱。见钟会来了,嵇康依旧挥锤打铁,旁若无人,很长时间也不和钟会说话。钟会起身离去时,嵇康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贴一下我最喜欢的一则:
王子酞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伤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家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总而言之我的感觉是要知道这种故事就去看世说新语吧!绝对是很好看的一本书啊!!
展开全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代表作品: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曹植的《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等;曹丕的《典论》等。
代表作品: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曹植的《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等;曹丕的《典论》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7-06-22
展开全部
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