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俗习惯:
1、婚姻: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还凭借权势,随意凌辱农民妻女。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
2、葬礼: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二、聚居地区: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三、风土人情:
傣族有食花习俗。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谢”的花等,大约30多种。
傣家竹楼室内用篱笆将房屋分成两半,内室较小,是卧室,禁止外人入内;外室较宽敞,靠里部分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靠外部分设有火塘,是取暖、做饭的地方。
扩展资料
傣族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傣族地区普遍进行了民主建政、肃清匪特的工作,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生产,疏通了民族关系,初步改变了傣族地区的面貌。为废除傣族社会的封建制度,党和政府根据傣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领导傣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运动,同时在傣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推陈出新。德宏州傣剧团编排的大型傣剧《兰嘎西贺》,几年来已演出50多场,观众近20万人,在缅甸等东盟国家演出也大受欢迎。
2004年,由德宏州傣剧团创作、改编的大型傣剧《南西拉》,在“2004年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新剧(节)目展演”一举荣获综合金奖等10项大奖。第一次引进国外动画巨片《猫和老鼠》并翻译配音成为民族语;西双版纳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集《美丽傣乡》等多部剧集音像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傣族
宗教信仰
傣族一般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也有一些地区的傣族信仰原始宗教及印度教。
饮食习惯
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浴佛节(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入夏节(傣历9月15日)、出夏节(傣历12月15日),均为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大体与当地汉族一样,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祭祀食俗
傣族还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称“去拉曼”,也称“披曼”,是保护神,每年要祭祀两次,栽秧前为祈求丰收,秋收后为谢恩,要集体杀牛或猪一头,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
主要节日
1浴佛节
2入夏节
3出夏节
参考资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