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有人说三年一闰,不是四年一闰吗? 5
展开全部
三年一闰或五年二闰,说的是农历(阴历),农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月球的公转周期是29天半,所以农历有的月是30天,有的月是29天,这样一年下来就要比地球绕太阳一周即公历少十几天,所以会出现重复某一个月的情况,如2012年就会出现两个农历四月,后面的一个称为闰四月。而四年一闰是指公历。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一年以365天计算比较方便,这样一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4年就少算了大约24小时,即少算了一天,因此每4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闰年。又因为4年中大约少算的24小时,实际上并不是24小时,如果长年累月也会造成误差。所以,遇到整百年一般不闰,必须是400年的倍数才是闰年,因此,有一句话叫“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又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展开全部
首先三年一闰貌似指的闰月,四年一闰是指的闰年,而闰年闰月通常指的不是一个历法。
“四年一闰”是指的闰年,就是二月为29天的那年,是指的公历。闰年的二月份也有被称之为闰月的。闰月在中国,通常所说是农历的说法才是。“三年一闰”指的应该是闰月,但表述不恰当,应当是十九年七闰才对。也就是农历的十九年与公历的十九年总的天数基本相等,农历月的天数为29.5203天,公历年年平均天数为365.2422,(闰年为366天一般365天平均一下),两者最小公倍数求解,得到19个公历年天数基本等于235个朔望月的天数,其中有七个闰月,所以有“十九年七闰”之说。
“四年一闰”是指的闰年,就是二月为29天的那年,是指的公历。闰年的二月份也有被称之为闰月的。闰月在中国,通常所说是农历的说法才是。“三年一闰”指的应该是闰月,但表述不恰当,应当是十九年七闰才对。也就是农历的十九年与公历的十九年总的天数基本相等,农历月的天数为29.5203天,公历年年平均天数为365.2422,(闰年为366天一般365天平均一下),两者最小公倍数求解,得到19个公历年天数基本等于235个朔望月的天数,其中有七个闰月,所以有“十九年七闰”之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2月
阳历每四年出现一次二月29天,为闰2月。
阳历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相反就是平年,平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平年的二月为28天,闰年的二月为29天。闰年平月2月29日为闰日。
增加闰日的原因
现时的公历以回归年为年的计算基础,而一个回归年大约等于365.24220日。因为在平年公历只计算365日,结果四年后便会累积0.24220*4=0.9688日,大约等于一日,所以便逢四年增加一日闰日以抵销这0.9688日。
闰年的计算方法:
公历纪年法中:能被4整除的大多是闰年;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能被3200整除的也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3200年不是闰年。
闰年遵循的规律: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阳历多少年闰一次 3年一闰还是4年一闰
2月
阳历与公历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是和太阴历相对而言的,制历的依据, 阳历是以地球绕日运行一周,即一个回归年作为一年的历法。一个回归年,相当于四季循环一周,同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因此,阳历的制订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使阳历的历年尽可能地接近回归年。这样的阳历才能与四季和节气相符合。此历法普遍为目前世界各国所接受,又称为西历、新历、公历。一个阳历年为365天,季节固定,并规律的分为12个月,每个月有31日或30日(近代西历每年二月还有29或28日为一个月)。不过仍比回归年少0.242199天,历法上为补足此差数,就规定每四年中得有一年须再加一天,为366天,称为闰年,也就是闰一天。
阳历每四年出现一次二月29天,为闰2月。
阳历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相反就是平年,平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平年的二月为28天,闰年的二月为29天。闰年平月2月29日为闰日。
增加闰日的原因
现时的公历以回归年为年的计算基础,而一个回归年大约等于365.24220日。因为在平年公历只计算365日,结果四年后便会累积0.24220*4=0.9688日,大约等于一日,所以便逢四年增加一日闰日以抵销这0.9688日。
闰年的计算方法:
公历纪年法中:能被4整除的大多是闰年;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能被3200整除的也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3200年不是闰年。
闰年遵循的规律: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阳历多少年闰一次 3年一闰还是4年一闰
2月
阳历与公历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是和太阴历相对而言的,制历的依据, 阳历是以地球绕日运行一周,即一个回归年作为一年的历法。一个回归年,相当于四季循环一周,同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因此,阳历的制订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使阳历的历年尽可能地接近回归年。这样的阳历才能与四季和节气相符合。此历法普遍为目前世界各国所接受,又称为西历、新历、公历。一个阳历年为365天,季节固定,并规律的分为12个月,每个月有31日或30日(近代西历每年二月还有29或28日为一个月)。不过仍比回归年少0.242199天,历法上为补足此差数,就规定每四年中得有一年须再加一天,为366天,称为闰年,也就是闰一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一年以365天计算比较方便,这样一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4年就少算了大约24小时,即少算了一天,因此每4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闰年。又因为4年中大约少算的24小时,实际上并不是24小时,如果长年累月也会造成误差。所以,遇到整百年一般不闰,必须是400年的倍数才是闰年,因此,有一句话叫“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又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说的是阴历,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
四年一闰是阳历
四年一闰是阳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