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的位置在历史上发挥的军事作用?快啊

 我来答
zhmm83
推荐于2017-12-15 · TA获得超过8.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911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3488万
展开全部
  南阳盆地像是关中、汉中、湖北与中原四者之间的一个旋转门,四面都可进入,四面都可出击。从全局的角度看,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襄阳和南阳分处于盆地的南北两端,这两座重镇的形成代表了南北双方在这片地域内利害关系的对峙和胶着。南北对峙时,南北双方往往各据襄阳和南阳而分享南阳盆地。在东西之争中,无论是入攻关中,还是自关中东出,南阳盆地都是一片富有吸引力的地域。
  河南东南都可以凭恃的地理条件主要是淮河及其支流。在黄河与大别山之间,自北向南依次有汴河、涡河、颍河、汝河及淮河上游主干等河流成扇形展开。这些河流的源头都深达中原腹地,下流汇入淮河,因而成为中原与东南之间的主要交通线路。南北相争,这些河流每为双方战守之资,由中原趋江淮而临东南,由东南出江淮而图中原,都可藉这些河流为运输线。自中原南逼江淮,由汴、泗二水南下,可趋泗口,略淮东方向;由涡、颍二水南下,可趋涡口、颍口,略淮南方向。此外,这片地域南倚大别山,扼武胜、平靖、黄岘三关,屏护着中原的南侧翼。
  河内地区处太行山与黄河之间,北倚山,南阻河。山地关隘为往来孔道,黄河渡口为南北津要。太行八陉中第一陉轵关(在今济源市西北),为山西西南部与河内之间往来必经之路;太行第二陉即秦汉时的太行道,上有天井关,关南即太行山之羊肠坂道,为山西上党与河内之间的咽喉。河内与洛阳之间的主要通道则为黄河孟津渡口。河内地区在山西与河南之间、在关中与河北之间都是往来的要冲。在河内与山西之间,太行关隘是是攻守的要点;在河内与河南之间,河阳孟津是攻守的要点。河内地区在东、西部之间与是往来要冲。从河内入轵关、经蒲津可趋关中;从河内循太行山东进,可趋河北。
  在整个棋盘型的地理格局中,如果说中原是其中央腹地的话,那么,洛阳则是这个围棋盘上的天元。历史上,许多政权曾经洛阳为都城。洛阳虽号为四方之中,其形势之间却在外围。所谓洛阳的外围,可从几个层次去说,第一个层次是三川河谷的外围诸险要,如成皋、崤函、孟津、龙门等;第二个层次即为河南的四境,即西南南阳盆地、东南淮河上游、东北河内地区再加上三川河谷西北崤函之险,这些地域是中原与其外围四方的联系通道;若将视野再放大些,则其外围可延及关中、河北、东南及荆襄等大的战略要地。洛阳便处在这几层外围的包围之中。中原的位置和地理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原攻守形势的特点。攻取洛阳,进取中原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层层递进;中原防守的经营则是一种以洛阳为中心、由内向外的层层辐射。
  至于在一种大型对抗如东西之争和南北对峙中,中原必定是双方争夺的一个交汇之处。东西相争必有一条纵贯南北的轴线作为双方争夺的前沿地带;南北对峙则必有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作为双方对抗的前沿地带;东西之争的蹭轴线大致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地带;南北对峙的中间轴线是淮河至汉水上游一线。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腹地是东西之争的中间轴线与南北之争的中间轴线的交汇地带。因此,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对峙,中原都必定是双方争夺的一个交汇之处。
  历史治乱更替,天下大势也随之分合变迁。通常,一个统一的王朝因积弊太深而瓦解,天下便随之分崩,而演成群雄逐鹿的局面。历史遂在混乱中酝酿新的统一。
  逐鹿虽在中原,真正能参入逐鹿的群雄,却多不起于中原,而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起于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先据有一到两个角,积累力量,继之以向两翼扩展,然后,向中原发展,进取天下。
  秦、西汉、隋(隋因袭的层次可追溯到西魏和北周)和唐都是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的。由关中进取天下,以秦的统一开其先例,且其进取天下的历程亦最典型,西汉、隋、唐的统一,大抵循秦之故辙:其根基在关中,扩展在两翼,决战在中原。
虔城居士
2011-09-15 · TA获得超过995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06
采纳率:42%
帮助的人:2379万
展开全部
南阳盆地,地域广袤,土壤肥沃,周遭关隘众多,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南阳盆地,开发之端,或在春秋战国,经营者为居于南方的楚国。楚之先人为周臣,周开国之后,分封于长江荆蛮之地,子爵。后渐渐崛起,并吞边地小国,成长江流域霸主;就不满周对自己的分封,自立称王,与周王室等。周王室号召中原诸国,共讨荆楚。荆楚在长江流域完成霸业,便把北上,与周争天下为己任。它向西溯汉水而上,先开发了南阳盆地,再进入汉中平原。且看这两个地方:汉中北可进取关陇,南可进犯巴蜀;南阳西可窥关中,北可进河洛,东可犯豫州。这些地方无一不是中国心脏,关陇为周王室故地,后分封给秦国,河洛为周王室新都,豫州当时天下开发最成熟之膏腴地带。在这个楚国西线进取的战略设计中,我们不得不说,由于他们的战略眼光的高超,已经在与周王室为代表的诸夏争夺中占了上风。
  楚国经营了南阳盆地后,在这里动作主要有两个,战国初期,它从南阳盆地出兵伐魏,虽然最终受到挫伤,但获胜的魏国确是迎来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不得不说这次出兵,初试了南阳盆地战略价值之牛刀!后来到楚庄王时代,则是从南阳出兵河洛,陈兵于周王都南侧洛水,留下了问鼎中原的著名典故。楚国的这两次行动,无疑都给诸夏以极大震动。
  以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楚国亡诸夏一统中华,那么以后数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心无疑将是长江流域了,但从楚庄王后,国家屡出昏君,守成尚且先失汉中,再失南阳盆地,终于葬送了楚国一统诸夏的历史机遇,白白将书写中国历史主动权出让给了黄河流域的秦国,惜哉惜哉!汉中失去,楚国进取巴蜀的机会失去,长江上游的统一的机会失去了;南阳盆地失去,楚国拱卫王室居地长江流域的屏障失去了;失去汉中,楚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而失去南阳盆地,楚国则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失去南阳盆地不久,楚国将都城迁入长江下游的寿春,中国统一的历史重任终于交给黄河流域的秦国去完成了,中国以后数千年文化中心终于继续留在了黄河流域,而没有在楚国手里而转到长江流域!
  秦国统一天下,加强了南阳盆地的开发,在楚国修建武关的基础上扩建了武关以加强国都咸阳的守卫。不久,刘项起而反秦,刘邦在传统进入关陇的故道——关洛道受到挫折,转而南下南阳,经武关进入了关中,灭亡了暴虐的秦朝。
  中经西汉一代,南阳盆地的开发终告完成。王莽篡汉,农民战争蜂起,刘秀凭南阳人才和南阳财力最终重整天下,奠基河洛,殊非偶然所致。终东汉一代,南阳达到其历史顶峰——成了东汉王朝三都之南都。
  汉末三国,刘表牧荆州,致力境内经济恢复发展,南阳以接近中州的便利,接纳大量中州流民、士人,终于造成天下皆糜烂,而荆楚却是世外乐园的短暂局面。不久,围绕着荆州这片地方南北征战不休,而诸葛亮的隆中对更是建议刘备立足荆襄、保有益州,待“天下有变,以上将将荆襄之师以向宛洛、将军则将益州之兵以向秦川,如是,则汉室可兴!”
  而北方的曹操在北方刚告一统,就急不可耐进取宛城以图荆襄;吴会的孙权也视保有荆襄为国家生存之保障。整个荆襄在当时天下的地位不言而喻,而南阳盆地正是荆襄北部头脑,北部屏障!
   永嘉之乱,异族进犯中原,晋室东迁建业,图取中原,其道有三,西以益州威胁关陇,东以江淮之兵以向齐鲁,中则以荆襄之兵以复旧都。南阳盆地在三条路线中,乃是中间一条路线北端关键,军事战略地位不可谓不重要。大抵南北对峙,南方政权进取中原无外此三道,南朝诸国、南宋概莫能外。而这种情景下,南阳盆地,恰处于南北要冲,保有其地,和足以富国,战则立于不败,不可谓不重要!
  南朝桓温、刘裕两次北伐可资验证。且说靖康后,岳鄂王所定收复故土策略,作一说明。
  岳鄂王,立足荆襄,图取南阳,分兵两路,东向汴京故都,北则图取河洛。进军虽然艰苦,但东西二京终告恢复,郾城一捷,故土恢复更是指日可待。可惜的是,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令,十二年进取之功终于付诸东流!不得不说南阳盆地在南北对峙中战略地位之重要!
  宋末,蒙元南侵,进取之道有二,一向巴蜀,一向荆襄。向荆襄之师,因南阳盆地过早丢失,致使襄阳鏖兵七年。可以说,凡偏安东南,不可无荆襄,欲保有荆襄,则不可无南阳!
  宋金交相毁坏中原,数千年中华风物遂一旦而尽!关陇被弃为边地,长安之更名西安所由自也;河洛故都仅留河南府而已,中原经济繁富也成陈迹。至于今日,国人乃竟怀疑河南何得而贡献中国历史之前半段也?甚或众口铄金共毁河洛故地故人,念兹何不令人唏嘘慨叹哉?
  南阳在蒙元之后历史也默默无闻,自然顺理成章了,因为其战略地位受到重视本因近关陇、河洛、中州而来,这些地区衰落,它的衰落自是当然。
  要而言之,在文化心理上,南阳固然为楚文化一当然分支;在历史上,南阳与中原渊源亦不可谓不深,其近千年来隶于豫省,非是无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ddtlxc
2011-09-18 · TA获得超过4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0万
展开全部
南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