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烛之武退秦师相似的历史故事

 我来答
dhdlovewh
2011-09-13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6万
展开全部
完璧归赵
《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
(一)、《晋公子重耳之亡》分析:
重耳出亡的原因:晋献公宠幸骊姬,王室发生内乱,申生遇害,重耳受牵连,不得不出亡。
重耳出亡十九年,历尽艰难,备尝冷落,由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逐渐锻炼成为一位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应付各种事变的胆识才干,气量恢宏、性格坚强的一代霸主。文章真实生动的记载了这一流亡过程和重耳性格的成熟过程。
艺术上,这篇文章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是高超的叙事艺术。本文涉及的人物多,时间长,头绪多,作者络绎写来,繁而不乱。选材布局,繁简适当。层次之清楚,几乎无懈可击。
其次是富于故事性、戏剧性。作者在叙述基本故事事件的同时,恰当的穿插了一些细节描写,如五鹿乞食、桑下之谋、薄观裸浴、馈飧置璧、沃盥挥匜、降服谢罪等等。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读之趣味盎然,又不失历史的真实性。
第三,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如子犯的机智,赵衰的稳重,曹共公的委琐,寺人披的阴险狡诈,竖头须的随机应变,介之推的高风亮节等;文中的七个女性也都各具特色。
(二)、《秦晋崤之战》分析:
1、围绕中心选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秦晋崤之战》紧紧围绕秦穆公“劳师以袭远”的战略错误导致战争失败这个中心,把众多的人物、纷杂的事件组织起来,采用多角度、多侧面的穿插描写,以蹇叔论战为纲,通过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客、先轸论战等情节,来一一印证蹇叔的预言。至于战争的具体经过则不是叙述的重点,所以一笔带过。这种对战争题材的处理手法对后世的历史散文有很大的影响,如《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的写法。
2、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突出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形象。如蹇叔的忠直耿介、老谋深算,秦穆公的刚愎自用、最后能自我反省,王孙满和弦高的机智聪明,先轸的忠直急躁,文嬴的花言巧语等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3、含蓄委婉、巧妙得体的外交辞令。主要有三段外交辞令:弦高犒师的一段话语意双关,外表彬彬有礼,骨子里却虚实相间,软中带硬,句句是弦外之音。皇武子辞客一段话,旁敲侧击,在表示抱歉的客气话中婉转而又严厉的揭露了秦国的阴谋,下达了逐客令,使秣马厉兵的秦军狼狈逃窜。孟明谢辞一段话绵里藏针,话中带刺,所谓“三年将拜君赐”,表面上感恩戴德,骨子里却含有报仇雪恨的誓言,点破了阳处父诱捕的企图,流露出侥幸生还的得意心理。
(三)《烛之武退秦师》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它记载了公元前630年发生在秦、晋、郑三国之间的一段史实,反映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复杂的矛盾斗争情形。当时三国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秦国是西方的大国,晋国是中原的大国,郑国与晋国是邻国,郑国比较弱小;而秦、晋在晋公子重耳亡命各国时就已经建立了联姻关系,世称“秦晋之好”,当时秦伯曾给重耳“纳女五人”,“文嬴(穆公之女)与焉”;但秦、晋之间虽表面上有联盟关系,实际上在争夺中原霸权上明争暗斗。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之争。秦、晋围郑,即得利益者是晋国,这一点秦穆公应该是清楚的;但贪得无厌的秦穆公经常做出利令智昏的事来,一旦晓之以利害,秦穆公会幡然醒悟的。而老谋深算的郑国老臣烛之武正是利用了秦、晋之间的这种利益冲突。这也是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服秦穆公退军的一个重要的背景。
文章首先交待了秦、晋围郑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是十足的霸权逻辑,狼吃小羊总得找个理由,实质是晋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欲兼并郑国寻找的借口。老臣烛之武在国难当头的情势下捐释前嫌,勇敢地以弱国使者的身份担负起“退秦师”的外交使命。他“夜缒而出”见秦伯(秦穆公),要劝说秦国退军。怎样开口呢?从哪个角度进入说辞呢?——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个开头太费斟酌了,如果一开口就低三下四地乞求秦国退军,太有失于国家的尊严,秦穆公也不会轻易答应;如果一开口就数说秦、晋围郑的“不义”,反而会激怒秦穆公,——因为春秋时期的那些战争无所谓正义非正义;如果一开口就说晋国的坏话,离间秦、晋联盟,这样太直露了,可能让秦穆公一开始就觉得烛之武是“说客”而拒之于门外。烛之武不愧是外交经验丰富的老臣,他深知此行干系甚大,于是一开始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他说: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先用肯定语气承认郑国“既知亡矣”,也就肯定了秦国必定胜利,以顺应并满足秦穆公好大喜功的心理;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表面上似乎肯定了“亡郑而有益于君”,但谦卑中已经露出了锋芒,已经触及到了秦国的利益问题。但此时还不能挑明,因为正处在利令智昏状态下的秦穆公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所以烛之武恰当而适时地用一个“若”字由肯定语气换成了假设语气,先旁敲侧击一下,让秦穆公想想帮晋国攻打郑国是否对秦国有益。然后才挑明其利害关系: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指出:灭郑,对晋有利,而对秦不利;相反,不灭郑,从长远利益看,对秦只能有利。烛之武从正反两方面把这个利害得失说穿了,说透了。可以想象,此时秦穆公肯定已有了松动。烛之武此番来的目的,一是要说服秦穆公退军,二是要瓦解秦晋联盟。第一个目的已基本达到,所以烛之武乘势进逼,要达到第二个目的。要瓦解秦晋联盟,也就是要挑拨离间秦晋友好关系,于是接下来烛之武说了一些晋国的“是非”: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既说晋国的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秦、晋间难以共事;又揭露晋国的贪得无厌,并且指出晋国有“肆其西封”“阙秦”的野心。句句说到了秦穆公的痛处,处处为秦国考虑打算。终于说服了穆公退军,又瓦解了秦晋联盟,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外交使命,而且又有意外的收获——秦国反过来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又成了之后秦晋崤之战的前奏),不但是一箭双雕,而且成了“一箭三雕”,真可谓“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退秦师的这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其绝妙之处在于:首先,烛之武是郑国的使臣,代表的是郑国的利益,他的目的是要挽救郑国,但整个说辞没有一句是站在郑国的利益上替郑国着想,而是处处站在秦国的利益上替秦国着想,所以能打动并说服秦穆公退军;实际上处处为郑国利益着想,这种迂回策略太高明了。其次,说辞的三层意思前后关联,层层深入,步步逼近。第一层先作谦卑态,以获得秦穆公的好感,并满足秦穆公好大喜功的心理;站稳脚跟后接着摆出灭晋使“邻之厚,君之薄”的利害得失,使秦穆公不得不警惕;最后揭露晋国的贪得无厌和野心,这样就彻底瓦解了秦晋联盟,达到了退秦军的目的。第三,整个说辞棉里藏针,柔中有刚,平和谦卑中露锋芒,曲折委婉中显气骨。而且每一层说辞都先用肯定语气再用一“若”字引起的假设语气,从正反两方面去陈说利害得失,所以说理极为透彻。烛之武不愧是春秋时代杰出的外交家。他的这段外交辞令,在当时曾实实在在地发挥了作用,无疑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绝妙言辞,经过《左传》作者的润色、加工、锤炼,于是成为千古传诵的美文,跟《左传》中其它精彩的外交辞令一样,代表了《左传》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teen2005
2011-09-13 · 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28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921万
展开全部
举两个例子:

赵襄子在春秋末期三家分晋前的智氏攻赵中玩过这一手。

智伯又向赵襄子索求二处土地,襄子不给。智伯大怒,于是统帅韩、魏两家的军队攻打赵氏,襄子准备出外避难,说:“我逃到哪里好呢?”随从的官员建议说:“长子县较近,且城郭坚固完好。”襄子说:“人民筋疲力竭地去巩固城郭,又要拼死命防守,有谁能与我同心合力呢!”随从的官员说:“邯郸仓储存粮充裕,适合前往。”襄子说:“所谓存粮充裕,无非由搜刮的民脂民膏而来,现在又让住民作战送死,有谁能与我同心协力呢!看来只有到晋阳去了,晋阳是先主的属地,尹铎宽厚爱民,人民必定团结和睦。”于是决定逃往晋阳。
三家军队包围晋阳,并引水灌城,城墙淹到只剩六尺;锅灶沉没水里,就生出了长脚虾,而人民毫无背叛的意思。智伯巡行水攻情形,当时魏桓子驾车居中,韩康子持矛居右。智伯对他们说:“我如今方知水可以灭亡他人的国家啊!”桓子用肘碰碰康子,康子轻踏桓子的脚,暗示他也可以利用汾河的水来灌安邑,绛河的水来灌平阳啊!疵对智伯说:“韩、魏二家一定要叛变。”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疵说:“根据发生的事情可以推知。我们统率韩、魏的兵来攻打赵,赵亡,灾祸必波及韩、魏。现在约定战胜赵国后,三家平分他们的土地,现在城墙没被水淹没的还剩六尺,城中积粮用尽,拿人肉马肉维持生活,眼看投降指日可待了,可是他们两位不但毫无喜悦的表情,且面带忧戚的样子,这不是要反叛是什么呢?”第二天,智伯把疵的话转告他们两位,他们解释道:“这个人专门讲别人的坏话,实在他才真是想替赵氏游说,使主人疑惑我们两家不忠,然后让你松懈攻打赵氏的斗志。要不然,我们哪里不愿意赶快平分赵氏的田产,反而去做些危险,甚而毫无成功希望的事呢!”两人辞出后,疵进来说:“主人为什么把臣子的话告诉他们两个呢?”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的?”疵回答说:“臣刚才看他们对我仔细端详,且步伐匆促,就知道他们的心情了!”智伯不听劝告。疵为了避祸,请求出使齐国。

赵襄子派张孟谈暗中出城晋见韩、魏二人,说:“臣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魏的军队攻赵,赵亡以后,韩、魏就是下一个目标了。”他们两人说:“我们心里早就知道这种情况;只是怕事情未成,而计划泄露,那么杀身大祸便立即来到了。”张孟谈说:“计谋出于两家主人的口,入于为臣的耳,有甚么害怕的呢!”两人乃暗中和张孟谈约定,并商量好起事的日期后,才把他送走。襄子乘夜派人杀死守堤的官员,决开河水倒灌智伯的军队。智伯的军队因救水乱成一团,韩、魏两家分别从两翼夹攻,襄子率领士卒做正面攻击,大败智伯的军队,杀掉智伯,完全灭绝了智氏的家族人等,唯有改姓辅的智果幸存。

张献忠在战争的危难时刻也玩过这一手。

崇祯十三年(1640)闰正月,张献忠在枸坪关被左良玉击败,率部突入四川。入川途中,在太平县的玛瑙山又受到郑崇俭和左良玉的夹击,伤亡惨重。接着又受到湖广军、四川军和陕西军的追击堵截,义军连受重创,退居兴安归州山中,又被左良玉等军围住,义军陷于困境。为此,张献忠利用杨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派人携重宝贿左良玉,说:“献忠在,故公见重。公所部多杀掠,而阁部猜且专。无献忠,即公灭不久矣。”左良玉斗志松懈,张献忠乘机收聚散亡,在山民的帮助下,走出兴安,与罗汝才等部会合。张献忠又利用四川巡抚邵捷春和杨嗣昌之间的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捷春防守的新宁(今四川开江)。邵捷春根本没有想到义军如此神速,官军一触即溃。义军突破新宁防线后,顺利地进入了四川。义军的入川,打破了杨嗣昌的围剿计划,并在军事上也从防御转入了进攻。杨嗣昌刚愎自用,满以为官军已把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包围在鄂、川、陕三省交界地区,胜利在握了。但实际上是“总督之令不能行于将帅,将帅之令不能行于士卒”。张献忠尽量避免与官军打阵地战,而采取“以走制敌”的策略,一昼夜能行三百余里,快速流动,常常把官军搞得顾此失彼,腹背受敌,疲于奔命。

秋七月,督师杨嗣昌驻师彝陵。时,张献忠败於玛瑙山,遣间说左良玉曰:献忠在,故公见重,良玉乃围而不攻,贼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卒,养痍伤,久之自兴房走白羊山,西合罗汝才,悉锐来攻夔州,官兵大溃。楚将张应元中流矢,突围走;参将汪之凤等战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ejiang1078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7-10-15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339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4357万
展开全部
玄高智退秦师
玄高本是郑国的一位行商。公元前627年,玄高经商途中巧遇前去偷袭郑国的秦军,便一面派人回国报警,一面伪装郑国国君特使,用自己的十二头肥牛和四张熟牛皮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有准备而返回,郑国于是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而当郑国国君要奖赏玄高时,他却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赏,岂不是把我当外人了吗?”

曹刿论战
曹刿不顾乡人劝阻,主动去向鲁庄公献策,最终打败来犯的齐国军队
追问
有没有其他的呢?我实在想不出来了
追答
蔺相如完璧归赵
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折冲樽俎
  春秋中期,诸侯纷立,战乱不息,中原的强国晋国谋划攻打齐国。为了探清齐国的形势,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齐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均有几分醉意之时,范昭借酒劲向齐景公说:“请您给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头告诉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给客人。”范昭接过侍臣递给的酒,一饮而尽。晏婴在一旁把这一切看在眼中,厉声命令侍臣道;“快扔掉这个酒杯,为主公再换一个。”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之上,君臣应是各自用个人的酒杯。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违反了这个礼节,是对齐国国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试探对方的反应如何,但还是为晏婴识破了。   
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时候,我试探了一下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让晏婴识破了。”范昭认为齐国有这样的贤臣,现在去攻打齐国,绝对没有胜利的把握,晋平公因而放弃了攻打齐国的打算。靠外交的交涉使敌人放弃进攻的打算,即现在“折冲樽俎”这个典故,就是来自晏婴的事迹。孔子称赞晏婴的外交表现说:“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机谋的真实写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