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产业间分工?
展开全部
人类历史上真正大规模贸易的产生源于地理大发现,当时贸易的基础是国家已经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贸易类型是产业间贸易。比如14世纪的葡萄牙是地理大发现的第一批受益者,根源于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有利于香料生产的资源优势,香料产业早已在该国发展和壮大起来,地理大发现以后的贸易则是强化了她在这方面的优势。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便受这种贸易模式的启发创立了绝对优势学说,主张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各自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会是有利的。这一学说的创立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他揭示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与后天形成的有利生产条件;二是指出一个国家只要根据有利生产条件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三是在当时贸易戚卜竖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提出了自由贸易政策(Adam Smith,1860)。但是由于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一系列条件苛刻的假设弊轿之上,因此,它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不能解释事实上存在的几乎所有产品上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和几乎在所有产品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为了解决绝对优势理论天生的缺陷,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David Ricardo,1966),他通过一个简单的2*2模型论证了一个国家即使在两种商品都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如果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两个国家通过自由贸易都会受益,而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但是,现实世界中,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的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即对原始贸易模式的回归。为了分析资源差异在贸易中所起的作用,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H-O模型,即一个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要素丰裕程度高大选择出口或者进口的商品种类。虽然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的产生像一枚重磅炸弹给H-O定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学者通过从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视角(Kenen,1965;Keesing,1966)、自然资源稀缺程度视角(Vanek,1963)、政策视角(Travis, 1972;Baldwin,1971)进行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维护了H-O定理的权威性,使以 HO定理为代表的2*2*2模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贸易理论上的基本假设,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一个国家并非仅仅出口或者进口一种商品,而是成千上万种商品,那么在更高维度上H-O定理是否仍然成立?也有学者就H-O定理在这方面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高维条件下的H-O模型较多,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是Vanek(1968)所提出的HOV模型,他通过引入贸易品的要素含量(Factor Content of Trade)概念,证明在更高维条件下H-O定理的预测将不再成立,但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劳动要素的出口国,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资本要素的出口国。Leamer(1980)在HOV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扩展,证明在一个多维商品世界中,比较生产和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或者比较净出口和生产、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才是确定一国资本相对于劳动而言是否丰裕的正确方法。
进一步比较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定理我们还会发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虽然考虑了劳动力的不同质性,但是其一种要素的假说并不符合现实世界;尽管H-O定理对比较优势进行了拓展,其同质要素的假定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也并不强,这一点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便得到了证明。有关H-O定理适用性的实证测算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利用投入产出法对H-O定理适用性的直接检验。“里昂惕夫悖论”便是利用这种方法得出的成果(Leontief,1953)。第二类是回归分析法,包括跨产业回归分析(Baldwin,1971等)和跨国家回归分析(Leamer(1984等)。得出了与H-O理论褒贬不一的结论。第三类是对HOV定理适用性的探讨。最初的实证研究表明,HOV定理对现实的解释力就象掷硬币的概率一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Maskus,1985;Bowen,1987)。为了找到真实世界与理论基础的关系,实证经济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努力,通过计入要素生产率、消费偏好等多个变量,从新的视角对现有理论进行修正,使HOV模型的解释力大大加强(Trefler,1993,1995)。后续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把所有的信息都考虑进去后,HOV模型等式应该是一个恒等式(Davis and Weinstein,2001;Trefler,1998)。
已有研究通过纳入多种要素试图对已有理论进行补充,使其符合现实世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就失去了模型作为现实抽象的一种本意,这是已有研究的一个误区。H-O理论本身作为一种理论并没有错,但是现实世界的贸易行为同时受多种因素(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的影响,因此如果不能构造一个与H-O定理假设相符的现实世界,而尝试着用变换后的模型来检验H-O定理,就不能准确的看出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是否遵循了比较优势。由于现实世界中各国的统计口径不同,以及产品、要素种类的划分不一致,数据的选取直接影响了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除非获得了相当标准和准确的数据,否则,利用经典简洁的H-O模型将是首选。
总的看来,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至二战后资本主义重建阶段,世界贸易类型基本上处于产业间分工模式,国家之间在资源、技术、甚至消费偏好方面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动因,开展贸易的目的则是从这种差异中获得收益。
为了解决绝对优势理论天生的缺陷,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David Ricardo,1966),他通过一个简单的2*2模型论证了一个国家即使在两种商品都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如果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两个国家通过自由贸易都会受益,而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但是,现实世界中,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的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即对原始贸易模式的回归。为了分析资源差异在贸易中所起的作用,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H-O模型,即一个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要素丰裕程度高大选择出口或者进口的商品种类。虽然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的产生像一枚重磅炸弹给H-O定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学者通过从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视角(Kenen,1965;Keesing,1966)、自然资源稀缺程度视角(Vanek,1963)、政策视角(Travis, 1972;Baldwin,1971)进行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维护了H-O定理的权威性,使以 HO定理为代表的2*2*2模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贸易理论上的基本假设,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一个国家并非仅仅出口或者进口一种商品,而是成千上万种商品,那么在更高维度上H-O定理是否仍然成立?也有学者就H-O定理在这方面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高维条件下的H-O模型较多,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是Vanek(1968)所提出的HOV模型,他通过引入贸易品的要素含量(Factor Content of Trade)概念,证明在更高维条件下H-O定理的预测将不再成立,但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劳动要素的出口国,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资本要素的出口国。Leamer(1980)在HOV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扩展,证明在一个多维商品世界中,比较生产和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或者比较净出口和生产、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才是确定一国资本相对于劳动而言是否丰裕的正确方法。
进一步比较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定理我们还会发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虽然考虑了劳动力的不同质性,但是其一种要素的假说并不符合现实世界;尽管H-O定理对比较优势进行了拓展,其同质要素的假定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也并不强,这一点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便得到了证明。有关H-O定理适用性的实证测算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利用投入产出法对H-O定理适用性的直接检验。“里昂惕夫悖论”便是利用这种方法得出的成果(Leontief,1953)。第二类是回归分析法,包括跨产业回归分析(Baldwin,1971等)和跨国家回归分析(Leamer(1984等)。得出了与H-O理论褒贬不一的结论。第三类是对HOV定理适用性的探讨。最初的实证研究表明,HOV定理对现实的解释力就象掷硬币的概率一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Maskus,1985;Bowen,1987)。为了找到真实世界与理论基础的关系,实证经济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努力,通过计入要素生产率、消费偏好等多个变量,从新的视角对现有理论进行修正,使HOV模型的解释力大大加强(Trefler,1993,1995)。后续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把所有的信息都考虑进去后,HOV模型等式应该是一个恒等式(Davis and Weinstein,2001;Trefler,1998)。
已有研究通过纳入多种要素试图对已有理论进行补充,使其符合现实世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就失去了模型作为现实抽象的一种本意,这是已有研究的一个误区。H-O理论本身作为一种理论并没有错,但是现实世界的贸易行为同时受多种因素(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的影响,因此如果不能构造一个与H-O定理假设相符的现实世界,而尝试着用变换后的模型来检验H-O定理,就不能准确的看出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是否遵循了比较优势。由于现实世界中各国的统计口径不同,以及产品、要素种类的划分不一致,数据的选取直接影响了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除非获得了相当标准和准确的数据,否则,利用经典简洁的H-O模型将是首选。
总的看来,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至二战后资本主义重建阶段,世界贸易类型基本上处于产业间分工模式,国家之间在资源、技术、甚至消费偏好方面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动因,开展贸易的目的则是从这种差异中获得收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