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七情的应用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都说明了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脏腑均有一定的损害理 。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讲他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这就是中医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另外,过度喜悦能引起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乐当适度。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过度会走向反面。
“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故当生气后,人们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饭、腹痛;甚至出现吐血等危症。中医术语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现代医学也认为:人处在极度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形成消化性溃疡;亦有因血压升高而诱发冠心病导致猝死的。三国时代的周瑜因生气吐血而亡,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偶然发生。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的办法是尽量戒怒,因为这对人对己有益。
“忧”,指忧愁而沉郁。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而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若过度忧愁,则不仅损伤肺气,也要波及脾气而影响食欲。谚语说:“愁一愁,少白头”。传说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就是因为心中有事,过分忧愁所致的。
“思”,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思虑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观意志来加以支配的。如果思虑过度,精神受到一定影响,思维也就更加紊乱了。诸如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病,大多与过分思虑有关。中医认为:过思则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因此,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倘若“百思不得其解”的话,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有可能导致“气结”。
“悲”,是由于哀伤、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态。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偶有所触及,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指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这说明悲哀太过是会伤及内脏的。因此,家庭中一旦发生不幸的事情,一定要节哀,以保重身体为要。
“恐”,是惧怕的意思,因精神极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惊”,是突然遇到非常事变,导致精神上的卒然紧张。诸如骤遇险恶,突临危难,目击异物,耳听巨响等,都可发生惊吓。惊与恐不同,惊是自己不知道而惊吓;恐是自己知道而恐惧。无故恐惧害怕的人,大都肾气虚,气血不足;突受惊吓而当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人,大都因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的缘故。因此,治恐当补肾,治惊应安神。
总之,人的情志活动若要保持相对的平静,平时就要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客观对待周围事情的变化,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这对于养生有益。
七情致病
l)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过激过久,可以直接损伤内脏。情志伤脏,既可表现为反伤\本脏\,呈现出相应脏腑气机紊乱的病变规律;亦可\发无常分,触遇则发\。
①反伤本脏: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外界的刺激作用于相应的内脏,才能表现出特定的情志变化,故说七情分属于五脏。其基本规律是:怒为肝之志,喜为心之志,悲(忧)为肺之志,思为脾之志,恐(惊)为肾之志。七情过激过久,可以损伤相应的内脏。其反伤\本脏\的基本规律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这种伤规律又称为\自伤\。
②发无常分,触遇则发:情志致病可以\不以次入\,即可以不完全按照上述七情反伤本脏,导致脏腑气机紊乱的规律、次序致病。它可发无常分,触遇则发。其一,一种情志可以伤及多脏:如暴怒伤肝,亦可横逆,乘脾犯胃,出现臌胀、飧泄、呃逆、呕吐等症;思虑太过,不但损伤脾胃,亦能耗伤心血,神失所养,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症;过恐伤肾,精伤不能上奉,则水火失济,可出现心中烦、不得卧,或心神不安、心虚胆怯等症。其二,多种情志可以同伤一脏:七情过激过久,虽可分别伤及五脏,但与心之关系尤为密切,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精神情志活动,因而七情伤脏,均先影响心神,心神受损必涉及其他脏腑产生种种病变。此外,由于肝的疏泄功能能够调畅情志,关系到机体全身气机的运转,因而,七情致病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必然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发生太过或不及,所以肝失疏泄也是情志致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又由于脾胃为人体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各种情志伤脏,常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所以说,情志所伤为害,又以心、肝、脾(胃)和气血的功能失调为多见。
(2)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致病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脏腑的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紊乱。不同的情态刺激,对气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七情影响脏腑气机的病变规律,《素问》概括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亦常因情志波动而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七情调摄
古今养生家和医家都非常重视对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的调摄,以此作为健身益寿或治疗疾病、促进药效的手段。
《黄帝内经》总结出“恬淡虚无”的调摄法,指出人们若能保持愉悦安静,虚怀若谷的精神面貌,遇到意外事件能正确处理,“自解”,“自语”,“自悟”,才能颐养真气,却病增寿。
古代养生家把情绪调节作为治病的良药。医家更重视调节情志,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认为将七情调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预防和治疗虚劳大病的根本之点。清代医学家程履新则指出:“大凡病原七情而起,仍须以七情胜服化制以调之,时者不悟,徒恃医药,则轻者增重,重者危矣!”祖国医学和心理治疗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概括有以下几类:
说理开导式心理治疗:这种心理治疗起源于《黄帝内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告之以其败”即指出疾病和危害,引起病人对疾病的重视。第二是“语之以其善”,即指出只要与医务人员合作,及时治疗,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导之以其所便”,即告诉病人如何调养,指出治疗的具体措施。第四“开之以其所苦”,即解病人的消极的心理状态。
以情胜情式心理治疗:此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所说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实践证明情志致病,按照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治疗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惊式心理治疗法:这是一种利用精神刺激治疗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失调方法。《灵枢》有载“哕,大惊之,亦可已。”
例如医生对处在催眠状态的焦虑患者说:“经过这种治疗后你的心情很快就能变得平静,不再有不安和焦虑,头痛很快就能减轻或消失,睡眠会一天一天地好转,会睡得很熟很深”。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讲他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这就是中医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另外,过度喜悦能引起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乐当适度。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过度会走向反面。
“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故当生气后,人们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饭、腹痛;甚至出现吐血等危症。中医术语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现代医学也认为:人处在极度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形成消化性溃疡;亦有因血压升高而诱发冠心病导致猝死的。三国时代的周瑜因生气吐血而亡,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偶然发生。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的办法是尽量戒怒,因为这对人对己有益。
“忧”,指忧愁而沉郁。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而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若过度忧愁,则不仅损伤肺气,也要波及脾气而影响食欲。谚语说:“愁一愁,少白头”。传说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就是因为心中有事,过分忧愁所致的。
“思”,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思虑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观意志来加以支配的。如果思虑过度,精神受到一定影响,思维也就更加紊乱了。诸如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病,大多与过分思虑有关。中医认为:过思则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因此,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倘若“百思不得其解”的话,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有可能导致“气结”。
“悲”,是由于哀伤、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态。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偶有所触及,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指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这说明悲哀太过是会伤及内脏的。因此,家庭中一旦发生不幸的事情,一定要节哀,以保重身体为要。
“恐”,是惧怕的意思,因精神极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惊”,是突然遇到非常事变,导致精神上的卒然紧张。诸如骤遇险恶,突临危难,目击异物,耳听巨响等,都可发生惊吓。惊与恐不同,惊是自己不知道而惊吓;恐是自己知道而恐惧。无故恐惧害怕的人,大都肾气虚,气血不足;突受惊吓而当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人,大都因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的缘故。因此,治恐当补肾,治惊应安神。
总之,人的情志活动若要保持相对的平静,平时就要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客观对待周围事情的变化,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这对于养生有益。
七情致病
l)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过激过久,可以直接损伤内脏。情志伤脏,既可表现为反伤\本脏\,呈现出相应脏腑气机紊乱的病变规律;亦可\发无常分,触遇则发\。
①反伤本脏: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外界的刺激作用于相应的内脏,才能表现出特定的情志变化,故说七情分属于五脏。其基本规律是:怒为肝之志,喜为心之志,悲(忧)为肺之志,思为脾之志,恐(惊)为肾之志。七情过激过久,可以损伤相应的内脏。其反伤\本脏\的基本规律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这种伤规律又称为\自伤\。
②发无常分,触遇则发:情志致病可以\不以次入\,即可以不完全按照上述七情反伤本脏,导致脏腑气机紊乱的规律、次序致病。它可发无常分,触遇则发。其一,一种情志可以伤及多脏:如暴怒伤肝,亦可横逆,乘脾犯胃,出现臌胀、飧泄、呃逆、呕吐等症;思虑太过,不但损伤脾胃,亦能耗伤心血,神失所养,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症;过恐伤肾,精伤不能上奉,则水火失济,可出现心中烦、不得卧,或心神不安、心虚胆怯等症。其二,多种情志可以同伤一脏:七情过激过久,虽可分别伤及五脏,但与心之关系尤为密切,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精神情志活动,因而七情伤脏,均先影响心神,心神受损必涉及其他脏腑产生种种病变。此外,由于肝的疏泄功能能够调畅情志,关系到机体全身气机的运转,因而,七情致病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必然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发生太过或不及,所以肝失疏泄也是情志致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又由于脾胃为人体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各种情志伤脏,常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所以说,情志所伤为害,又以心、肝、脾(胃)和气血的功能失调为多见。
(2)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致病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脏腑的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紊乱。不同的情态刺激,对气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七情影响脏腑气机的病变规律,《素问》概括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亦常因情志波动而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七情调摄
古今养生家和医家都非常重视对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的调摄,以此作为健身益寿或治疗疾病、促进药效的手段。
《黄帝内经》总结出“恬淡虚无”的调摄法,指出人们若能保持愉悦安静,虚怀若谷的精神面貌,遇到意外事件能正确处理,“自解”,“自语”,“自悟”,才能颐养真气,却病增寿。
古代养生家把情绪调节作为治病的良药。医家更重视调节情志,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认为将七情调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预防和治疗虚劳大病的根本之点。清代医学家程履新则指出:“大凡病原七情而起,仍须以七情胜服化制以调之,时者不悟,徒恃医药,则轻者增重,重者危矣!”祖国医学和心理治疗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概括有以下几类:
说理开导式心理治疗:这种心理治疗起源于《黄帝内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告之以其败”即指出疾病和危害,引起病人对疾病的重视。第二是“语之以其善”,即指出只要与医务人员合作,及时治疗,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导之以其所便”,即告诉病人如何调养,指出治疗的具体措施。第四“开之以其所苦”,即解病人的消极的心理状态。
以情胜情式心理治疗:此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所说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实践证明情志致病,按照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治疗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惊式心理治疗法:这是一种利用精神刺激治疗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失调方法。《灵枢》有载“哕,大惊之,亦可已。”
例如医生对处在催眠状态的焦虑患者说:“经过这种治疗后你的心情很快就能变得平静,不再有不安和焦虑,头痛很快就能减轻或消失,睡眠会一天一天地好转,会睡得很熟很深”。
展开全部
《神农本草经》云:“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后人据此把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七个方面,称为“七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怒胜思,得了相思病的人,让他大怒就可以治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