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竞争力分析什么?不要5S的模型

 我来答
笑笑来着
高粉答主

2011-09-21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万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1.1亿
展开全部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来就是体现在特定的能力上。而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其具体体现形式分析,可大体分解为十个内容,称之为十大竞争力。
  (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2)组织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也只有当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事事有人做,并且知道做好的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并且,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必须以它为基础的。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明确而恰当地界定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流程就是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的运行,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做事方式没有效率,也就企业组织运行没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企业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个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就在于这二十五个法则都变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这一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十大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就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十个方面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会直接导致这种能力的下降,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但这十种竞争力又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个企业,拥有了这其中任何一种竞争力,也都是市场竞争一个制高点的占领。
中研普华
2023-10-12 广告
消费者需求分析是指对消费者对某个特定产品的欲望、动机、需求和偏好进行分析的过程。以下是消费者需求分析的一些重要方面:1. 消费者需求调研:了解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和期望,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反馈,...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中研普华提供
沃2000
2011-09-21 · TA获得超过204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52万
展开全部
五个力:1创新力,对产品,市场,品牌,管理,执行等的创新力.2危机应对力.3客户需求是否有把握力.4成本控制力.5预知力,对行业和流行趋势的预知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7a1ff82
2011-09-27 · TA获得超过1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3万
展开全部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商业/理财 > 企业管理
论文:如何通过五力模型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
浏览次数:627次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10-12-24 11:17 | 提问者:sunshine2yue15
精彩回答

以汽车产业为模型的分析,你看看吧~~
迈克尔•波特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认为,产业竞争力是由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机会和政府行为等两个辅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前四个因素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构成“钻石模型”的主体框架。四个因素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钻石模型”构筑了全新的竞争力研究体系,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包含了比较优势原理,并大大超出了后者的解释范围。

基于“钻石模型”构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鉴于汽车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性,其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探讨,都将是一个永恒的重要话题。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构建出的评价体系,能够利用六大因素对汽车产业实际存在的各种情况进行评估,以求最客观、全面的评价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①主要因素评价方法分析生产要素:现在普遍认为,中国具有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优势,这可以降低加工成本。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可以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确实,发达国家正在逐渐将加工转向中国,但是就汽车生产来讲,经历了“福特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模块化生产方式”,在生产环节的成本已经压缩到“干毛巾”的程度,要想再拧出水来是极其困难的。跨国公司的利润源已经转向开发、品牌、售后服务方面,即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也不过是加工中心,是跨国公司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初级生产要素,而在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仍然保留在跨国公司手中。另一方面,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因此中国汽车产业仅仅依赖一般生产要素优势是无法获得全球竞争力的。再看专业生产要素,中国现有汽车制造技术大部分来自引进国外技术,对外依赖性较强。核心的汽车制造技术仍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发展相对滞后,不足以与世界发达汽车制造国相竞争。

②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后一个潜在的巨大汽车需求市场,这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共识。国外认为:需求和法规是汽车工业进步的两个轮子,但是在中国这两个轮子转得都很艰难。由于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还很低,在汽车消费方面首要的要求是低价,对于性能、款式、配置的要求并不迫切,这就迫使中国汽车产业不得不大量生产技术含量低、廉价的低档产品,很难赶上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水平。另外,国内缺乏保护汽车消费权益的法规体系,这也造成了某种程度上对粗制滥造的纵容,并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③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在中国,汽车产业被列为支柱产业,是优先发展的对象。优先发展汽车产业的战略本身没有错,但是由于大量资源集中在汽车产业,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群没有形成,汽车产业本身的发展也受到深刻的影响。比如中国有100多条汽车生产线,有几百套汽车生产需要的模具,但是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巨大的机械工业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而之所以不采购国内的设备,原因之一是国内的机械工业得不到必要的改造资金。另外,汽车产业所需要的一些特殊钢材如镀锌板、高强度钢板、特殊结构钢等国内依然无法供应,需要进口。这里面有一个矛盾,就是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但是反过来相关产业也需要汽车产业的带动。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了前面一句话,往往忽略了后面一句话。现在看来,由于汽车产业本身及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国内汽车生产没有形成必要的经济规模,也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汽车产业仅依靠国家投资,控制过严,无法有效利用有效的市场资源,如民营资本、其他行业资本、外资等。
④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国内发展汽车产业的战略是集中资源支持若干大集团的发展,这一点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的部门负责人认为,竞争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应该要竞争的结果而不要竞争的过程。而企业和学术界认为:没有竞争的过程就不会有竞争的结果,市场经济是无法绕开竞争的,竞争的过程之所以不可少,是因为它同时是竞争力形成的过程。未经竞争的行政垄断实际就是保护,而保护并不能保护出竞争力。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其配置过程是要经过竞争的,因此“要结果不要过程”的想法实际上是非常荒谬的。缺乏竞争正是中国汽车工业缺乏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⑤辅助因素评价方法分析机会:由于国际上汽车生产严重供过于求,只有中国存在市场扩张的潜力,因此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机遇都是中国市场,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极其难得的机遇。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应当抓住这个难能可贵的机遇,努力提升本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⑥政府:汽车是中国计划管理体制下控制最严的物资,从中国有“三类物资”的分别起,汽车就名列“一类物资”的前茅。数十年间“一类物资”的名单长了又短,短了又长,汽车的地位没有受到任何动摇。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规定77种一类机电物资中,有70种可以敞开订货,而在不放开的7种“一类物资”中,汽车就占了3种(轿车、货车、旅行车)。到90年代初,国家发改委仍然在下达指导性计划,直到2001年,国家发改委才宣布放开轿车价格管理。目前汽车生产项目管理、产品范围、合资管理、轿车经营等仍然采用固有的管理方式。控制过严,就是排斥竞争,保护落后,无法造成一个产业健壮成长的环境。这也会造成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疲软;是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与提升的。

中国汽车产业主要由三大资本源构成,即国外资本、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三大资本源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就主要的出口数据来看,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良性、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不过,根据“钻石模型”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中国汽车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有来自产业界的也有来自政府政策的。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总的来说是稳步在发展的;不过,由于内部存在着来自于诸如技术、市场、政策、机遇等因素的不足的影响,已经为中国汽车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埋下隐患。也许这些隐患并不会马上产生不良反应,不过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中国汽车产业只有根除了内部存在的一系列隐患,再利用上来自外部的好的环境;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够持续、长效、稳步的向上提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