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心理学。请给我点建议。不懂心理学,能看明白我的问题,也说说你的建议。

经常心理很烦。就很没耐性,比如突然想到要做什么事,但是现在又没法做到,就会觉得特郁闷。特烦。这种时候,我应该做点什么,让自己的心平静呢。或者我需要经常往哪方面去想,才能改... 经常心理很烦。就很没耐性,比如突然想到要做什么事,但是现在又没法做到,就会觉得特郁闷。特烦。这种时候,我应该做点什么,让自己的心平静呢。或者我需要经常往哪方面去想,才能改变自己这种什么事都急于求成,无法等待的习惯。举个明显的例子:就好比说金钱,我没存过钱,可是我突然就想去旅游。可是我现在一下子就没这么多钱,同时一想到就算现在开始存,也得一希时间,才能去,这时我就会特烦特澡。就想凭空能出现这么钱,而不想通过时间慢慢来储存。 经常很多其它想法,也会是这样,就想到什么,就想立马去做,但实际情况却无这个条件来实行。有人能明白吗?能明白的朋友,给个建议或者什么的。不明白的就没办法了。 展开
 我来答
王金波心理咨询师
2011-09-22 · TA获得超过6.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63%
帮助的人:6352万
展开全部
您好!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的想法的,呵呵,只是不同的是有的人只是想想,想后不能马上实现,有的人就会慢慢去努力,等到挣够了钱再去实现,那时这也成了挣钱的一种动力!还有的人可能就会很失望,失望到自暴自弃了!心想连这样小的愿望都无法实现,那么自己还能做什么呢,因此而堕落下去!还有的人或许真的就像您的体会一样啦……
其实以上的想法都属于正常的!只是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自我调解,调整心态,让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围绕着我们,相在上久的将来美好的梦想就会变为现实的!呵呵,记得很小的时候常常听说这样一句好像是从国外流传过来的话“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下面是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平衡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愉快!

心理不平衡的时候很多,有的来自挫折,有的来自嫉妒,有的来自孤独。甚至有研究表明和生理健康(比如说营养、疾病、药物)密切相关。
  心理失衡的现象在生活中是时有发生的。大凡遇到成绩不如意、高考落榜、与家人争吵、被人误解讥讽等等情况时,各种消极情绪就在内心积累,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消极情绪占据内心的一部分,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使这部分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狭窄;而未被占据的那部分却越来越空、越变越轻,因而心理明显分裂成两个部分,沉者压抑,轻者浮躁,使人出现暴戾、轻率、偏颇和愚蠢等等难以自已的行为。这是心理积累的能量在自然宣泄,其行为具有破坏性。
  这时需要的是"心理补偿"。纵观古今中外的强者,其成功之秘诀就包括善于调节心理的失衡状态,通过心理补偿恢复平衡,甚至增加建设性的心理能量。
  有人打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方:人好似一架天平,左边是心理补偿功能,右边是消级情绪和心理压力。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加重补偿功能的砝码而达到心理平衡,你就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了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待你完成的任务,并有充分的乐趣去享受人生。
  那么,应该如何去加重心理补偿的砝码呢?
  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情绪是伴随着人的自我评价与需求满足状态而变化的。所以,人要学会随时正确评价自己。有的青少年就是由于自我评价得不到肯定,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此时未能进行必要的反思,调整自我与客观之间的距离,因而心境始终处于郁闷或怨恨状态,甚至悲观厌世,最后走上绝路。由此可见,青年人一定要正确估量自己,对事情的期望值不能过分高于现实值。当某些期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要善于劝慰和说服自己。不要害怕,没有遗憾的生活是平淡而缺少活力的生活。遗憾是生活中的"添加剂",它为生活增添了改变与追求的动力,使人不安于现状,永远有进步的余地。处处有遗憾,然而处处又有希望,希望安慰着遗憾,而遗憾又充实了希望。正如法国作家大仲马所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没有遗憾的生活是最大的遗憾。
  为了能有自知之明,常常需要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因此,经常与别人交流思想,依靠友人的帮助,是求得心理补偿的有效手段。
  必须意识到你所遇到的烦恼是生活中难免的。心理补偿是建立在理智基础之上的。人都有感情,遇到不痛快的事自然不会麻木不仁。没有理智的人喜欢抱屈、发牢骚,到处辩解、诉苦,好象这样就能摆脱痛苦。其实往往是白花时间,现实还是现实;明智的人是承认现实,既不幻想挫折和苦恼突然消失,也不追悔当初该如何如何,而是想到不顺心的事别人也常遇到,并非是老天跟你过不去。这样你就会减少心理压力,尽快平静下来,对那件事作个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在挫折面前要适当用点"精神胜利法",即所谓"阿Q"精神,这有助于逆境中进行心理补偿。例如,实验失败了,要想到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被人误解或诽谤,要想到"在骂声中成长"的道理。
  但是,在作心理补偿时也要注意,自我宽慰不等于放任自流和为错误辩解。一个真正的达观者,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最无情的批判者,是最严格要求自己的进取者,是乐于向自我挑战的人。
  记住雨果的话吧:"笑就是阳光,它能驱逐人们脸上的冬日。"
芩欣
2011-09-21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42
采纳率:16%
帮助的人:2392万
展开全部
很多人都这样吧,因为现代社会的节奏很快,所以大部分人都被这种社会节奏胁裹着,你平时看的报纸,电视,周围的广告牌,整个社会就是快节奏的,什么都想要个捷径,什么都想要立竿见影,这几十年来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是这样的,所以整个社会文化就是急功近利的,你在这种环境下,当然也被影响着遇到问题就想马上见到成效。
另外,我其实还是挺羡慕你的,因为你这种急躁也表明你其实没受过什么挫折,所以你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抱着一种“理所当然要这样”的心态,大约也是你的环境(比如家人朋友)一直以来都挺护着你,你的要求大多能得到满足,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特别烦躁,我原来也是这样,特别不能忍受这种不如意。
这种东西其实顺其自然慢慢的就好了,等你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好多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有些是需要别人的配合(但他未必会配合你),有些是需要你的不懈努力,有些需要时间和时机。你经历这些多了,就淡然了,所以有些阅历丰富的人(不一定是年纪大,就是经历的事情多)处理问题比较老辣,不光是经验的问题,也是被磨砺出来的。
如果一定要说怎么做自我心理建设,那最简单的就是告诉自己:人生是个历练的过程,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会那么顺心如意,所以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放慢脚步,一点点来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9afad18
2011-09-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5万
展开全部
很简单,人的需求分“生存需求”和“虚荣需求”,看你属于哪种需求。烦恼的时候把自己关在屋里,脱光衣服做数学题,等想出门的时候再想想是不是该先穿上衣服,是穿哪件?是先穿内衣还是外衣?是不是不能乱了程序?此方法三次有效,不防一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9-21
展开全部
心理学来说 ,你为什么会有行为啊?因为你有动机,有了对美好的未来的一种期待,有了这种期待才会行动,你的行为持续不久因为你的期待比较虚幻不是很现实或者说短时期内不能看到,你试着将自己的期待转化为在短时期能看到的,让自己慢慢的唱到甜头,慢慢的那这种依靠期待才有的动机行为转化为是习惯化的行为,可以持续下去就好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