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阅读答案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啊。”

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

“对,”哲学家说:“现在旷野里是长满杂草,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何铲除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啊。”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趋势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想要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家。同时,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试想那些学生们的人生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多少意义呢?

问题

1.在除野草的事情上,除了文章提示的主题,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展开
 我来答
铃来电秀cn
2011-09-21 · TA获得超过15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万
展开全部
说说我的理解。

这是一个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方法不是在问题的多种答案中寻找最佳答案,而是转移问题。如何除掉杂草?方法多多,但最后不是如何“除掉”杂草,而是“种”庄家。问题被转移了,问题不再是问题了,问题不存在了,也就解决了。

如何让灵魂无纷扰?用美德占据它!
问题是如何解决灵魂的纷扰,但答案却指向了如何培养自身德美的。这样的答案使得重点不再在解决灵魂纷扰的问题上了,而是聚焦到如何培养美德上。

在除野草的事情上,除了文章提示的主题,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我的想法就是:这就是一个问题转移的概念。就像我现在回复这个问题一样,我不是在针对除野草提出什么建议,而是把问题引向了另一个问题——一个关于问题转移的问题。

随便一看,随便一想,随便一答,大家别太在意,欢迎交流。
谢谢!
喔喔喔457
2013-03-19 · TA获得超过36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7万
展开全部
这是一个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方法不是在问题的多种答案中寻找最佳答案,而是转移问题。如何除掉杂草?方法多多,但最后不是如何“除掉”杂草,而是“种”庄家。问题被转移了,问题不再是问题了,问题不存在了,也就解决了。

如何让灵魂无纷扰?用美德占据它!
问题是如何解决灵魂的纷扰,但答案却指向了如何培养自身德美的。这样的答案使得重点不再在解决灵魂纷扰的问题上了,而是聚焦到如何培养美德上。

在除野草的事情上,除了文章提示的主题,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我的想法就是:这就是一个问题转移的概念。就像我现在回复这个问题一样,我不是在针对除野草提出什么建议,而是把问题引向了另一个问题——一个关于问题转移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11-09-21 · TA获得超过21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万
展开全部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学富五车还不是最终的 更进一步的是要将知识内化 融会贯通 智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简洁读书
2012-09-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万
展开全部
旷野之所以是旷野,在于它容得下杂草,这是自然之象。哲学家要剔除杂草,是要在自然景象之上烙下人性的印记,这里已经人为地认可了旷野而否定了杂草。首先,若从唯物的即历史的、辩证的角度去考虑,我的想法是不去为杂草的生长而忧虑重重,待其自生自灭,“恶是善的手段”。其次,这里将旷野比作人之精神的整体面貌,将杂草看做恶的精神,哲学家在问众弟子如何“铲除”精神之恶,最后自己作答即自我创造,以实现善即美德,使其占领人这篇旷野,从而使恶无立足之地。
我认为,人之旷野,即体现人得自由性,旷野的自然表达着人得独立意志,独立即可自作选择,而人的恶与人的善自有其产生存在滋长的必然,所以关键在于选择(恶或善),而后是选择后的责任的承担,以体现人格的连续性和尊严。因为人的自有与尊严高于一切,所以我认为不该是除“野草”(违背人性、自由性),而该是不选择“野草”,当然不选择它便是一种对善的选择,即我们的共同理想:自由而善良,尊严的体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荷香6084
2012-06-09 · TA获得超过6.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1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87万
展开全部
我们要做好自己,。有可能会错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