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不 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用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挚友的深情。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自天宝四载(745)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以苏武、黄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贾谊、孔子之典来写他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不也是“世人”的不公吗?“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本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杜甫
不见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用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挚友的深情。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自天宝四载(745)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以苏武、黄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贾谊、孔子之典来写他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不也是“世人”的不公吗?“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本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展开全部
杜甫《不见》赏析
【原诗】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赏析】
本诗写于杜甫初居成都之时,时值李白被流放到夜郎而获释,诗人得此消息,悲喜交加,便做此诗。
首联中“不见李生久”无一奇字,平白浅显得如村巷俚语,却饱蕴深情,奠定了下文明白晓畅却蕴情至深的笔调。“不见”亦是诗歌题目,与“久”搭配,如飞白直呼,充分表现了诗人与李白分别日久后的情不能已。“佯狂”是古代不得志儒生的行为特征之一。儒生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入世的人生观(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而世事纷扰,仕途险恶,许多人的人生目标难以实现,却又不想丧失儒家“修身、齐家”的处事标准,不想与尔虞我诈的现实媾和,便常抱有“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观念,高蹈而去,洒脱不羁,甚至说佯狂似癫。如此,出世的行为与入世的愿望在他们的内心纠结不清,人生又如何能轻松快活。作为同样不得志的杜甫双怎能不理解好友李白深深的抑郁与浓浓的哀伤呢?所以说,“真可哀”三字写的又何止是李白一人的生活和心态呀?分明是写出了诗人与所有失意文人的生存状态。
颔联中的“皆”与“独”字要仔细体会,李白才高学富,为人狂放,本就招人嫉恨,又因永王李璘一案招致祸端,“世人”便对他一片喊杀之声,而诗人虽与他分手多年(15年之久),却仍坚信好友的气节与人品,道出“我意独怜才”,这在人人明哲保身的世俗社会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只此一言,便可让诗人担负不小的风险,如此,一可见李杜二人友情之醇深,二可见杜甫的耿介、真爽的气节。此二句足以让我们为他们真挚、纯朴的友情喝彩!
颈联上句写李白的奇才。李白少有才名,“八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也曾赞其“李白斗酒诗百篇”。其才思之敏捷使多数人只能望其项背。“千首”并非确指,即言其多,下句的“一杯”也非确指,即言其少。李白的酒量与才气一样大,“但使主人能醉客,不问何处是他乡”“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足见其好酒,但身世飘零,连酒也不能尽情而饮了。其才之高、其生之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生不幸,酒可浇愁,可酒也偏不易得,李白的遭遇又怎是一声叹息可了得?
“匡山”是李白曾经居住读书的场所,从上文要以看出诗人是极其理解、同情李白的不平遭遇的,“惺惺相惜”让诗人道出对好友的期待:头已白,莫如归来。既可以与友相聚,又可寄情山水,读书论文。笔者每读至此,心中便情感激荡,一为诗人对李白的衷心祝福,二为李杜人的至情。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多沉郁顿挫,雅丽精工,而本诗却一反常态,用字平白,甚至有些俗,却字字含情,令人心动。能如此,便要有出奇的才气,更要有发自内心的真情,二者有机结合,就酿出了一坛入口平淡,却回味无穷的诗中美酒。
【原诗】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赏析】
本诗写于杜甫初居成都之时,时值李白被流放到夜郎而获释,诗人得此消息,悲喜交加,便做此诗。
首联中“不见李生久”无一奇字,平白浅显得如村巷俚语,却饱蕴深情,奠定了下文明白晓畅却蕴情至深的笔调。“不见”亦是诗歌题目,与“久”搭配,如飞白直呼,充分表现了诗人与李白分别日久后的情不能已。“佯狂”是古代不得志儒生的行为特征之一。儒生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入世的人生观(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而世事纷扰,仕途险恶,许多人的人生目标难以实现,却又不想丧失儒家“修身、齐家”的处事标准,不想与尔虞我诈的现实媾和,便常抱有“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观念,高蹈而去,洒脱不羁,甚至说佯狂似癫。如此,出世的行为与入世的愿望在他们的内心纠结不清,人生又如何能轻松快活。作为同样不得志的杜甫双怎能不理解好友李白深深的抑郁与浓浓的哀伤呢?所以说,“真可哀”三字写的又何止是李白一人的生活和心态呀?分明是写出了诗人与所有失意文人的生存状态。
颔联中的“皆”与“独”字要仔细体会,李白才高学富,为人狂放,本就招人嫉恨,又因永王李璘一案招致祸端,“世人”便对他一片喊杀之声,而诗人虽与他分手多年(15年之久),却仍坚信好友的气节与人品,道出“我意独怜才”,这在人人明哲保身的世俗社会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只此一言,便可让诗人担负不小的风险,如此,一可见李杜二人友情之醇深,二可见杜甫的耿介、真爽的气节。此二句足以让我们为他们真挚、纯朴的友情喝彩!
颈联上句写李白的奇才。李白少有才名,“八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也曾赞其“李白斗酒诗百篇”。其才思之敏捷使多数人只能望其项背。“千首”并非确指,即言其多,下句的“一杯”也非确指,即言其少。李白的酒量与才气一样大,“但使主人能醉客,不问何处是他乡”“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足见其好酒,但身世飘零,连酒也不能尽情而饮了。其才之高、其生之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生不幸,酒可浇愁,可酒也偏不易得,李白的遭遇又怎是一声叹息可了得?
“匡山”是李白曾经居住读书的场所,从上文要以看出诗人是极其理解、同情李白的不平遭遇的,“惺惺相惜”让诗人道出对好友的期待:头已白,莫如归来。既可以与友相聚,又可寄情山水,读书论文。笔者每读至此,心中便情感激荡,一为诗人对李白的衷心祝福,二为李杜人的至情。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多沉郁顿挫,雅丽精工,而本诗却一反常态,用字平白,甚至有些俗,却字字含情,令人心动。能如此,便要有出奇的才气,更要有发自内心的真情,二者有机结合,就酿出了一坛入口平淡,却回味无穷的诗中美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