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我来答
休闲娱乐助手之星M
2020-12-14 · TA获得超过5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6万
展开全部

《我与地坛》集中思考和表达了“生命”的困难与意义,这是史铁生在漫长的艰难岁月里对生命再三再四循环反复的思考咀嚼和叩问所得。这样的主题致思方向,对于当代散文来说,或许并不是重大的创举,此前的散文写作,一般也都会触及到这类主题。

但是能够以一种平实、冷静、温情而透彻的态度娓娓道来,升天入地,丝丝入扣、体贴入微,毫不勉强造作,并抵达一种能为平常人所理解又难以企及的境界,却只有史铁生做到了。

这篇长达万言的作品,无论是在表达主旨上,还是在写法、语言各个方面,都堪称是史铁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独一无二的贡献,就这个意义而言,《我与地坛》的影响远远超越于文体范围。

扩展资料:

《我与地坛》创作背景:

史铁生于1969年作为知青,到陕西省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因病致瘫而回京。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十五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

当人们为《我与地坛》的通透圆融和超越之美而感动的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生命再次出发艰难跋涉的起点,距离他写出并且发表《我与地坛》,已经是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没有人能够想象和体会他的艰难困苦—身体的障碍与精神的绝望曾经试图以自然的名义击垮他。但是史铁生走过了这个艰辛的“二十年”,然后他以一种令人感动的平静说到了“四百年”: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球场风云
高能答主

2020-12-14 · 球场风云
球场风云
采纳数:939 获赞数:19383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我与地坛》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扩展资料:

《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史铁生完成了许多身体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对于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没有停留在表面进行思考,而是去拷问存在的意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教育细细说
高能答主

2021-03-20 · 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
教育细细说
采纳数:928 获赞数:45137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对母亲的爱与怀念

来到破败荒芜的地坛之后,作者想到了自己与地坛的同样境遇和命运,因而回忆起逝去的母亲艰难的命运和伟大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怀。

2、向死而生的哲学感悟

作者在长期与地坛相伴的过程中,达到了更深层的认知,苦难对于人来说无法避免,而人只有能够向死而生,将苦难化为自身的力量,才能超越命运的困境,达到生命的至高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比佛BEFORE
高粉答主

2021-03-20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76万
展开全部
主题:1。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在与地坛的交流中,作者认识到死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因而对死获得了一些超脱。生不是瞬间可以想透的问题,因而作者从地坛里各类景物的变化中认识到与其痛苦地活,不如开心地活。
2。关于母亲。与地坛的一次次邂逅,母亲的一次次寻找,都让作者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用心,母爱的苦难、无言、坚忍,从而从对地坛的感情转而对母亲的怀念,升华文章的主题。 人物形象:“我”是一个残疾却不颓废的人,正如地坛荒芜却不衰败。

写作:运用象征,将地坛与母亲联系在一起。表面上一部分写地坛,一部分写母亲,实际上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无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给予作者强大的精神源泉。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就很好的证明了地坛隐喻着母亲,对作者都有很深的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zhxjt
活跃答主

2021-03-20 · 万物皆可问,万物皆可答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46%
帮助的人:998万
展开全部
《我与地坛》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这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以北京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思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询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执着的探索精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