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研究性学习课题,要活动很多的,不要太大的课题。 20
我是常州的,希望能有小一点活动很多的课题,小组6人一起研究的。要稍微有趣一点的,动漫的就不要了,研究过了。。类似的还有什么?比如时尚啊什么的?...
我是常州的,希望能有小一点活动很多的课题,小组6人一起研究的。
要稍微有趣一点的,动漫的就不要了,研究过了。。类似的还有什么?比如时尚啊什么的? 展开
要稍微有趣一点的,动漫的就不要了,研究过了。。类似的还有什么?比如时尚啊什么的?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初中生研究性学习培训(一)
我们学校稿研究性的学习已经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有一些,这些问题存在于我们的活动的几乎所有的环节。
一、选题。选题是研究的最关键的一步,选一个好的,利于操作的题目,研究就成功了一半。题选不好,绝没有成功的希望。选题应注意(一)大小适中。我们的同学选题往往过大。有的同学选一个《汽车问题研究》的题目,汽车问题可以有汽车的发展历史,汽车的制造,汽车的驾驶,汽车的保养和维修等等若干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能写一本大书,我们同学怎么研究得了。可如果你把题目缩小一下,把它变成《汽车驾驶过程中应急情况的处理》,如果你能把有关情况说的比较详细,能不好很多新手司机能找你咨询,写一本书,不用愁找不到读者,卖不出去。
有的同学《即墨的山脉调查》题目也大了,即墨山那么多,你调查不过来,只能到地方志书上去寻找,如《即墨市志》之类,照搬别人的东西,不是研究。可如果你把题目变小,只研究一座山,如山上的形态,岩石属性,有些什么样的植物等等。教研室的高信宗老师曾经研究过即墨的野生观赏植物,就很有意义。如果你搞一项这样的调查,园林部门你不能找到你?我们同学所选的《毒品问题研究调查报告》题目也太大,我们谁也承担不了这么大的课题。
(二)不要太难。如有的同学选的题目是《寻古搜今论诸子》,诸子百家你知道有哪些家吗?如果不知道还论什么?百家有名的有儒、道、法、墨、名、阴阳五行、农、兵。诸子百家的书非常晦涩,最难读,有的人一辈子就研究一本经典,就成了大学者如郑玄,搞了《毛诗笺》等几本书,便成了古今大家。他曾经在即墨的康成书院讲过学,实验高中在起名的时候,有人建议叫做康成学校,不过没被采纳,现在叫实验高中,即墨已经有个实验学校,再加一个实验高中,老百姓谁分得清?至于道家的著作,我们同学恐怕看着注释都读不懂。《论语》里有许多孔子关于为人处事的议论,你能把它们介绍出来并作一评价,不仅能增加你的知识和研究能力,你还会在活动中收的文明礼貌的熏陶。《孟子》中有好多关于保护生态的议论,如果我们同学古汉语好的话,可以写一篇儒家关于环境的小论文。还有的同学拟定了个《即墨市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题目既大又难。如果你改成某一地方,最好是你的家乡发展农家游,或田园游的构想,题目小,因而容易。
(三)要具研究性。我们同学选了一个《收集并识别种子果实》的题目。不知从哪里弄了些文字和图片拼在了一起。有苹果、橘子、樱桃等等,你去把它们粘贴在一起,目的是什么?让大家认识?它们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认识。作研究?可并不见研究性的文字。也有的同学选了一个《搜集古今爱国者的事迹》,将一些相关的文字拼在了一起。研究的过程是搜集资料,经过推理分析处理资料,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拼接资料只是研究的最初一步,我们同学只走了第一步,以后两步更重要,更难的两步都没有走,形成的东西既不是论文,也不是研究报告。就是堆积在一起的一些文字
可如果你把以上题目改变一下,将《收集并识别种子果实》改成《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苔菜、油菜种子的识别》,所有的过程就都有了,并且不仅有研究意义,而且有实践意义。因为这几种蔬菜的种子放在一起很难辨认,你能概括出它们的关键特征,之间的区别,需要很多的研究功夫。爱国主义者的事迹,你可以集中介绍一个人的,如果是一般人所不了解的,则更好。如果你能所涉及我们即墨那个名人的事迹,都可以发到《即墨古今》上去了。《即墨古今》是史志办编的刊物,一年出好几期,今年才出一期,原因是没有好的文章,如果我们同学能搜集的关于即墨历史的资料,以前人们不知道的,你写成文章,我可以帮助你修改,并推荐你发表,我还兼着这个刊物的特约编辑。每期都要求我提供篇稿子。
(四)要有新鲜度。同学们以上选的题目如《毒品问题研究调查报告》、《寻古搜今论诸子》、《汽车问题研究》,题目都比较老旧,缺乏新意。还有墨水河的污染源问题,我们的前届同学年年做,再做,除非能超过他们,否则,也没有什么意义。近几年即墨市政府对于墨水河的治理下了大功夫,如果改成墨水河的治理,就有新意了。如以上所说的《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苔菜、油菜种子的识别》,介绍一位别人不大知道的即墨人物,调查几个民间故事,都有新意。有的同学调查即墨的风俗,如果改成调查婚俗、丧俗,节日的过法,也很新颖。另外你从身边做起,调查一下你班里同学的不良的学习习惯,或生活习惯,不仅自身有研究异性,并且对同学们,还会有教育意义。
二、搜集资料
资料分文献的、口碑的和实物的等等。如果你要研究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或者某件文学作品,年代有比较久远,没有别的资料可以寻找,用文字的就够了。如你要研究韩信,需要查阅《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等,同时还要阅读当代学者们关于他的研究成果。资料来源于专著,出处要有作者、书名、资料类别,出版社和版本,如舒振邦等.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来源于论文,有作者、文章题目资料分类,发表的刊物,期数和页码。如陈同燮.罗马奴隶社会概述[J] .文史哲,1956(11)38.,如果是古文献,可以注作《史记·高祖本纪》。来源于网上的资料,要有网页地址(URL),记录这些,都是为做注脚用。
如果你要研究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你便要去做实地调查。就是到现场去看、去问。
调查最重要的过程是访谈,访谈要讲究技巧。最好是在他们悠闲、心情好的时候进行。被访谈者不愿意接待你们到愿意,是最困难的过程。以前许多同学用的是感动法,如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如此等等。访谈老人就陪他们聊天,逗他们开心,总之,要学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即使研究生活中的问题,也应该查阅参照一些文献资料。如你要做一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这样的一个调查研究,除了要对现状作详细的调查之外,对于垃圾里都含有什么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有哪些危害,怎么能够知道,并让人们所认识,我们不能自己去挨样化验,只能去查文献。我们好多同学的调查报告里见不到文献的影子,这是不对的。查什么文献,要标明出处。
搜集资料还要直奔主题,围绕中心,兼顾边缘。首先是直奔主题,如我们同学所设计的《即墨的风俗调查》,问卷上的题目有“你能举出五条即墨传统的风俗吗?”这就是直奔主题,也是调查研究的中心。问卷上“你经常和他人说起风俗吗?”,则是离中心较远的边缘性问题,有了也行,没有也无关重要。中心问题多设计,边缘问题少设计。问卷要简明扼要,让被访者好作回答。如我们同学的问卷“你所了解的即墨风俗有多少?”就不好回答。风俗是不可数的,你问有多少,谁说得上来?“你会把风俗当做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吗?”也不好答。我看到同学们所设计的问卷都是中心问题设计的太少,边缘问题设计的太多。
风俗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有节日风俗,婚礼风俗,葬礼风俗,它溶化在日常生活和礼尚往来等方方面面。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小部分。如节日风俗,你可以问老人“以前你们是怎么过年(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过端午的、六月初一、六月六、中秋节、九月九)的”以前是怎么结婚的”。如婚俗和葬俗,可以问年轻人“风俗里的东西应该淘汰,那些应该保留”,“现在农村死了人子女披麻戴孝你以为好吗?”如此等等,这样内容有了,评价也有了。这样的问题应该以口头问答的形式,而不应该设计成问卷,因为没有人能答你这样的卷子。
可以设计成问卷的一般是可以有数字统计的,如调查同学的学习习惯,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
1、 你在课堂上使之满足于理解了,还是()
A. 力争完全掌握 B.满足于理解 C.两者都做不到
2、你听课时的注意情况()
A.全神贯注,从来不走神 B. 偶尔走神 c.经常走神
三、分析处理资料
卷子发给全班同学,答完后收上来,做统计,算出百分比。这是处理资料。另外把杂乱无章的东西分门别类,也是处理资料。
四、写作。一般说来,研究性学习最后阶段形成的文字有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和小论文三种形式,三种形式是性质相通,都表达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很严肃,严谨,列举事实,讲明道理,是它们共同的价值取向,所以,那种文学上的修辞手段,一般用不上。文体略异,调查报道,研究报告,目的手段等单挑了出来,小论文则将它们融合在了行文中,所以知道了其中一种的写法,其它两种大体上也就会了。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可以总结正面的典型经验,可以对社会上存在的某个问题进行调查,也可以使一些中性的题目。某种社会风俗的调查,就属于中性的题目。一般分现状和建议两大板块,一个版块可以付分为若干个部分。其结构,分题目、调查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概述、事实描述、事实分析、结论和处理意见或建议。
附录:
(题目)关于XX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调查与思考
(署名)xxx xxx xxx
(概述)2009年,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五化”工程建设,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农民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一下子改掉和其它原因,所以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卫生面貌的改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做了深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思考,以期为市、镇关于这个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事实描述)一、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
当前,对农村环境有重要危害的垃圾有,1、生活垃圾:厨余垃圾、飞灰;2、建筑垃圾;3、化学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医疗废弃物、废旧薄膜、农药瓶等;4、农田果园垃圾,植物枝叶、秸秆以及焚烧秸秆产生的烟尘。
垃圾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污染地表水环境。随处乱倒的生活垃圾以及垃圾池、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尤其是尤其是靠近大河沿岸的村庄,大量的垃圾及其产生的与水的混合物与河水混杂。
2、污染地下水。生活垃圾会分解出大量酸或碱、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物质,渗入后造成地下水污染。
3、污染土壤。垃圾渗滤液渗入后造成土壤污染,进而影响农产品品质
4、污染大气环境。生活垃圾发酵分解,会产生量大的沼气。这种沼气既含有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也含有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物质。
5、造成病虫害传播。蚊蝇、飞鸟、老鼠在垃圾池、填埋场活动,会把垃圾中的病原体带到其他地方。
6、有害观感。垃圾池、填埋场往往脏乱,加上飞散的塑料袋、纸张,让人恶心。
(事实分析)二、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症结
(一)管理不够到位。市、镇政府虽然都设有环卫机构,但管理范围更多地是集中在市区和镇中心,对边缘地区管理不到位。
(二)缺乏资金扶持政策。由于资金不足,农村地区的保洁人员和设施配置参差不齐,造成环境时好时坏。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专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很少,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
(四)农民卫生意识不高。农民垃圾乱堆乱放已成习惯,对自己对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的义务不觉悟。
(五)缺少农村垃圾处理的整体规划。对农村垃圾的收运处理上,没有形成一个全市范围的长期规划,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各镇各村各自为“政”。
三、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制约因素
(一)农民相对分散的居住,决定了农村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城市1平方公里,可住住了七八千人,农村十几个村庄的人数也比不上城市一个住宅区的人数。分散居住,一是设施购置成本高。垃圾桶、中转站、压缩楼、运输车辆等环卫设施的人均配置比例要远远高于城市。二是系统运行成本高。垃圾收运路程远,交通成本高;三是保洁人员或不足,或浪费。
(二)镇、村级经济承受能力弱。缺少工商业的村庄,由于取消了农业税,村集体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不可能担负起垃圾收运处置费用;如果将这笔费用转移给农民,很多农民承担不起或不愿承担。
(三)缺少成熟有效的处理技术。常用的垃圾处理技术有三种:一是填埋。简单填埋一般将垃圾倒入废弃的石坑和土坑,造成渗滤液污染土壤,沼气污染大气,滋生的老鼠、苍蝇会传播病虫害。二是堆肥。采用静态发酵工艺,虽然投资、运行费用较低,但相对镇、村仍难以承受得了;而且其环保设施不齐全,存在很多污染隐患,会造成“二次污染”。三是焚烧技术。这一技术仅适用于平均低位热值不小于5000千焦/公斤的垃圾,而且投资费用很大,目前只有深圳等极少数城市采用。所以说,现有技术条件下没有太多有效、适用的技术供我们选择。
(结论、处理意见或建议)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的对策
(一)垃圾收集处理应坚持四项原则
1、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农民个人投入为辅的垃圾处理模式。垃圾填埋场、环卫设施建设由政府负责,垃圾收运处置费用由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负担。
3、先试点,后推开。选择2—3个不同情况的镇开展试点,在试点过程中改进不足、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4、防治结合。既要关注垃圾清扫、清运、无害化处理等治理措施,也要关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问题。减量化措施包括:推广净菜入户、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拒绝使用过度包装商品等。资源化措施包括:推广秸秆气化、秸秆青贮、垃圾分类回收、有机垃圾堆肥等。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可采取三种运营模式
1、市处理模式。垃圾处理场周边镇可选择采取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方式,将各村的生活垃圾集中运至大型垃圾处理场。
2、多镇共建共用模式。根据区位,由市政府统一在几个镇之间规划建设共用垃圾填埋场。该填埋场可以利用废弃的矿坑、石坑,工艺可以介于简单填埋与卫生填埋之间,污染防治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3、村处理模式。偏远的村庄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就地就近利用废坑(塘)等建设简易填埋窖或焚烧炉(窑)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也可以进行堆肥等处理。
文字是调查报告主要发表形式,可如果制成影视,也可以,后者的具体做法可以参照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文字是调查报告主要发表形式,可如果制成影视,也可以,后者的具体做法可以参照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初中生研究性学习培训(二)
(二)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与调查报告的写法基本一样,它分题目、作者(所有组员)、导师、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目的(做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完成该课题所要完成的几项任务)、方法(完成上述任务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资料的分析与结论(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建议)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方面在行文中一般单挑出来。发表形式除了文字以外,也可以辅助与图片或影像。
(三)小论文
小论文,就是一篇议论文,不一定局限于一定的格式,是要能把问题说清楚,怎么写都可以。但小论文是带有一定科学性质的文章,很讲究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行文要严谨,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要过多的抒情和发感慨。
从同学们所写作的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看,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不会处理资料,同学手中的东西倒是不少,如同学们研究《水浒》中的山东人,《水浒》电视连续剧成五六遍地看,小说读了无数遍,从中摘抄出的材料厚厚的一大本,可最后形成的文字真正与题目相关的却不足300字。调查一条河的污染源,四五个人奔走一个周,访谈了几十个人,记录了上万字,形成的切题的文字寥寥几百字。研究一个文化遗产,听了若干人的讲座,查阅了无数资料,一遍遍地去考察,最后形成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乱写一通,就是丢三落四地胡乱写上几条材料,形不成任何稍微有点价值的观点。
再讨论第二个问题,即不会表述成果。研究过程与表述过程是既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过程,既然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所以,各自的方法马克思说是不同的。①可我们同学在表述成果的时候绝大多数却把这两个过程混淆了。表述的应该是成果,而不是过程。我见到的同学写的关于历史、文学方面的小论文却是舍成果这个重心而不顾,大部分文字用来描绘过程。介绍学校领导对他的课题如何关心、如何支持,家长对他的研究如何重视,谁给了他多少指导,他查了几天资料,看了多少遍录相,遇到些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几千字的文章,论点十几个字,论据几百字,真正的切题文字占不了总篇幅的三分之一。以前一个人,跟他丈人学徒,他想学做木箱,可是做出来的箱盖与箱体总是不相合,他想若干干的办法,最后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最后丈母娘痛女婿,她说,我看见你爹做过,你就如何如何,如果你个木匠,不会做箱子,你想听故事的那一部分,是听这个木匠是如何用功的,一天天的不吃不睡,天天熬夜,还是想听他的丈母娘告诉了他些什么?当然是是丈母娘说了些什么?丈母娘就说做好了割开。论文要写的就是最关键的部分,他要的就是结果及其论证。
怎样运用资料,也就是怎样把所搜集的资料写进文章里并依据资料得出思想,我具体操作一下同学们看看。
资料:《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为政第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雍也第六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先进第十一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阳货第十七
子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
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
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子路第十三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孝”思想的内容及地位
在《论语》里,孔子提到“孝”的地方有三十多处,可见他对孝的重视的程度。关于孝的内容,他说得很具体。
要好好的赡养父母,他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为政第二)还要守在父母的身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侍奉父母,要有真挚的感情,“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第四 )知道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他们享有高寿而高兴,又觉得他们年龄大了眼看要离开了而感到恐惧。父母去世,悲哀也是出自内心的。“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阳货第十七)
父母有错误可以劝谏,如果不被接受,也不能怨恨。“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第四)要为父母隐瞒错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子路第十三)
父亲的意志在他活着的时候不能违背,即使已经故去也不能违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第四)
对父母要以礼相待。“孟懿子问孝。子曰: ‘ 无违。’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第二)所谓“生事之以礼”首先要给父母提供比自己好的好的经济生活,还要和颜悦色,即“色难”。(为政第二) “葬之以礼”就是“丧事不敢不勉”,努力的把丧事办好。他赞成当时流行的丁忧三年的风俗。他的徒弟宰我主张将守丧三年改为一年,孔子很不以为然,不客气的进行了一通批评。(见颜渊第十二)对父母要尊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第二)
在孔子的思想里,孝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它是与对君王的忠相提并论的。他说:“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先进第十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阳货第十七)“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学而第一)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然的感情,经孔子的提倡,便升华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想,孔子所提倡的对父母要好好的赡养,要饱含真情,要维护他们的威信,要尊重等等,满足了子女报答父母的心理诉求,也为父母对子女义务的要求有了理论依据。可他所提倡的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后来演化成在这期间当官的要辞官回家丁忧,有钱人驻守在父母的坟墓旁边,并且在生活上有诸多严格的禁忌,未免太过分了。另外他提倡父子之间互相掩饰偷羊一类的丑事,也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我们学校稿研究性的学习已经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有一些,这些问题存在于我们的活动的几乎所有的环节。
一、选题。选题是研究的最关键的一步,选一个好的,利于操作的题目,研究就成功了一半。题选不好,绝没有成功的希望。选题应注意(一)大小适中。我们的同学选题往往过大。有的同学选一个《汽车问题研究》的题目,汽车问题可以有汽车的发展历史,汽车的制造,汽车的驾驶,汽车的保养和维修等等若干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能写一本大书,我们同学怎么研究得了。可如果你把题目缩小一下,把它变成《汽车驾驶过程中应急情况的处理》,如果你能把有关情况说的比较详细,能不好很多新手司机能找你咨询,写一本书,不用愁找不到读者,卖不出去。
有的同学《即墨的山脉调查》题目也大了,即墨山那么多,你调查不过来,只能到地方志书上去寻找,如《即墨市志》之类,照搬别人的东西,不是研究。可如果你把题目变小,只研究一座山,如山上的形态,岩石属性,有些什么样的植物等等。教研室的高信宗老师曾经研究过即墨的野生观赏植物,就很有意义。如果你搞一项这样的调查,园林部门你不能找到你?我们同学所选的《毒品问题研究调查报告》题目也太大,我们谁也承担不了这么大的课题。
(二)不要太难。如有的同学选的题目是《寻古搜今论诸子》,诸子百家你知道有哪些家吗?如果不知道还论什么?百家有名的有儒、道、法、墨、名、阴阳五行、农、兵。诸子百家的书非常晦涩,最难读,有的人一辈子就研究一本经典,就成了大学者如郑玄,搞了《毛诗笺》等几本书,便成了古今大家。他曾经在即墨的康成书院讲过学,实验高中在起名的时候,有人建议叫做康成学校,不过没被采纳,现在叫实验高中,即墨已经有个实验学校,再加一个实验高中,老百姓谁分得清?至于道家的著作,我们同学恐怕看着注释都读不懂。《论语》里有许多孔子关于为人处事的议论,你能把它们介绍出来并作一评价,不仅能增加你的知识和研究能力,你还会在活动中收的文明礼貌的熏陶。《孟子》中有好多关于保护生态的议论,如果我们同学古汉语好的话,可以写一篇儒家关于环境的小论文。还有的同学拟定了个《即墨市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题目既大又难。如果你改成某一地方,最好是你的家乡发展农家游,或田园游的构想,题目小,因而容易。
(三)要具研究性。我们同学选了一个《收集并识别种子果实》的题目。不知从哪里弄了些文字和图片拼在了一起。有苹果、橘子、樱桃等等,你去把它们粘贴在一起,目的是什么?让大家认识?它们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认识。作研究?可并不见研究性的文字。也有的同学选了一个《搜集古今爱国者的事迹》,将一些相关的文字拼在了一起。研究的过程是搜集资料,经过推理分析处理资料,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拼接资料只是研究的最初一步,我们同学只走了第一步,以后两步更重要,更难的两步都没有走,形成的东西既不是论文,也不是研究报告。就是堆积在一起的一些文字
可如果你把以上题目改变一下,将《收集并识别种子果实》改成《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苔菜、油菜种子的识别》,所有的过程就都有了,并且不仅有研究意义,而且有实践意义。因为这几种蔬菜的种子放在一起很难辨认,你能概括出它们的关键特征,之间的区别,需要很多的研究功夫。爱国主义者的事迹,你可以集中介绍一个人的,如果是一般人所不了解的,则更好。如果你能所涉及我们即墨那个名人的事迹,都可以发到《即墨古今》上去了。《即墨古今》是史志办编的刊物,一年出好几期,今年才出一期,原因是没有好的文章,如果我们同学能搜集的关于即墨历史的资料,以前人们不知道的,你写成文章,我可以帮助你修改,并推荐你发表,我还兼着这个刊物的特约编辑。每期都要求我提供篇稿子。
(四)要有新鲜度。同学们以上选的题目如《毒品问题研究调查报告》、《寻古搜今论诸子》、《汽车问题研究》,题目都比较老旧,缺乏新意。还有墨水河的污染源问题,我们的前届同学年年做,再做,除非能超过他们,否则,也没有什么意义。近几年即墨市政府对于墨水河的治理下了大功夫,如果改成墨水河的治理,就有新意了。如以上所说的《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苔菜、油菜种子的识别》,介绍一位别人不大知道的即墨人物,调查几个民间故事,都有新意。有的同学调查即墨的风俗,如果改成调查婚俗、丧俗,节日的过法,也很新颖。另外你从身边做起,调查一下你班里同学的不良的学习习惯,或生活习惯,不仅自身有研究异性,并且对同学们,还会有教育意义。
二、搜集资料
资料分文献的、口碑的和实物的等等。如果你要研究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或者某件文学作品,年代有比较久远,没有别的资料可以寻找,用文字的就够了。如你要研究韩信,需要查阅《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等,同时还要阅读当代学者们关于他的研究成果。资料来源于专著,出处要有作者、书名、资料类别,出版社和版本,如舒振邦等.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来源于论文,有作者、文章题目资料分类,发表的刊物,期数和页码。如陈同燮.罗马奴隶社会概述[J] .文史哲,1956(11)38.,如果是古文献,可以注作《史记·高祖本纪》。来源于网上的资料,要有网页地址(URL),记录这些,都是为做注脚用。
如果你要研究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你便要去做实地调查。就是到现场去看、去问。
调查最重要的过程是访谈,访谈要讲究技巧。最好是在他们悠闲、心情好的时候进行。被访谈者不愿意接待你们到愿意,是最困难的过程。以前许多同学用的是感动法,如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如此等等。访谈老人就陪他们聊天,逗他们开心,总之,要学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即使研究生活中的问题,也应该查阅参照一些文献资料。如你要做一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这样的一个调查研究,除了要对现状作详细的调查之外,对于垃圾里都含有什么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有哪些危害,怎么能够知道,并让人们所认识,我们不能自己去挨样化验,只能去查文献。我们好多同学的调查报告里见不到文献的影子,这是不对的。查什么文献,要标明出处。
搜集资料还要直奔主题,围绕中心,兼顾边缘。首先是直奔主题,如我们同学所设计的《即墨的风俗调查》,问卷上的题目有“你能举出五条即墨传统的风俗吗?”这就是直奔主题,也是调查研究的中心。问卷上“你经常和他人说起风俗吗?”,则是离中心较远的边缘性问题,有了也行,没有也无关重要。中心问题多设计,边缘问题少设计。问卷要简明扼要,让被访者好作回答。如我们同学的问卷“你所了解的即墨风俗有多少?”就不好回答。风俗是不可数的,你问有多少,谁说得上来?“你会把风俗当做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吗?”也不好答。我看到同学们所设计的问卷都是中心问题设计的太少,边缘问题设计的太多。
风俗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有节日风俗,婚礼风俗,葬礼风俗,它溶化在日常生活和礼尚往来等方方面面。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小部分。如节日风俗,你可以问老人“以前你们是怎么过年(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过端午的、六月初一、六月六、中秋节、九月九)的”以前是怎么结婚的”。如婚俗和葬俗,可以问年轻人“风俗里的东西应该淘汰,那些应该保留”,“现在农村死了人子女披麻戴孝你以为好吗?”如此等等,这样内容有了,评价也有了。这样的问题应该以口头问答的形式,而不应该设计成问卷,因为没有人能答你这样的卷子。
可以设计成问卷的一般是可以有数字统计的,如调查同学的学习习惯,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
1、 你在课堂上使之满足于理解了,还是()
A. 力争完全掌握 B.满足于理解 C.两者都做不到
2、你听课时的注意情况()
A.全神贯注,从来不走神 B. 偶尔走神 c.经常走神
三、分析处理资料
卷子发给全班同学,答完后收上来,做统计,算出百分比。这是处理资料。另外把杂乱无章的东西分门别类,也是处理资料。
四、写作。一般说来,研究性学习最后阶段形成的文字有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和小论文三种形式,三种形式是性质相通,都表达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很严肃,严谨,列举事实,讲明道理,是它们共同的价值取向,所以,那种文学上的修辞手段,一般用不上。文体略异,调查报道,研究报告,目的手段等单挑了出来,小论文则将它们融合在了行文中,所以知道了其中一种的写法,其它两种大体上也就会了。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可以总结正面的典型经验,可以对社会上存在的某个问题进行调查,也可以使一些中性的题目。某种社会风俗的调查,就属于中性的题目。一般分现状和建议两大板块,一个版块可以付分为若干个部分。其结构,分题目、调查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概述、事实描述、事实分析、结论和处理意见或建议。
附录:
(题目)关于XX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调查与思考
(署名)xxx xxx xxx
(概述)2009年,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五化”工程建设,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农民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一下子改掉和其它原因,所以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卫生面貌的改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做了深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思考,以期为市、镇关于这个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事实描述)一、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
当前,对农村环境有重要危害的垃圾有,1、生活垃圾:厨余垃圾、飞灰;2、建筑垃圾;3、化学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医疗废弃物、废旧薄膜、农药瓶等;4、农田果园垃圾,植物枝叶、秸秆以及焚烧秸秆产生的烟尘。
垃圾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污染地表水环境。随处乱倒的生活垃圾以及垃圾池、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尤其是尤其是靠近大河沿岸的村庄,大量的垃圾及其产生的与水的混合物与河水混杂。
2、污染地下水。生活垃圾会分解出大量酸或碱、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物质,渗入后造成地下水污染。
3、污染土壤。垃圾渗滤液渗入后造成土壤污染,进而影响农产品品质
4、污染大气环境。生活垃圾发酵分解,会产生量大的沼气。这种沼气既含有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也含有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物质。
5、造成病虫害传播。蚊蝇、飞鸟、老鼠在垃圾池、填埋场活动,会把垃圾中的病原体带到其他地方。
6、有害观感。垃圾池、填埋场往往脏乱,加上飞散的塑料袋、纸张,让人恶心。
(事实分析)二、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症结
(一)管理不够到位。市、镇政府虽然都设有环卫机构,但管理范围更多地是集中在市区和镇中心,对边缘地区管理不到位。
(二)缺乏资金扶持政策。由于资金不足,农村地区的保洁人员和设施配置参差不齐,造成环境时好时坏。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专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很少,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
(四)农民卫生意识不高。农民垃圾乱堆乱放已成习惯,对自己对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的义务不觉悟。
(五)缺少农村垃圾处理的整体规划。对农村垃圾的收运处理上,没有形成一个全市范围的长期规划,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各镇各村各自为“政”。
三、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制约因素
(一)农民相对分散的居住,决定了农村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城市1平方公里,可住住了七八千人,农村十几个村庄的人数也比不上城市一个住宅区的人数。分散居住,一是设施购置成本高。垃圾桶、中转站、压缩楼、运输车辆等环卫设施的人均配置比例要远远高于城市。二是系统运行成本高。垃圾收运路程远,交通成本高;三是保洁人员或不足,或浪费。
(二)镇、村级经济承受能力弱。缺少工商业的村庄,由于取消了农业税,村集体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不可能担负起垃圾收运处置费用;如果将这笔费用转移给农民,很多农民承担不起或不愿承担。
(三)缺少成熟有效的处理技术。常用的垃圾处理技术有三种:一是填埋。简单填埋一般将垃圾倒入废弃的石坑和土坑,造成渗滤液污染土壤,沼气污染大气,滋生的老鼠、苍蝇会传播病虫害。二是堆肥。采用静态发酵工艺,虽然投资、运行费用较低,但相对镇、村仍难以承受得了;而且其环保设施不齐全,存在很多污染隐患,会造成“二次污染”。三是焚烧技术。这一技术仅适用于平均低位热值不小于5000千焦/公斤的垃圾,而且投资费用很大,目前只有深圳等极少数城市采用。所以说,现有技术条件下没有太多有效、适用的技术供我们选择。
(结论、处理意见或建议)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的对策
(一)垃圾收集处理应坚持四项原则
1、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农民个人投入为辅的垃圾处理模式。垃圾填埋场、环卫设施建设由政府负责,垃圾收运处置费用由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负担。
3、先试点,后推开。选择2—3个不同情况的镇开展试点,在试点过程中改进不足、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4、防治结合。既要关注垃圾清扫、清运、无害化处理等治理措施,也要关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问题。减量化措施包括:推广净菜入户、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拒绝使用过度包装商品等。资源化措施包括:推广秸秆气化、秸秆青贮、垃圾分类回收、有机垃圾堆肥等。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可采取三种运营模式
1、市处理模式。垃圾处理场周边镇可选择采取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方式,将各村的生活垃圾集中运至大型垃圾处理场。
2、多镇共建共用模式。根据区位,由市政府统一在几个镇之间规划建设共用垃圾填埋场。该填埋场可以利用废弃的矿坑、石坑,工艺可以介于简单填埋与卫生填埋之间,污染防治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3、村处理模式。偏远的村庄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就地就近利用废坑(塘)等建设简易填埋窖或焚烧炉(窑)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也可以进行堆肥等处理。
文字是调查报告主要发表形式,可如果制成影视,也可以,后者的具体做法可以参照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文字是调查报告主要发表形式,可如果制成影视,也可以,后者的具体做法可以参照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初中生研究性学习培训(二)
(二)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与调查报告的写法基本一样,它分题目、作者(所有组员)、导师、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目的(做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完成该课题所要完成的几项任务)、方法(完成上述任务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资料的分析与结论(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建议)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方面在行文中一般单挑出来。发表形式除了文字以外,也可以辅助与图片或影像。
(三)小论文
小论文,就是一篇议论文,不一定局限于一定的格式,是要能把问题说清楚,怎么写都可以。但小论文是带有一定科学性质的文章,很讲究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行文要严谨,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要过多的抒情和发感慨。
从同学们所写作的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看,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不会处理资料,同学手中的东西倒是不少,如同学们研究《水浒》中的山东人,《水浒》电视连续剧成五六遍地看,小说读了无数遍,从中摘抄出的材料厚厚的一大本,可最后形成的文字真正与题目相关的却不足300字。调查一条河的污染源,四五个人奔走一个周,访谈了几十个人,记录了上万字,形成的切题的文字寥寥几百字。研究一个文化遗产,听了若干人的讲座,查阅了无数资料,一遍遍地去考察,最后形成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乱写一通,就是丢三落四地胡乱写上几条材料,形不成任何稍微有点价值的观点。
再讨论第二个问题,即不会表述成果。研究过程与表述过程是既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过程,既然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所以,各自的方法马克思说是不同的。①可我们同学在表述成果的时候绝大多数却把这两个过程混淆了。表述的应该是成果,而不是过程。我见到的同学写的关于历史、文学方面的小论文却是舍成果这个重心而不顾,大部分文字用来描绘过程。介绍学校领导对他的课题如何关心、如何支持,家长对他的研究如何重视,谁给了他多少指导,他查了几天资料,看了多少遍录相,遇到些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几千字的文章,论点十几个字,论据几百字,真正的切题文字占不了总篇幅的三分之一。以前一个人,跟他丈人学徒,他想学做木箱,可是做出来的箱盖与箱体总是不相合,他想若干干的办法,最后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最后丈母娘痛女婿,她说,我看见你爹做过,你就如何如何,如果你个木匠,不会做箱子,你想听故事的那一部分,是听这个木匠是如何用功的,一天天的不吃不睡,天天熬夜,还是想听他的丈母娘告诉了他些什么?当然是是丈母娘说了些什么?丈母娘就说做好了割开。论文要写的就是最关键的部分,他要的就是结果及其论证。
怎样运用资料,也就是怎样把所搜集的资料写进文章里并依据资料得出思想,我具体操作一下同学们看看。
资料:《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为政第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雍也第六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先进第十一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阳货第十七
子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
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
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子路第十三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孝”思想的内容及地位
在《论语》里,孔子提到“孝”的地方有三十多处,可见他对孝的重视的程度。关于孝的内容,他说得很具体。
要好好的赡养父母,他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为政第二)还要守在父母的身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侍奉父母,要有真挚的感情,“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第四 )知道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他们享有高寿而高兴,又觉得他们年龄大了眼看要离开了而感到恐惧。父母去世,悲哀也是出自内心的。“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阳货第十七)
父母有错误可以劝谏,如果不被接受,也不能怨恨。“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第四)要为父母隐瞒错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子路第十三)
父亲的意志在他活着的时候不能违背,即使已经故去也不能违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第四)
对父母要以礼相待。“孟懿子问孝。子曰: ‘ 无违。’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第二)所谓“生事之以礼”首先要给父母提供比自己好的好的经济生活,还要和颜悦色,即“色难”。(为政第二) “葬之以礼”就是“丧事不敢不勉”,努力的把丧事办好。他赞成当时流行的丁忧三年的风俗。他的徒弟宰我主张将守丧三年改为一年,孔子很不以为然,不客气的进行了一通批评。(见颜渊第十二)对父母要尊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第二)
在孔子的思想里,孝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它是与对君王的忠相提并论的。他说:“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先进第十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阳货第十七)“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学而第一)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然的感情,经孔子的提倡,便升华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想,孔子所提倡的对父母要好好的赡养,要饱含真情,要维护他们的威信,要尊重等等,满足了子女报答父母的心理诉求,也为父母对子女义务的要求有了理论依据。可他所提倡的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后来演化成在这期间当官的要辞官回家丁忧,有钱人驻守在父母的坟墓旁边,并且在生活上有诸多严格的禁忌,未免太过分了。另外他提倡父子之间互相掩饰偷羊一类的丑事,也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追问
额,我要的是具体课题名称,不是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