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纯粹通过感情认识任何事物吗?感情与推理、感官、感知和语言是怎样互相作用的

 我来答
dushuhaoya
2011-10-06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43%
帮助的人:1570万
展开全部
不能。通过感官获得信息,感知事物。经过大脑推理,形成各种感情。然后,在语言的帮助下,把感官、感知、推理得出的感情传递出去。
dky_317
2011-10-07 · TA获得超过10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感官: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有眼、耳、鼻、舌、身等   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头是味觉,   身体各个部位是触觉。
感知:人体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推理是形式逻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lack350702
2011-10-04 · TA获得超过19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4万
展开全部
意识可以控制他能控制到的任何东西。正的可以强行变成反的,但是如果不是纯控制的你就没办法了。
感情是感觉+对感觉做出的反应。你这个问题太复杂。人从受精卵发育成有神经系统的时候就基于不同的物理形态,对外界产生不同的感觉,这些感觉将直接作用于他所做出的反应。我只能从最基本的跟你说,因为后面所衍射的东西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就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可能写到死都分析不完。
我们是通过感知认识事物,不是感情。感情是认知后所产生的一种反应,不同的人可以反应出不同的感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三峡区域经济
2011-10-08 · TA获得超过1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6万
展开全部
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不考虑“感情”因素,分析一下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
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或者说两个层次。
人的认识的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人在接触客观事物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各种感官感受某事物的各种信息,如形状、重量、色彩、味道、声音、温度、硬度等等。这些信息作用于人的大脑,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关于某个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感觉是接触客观事物的感官感受;知觉是感知客观事物的同时将各种感官感觉综合为一个整体;表象是离开被感知事物后仍然残存于记忆中的某事物整体形象。
这些感觉、知觉、表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就像照镜子一样。但是这时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的层次上,只不过多次重复感知以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到此为止,那么这时人的认识就只是“知其然”,并不了解某一现象背后的因果联系和内在规律。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等天气谚语就是如此。
如果人能够在第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就开始进入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即进入理性认识或者思维层次。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是人区别于其它高等动物的最主要特征,也是区分文明与愚昧、理性智慧与情感冲动的一条分界线。
理性认识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个层次。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一般必须通过大量的现象归纳和本质分析才能产生。由于概念表现的是事物的本质,是一个抽象的名词,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找到具体事物的。例如,相对于“人”这一抽象概念,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感知到的只是十分具体的某个同桌、某个爸爸妈妈,或是某个天真活泼的孩子,绝对感知不到一个抽象的“人”。中国古代“白马非马”诡辩之所以成立,一个重要基点就是抓住了i事物的类概念与具体概念之间存在的差别。
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判断是将两个以上的概念结合起来进行思维,一般为表示肯定或否定的一个语句。如“人是能制造和运用工具,能抽象思维的高等动物”。
推理则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推理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结合起来进行思维,往往表现为对一个未知事物或现象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过程。例如,“凡是人都有喜怒哀乐,男人是人。所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三种抽象思维活动都可以脱离客观事物本身而存在,单纯依赖语言完成。并且,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就是思维水平的直接反映。现实中一个人“会说话”,往往是勤于思维的结果。
尽管这三种思维活动都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但要能够正确进行思维,就必须充分尊重客观事实,排除任何主观情感的干扰。科学和真理往往是十分冷静、冷酷、冷冰冰的,古人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这个意思。
接下来,看一看单纯的“感情”能否认识事物。
感情是一种心理活动。感情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作流露,是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感情或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即构成了人们看待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或价值标准。“需要即价值”,说明这种价值关系、价值标准是完全主观的。因为排斥了客观标准,所以人的感情也无所谓对错,无所谓是非。这样一种主观上的心理活动,当然不可能用来认识客观世界。因为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而感情,它恰恰是“没谱”。

同样是面对百花齐放的春天,有人感到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有人感觉的是“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客观世界里“花自飘零水自流”,而人的主观感情上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可以说都是,也可以说都不是。
现实生活中纯粹用感情来认识事物当然不可能,但是在理性认识的同时夹杂个人感情却比比皆是。一旦感情因素加入认识事物的过程,会发生什么变化?
可以说,感情因素是一副有色眼镜,改变了事物的客观面貌。感情还是一种阻尼力量,阻碍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爱屋及乌”说明,如果喜欢一所房子,那就连屋上的乌鸦都会连带喜欢了。“墙倒众人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说明,盲目的感情会引导人做出什么样的傻事。正因如此,人们说:“冲动是魔鬼”。
那么,感情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就一无是处了吗?并非如此。
首先,感情通过价值评价来激发人认识事物的动力,激发了情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意志。“书到用时方恨少”,“急来抱佛脚”是一种境界,“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也是一种境界。
其次,感情可以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来丰富瑰丽多彩的美学世界。纯粹的客观事物加上人的主观感受,便会变得人性化起来,这就为我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广阔的驰骋空间。古往今来,多少唐诗宋词元曲,多少爱情生死兴衰,各种文艺作品正是依赖于人们的感情渲染,才得以流传千古,脍炙人口。
但是回过来头还是要强调,感情是感情,理性是理性。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一定要理性一些;而在享受世界时,不妨多感情一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秦相
2011-10-02 · TA获得超过929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1654万
展开全部
这世界是相对的社会,谁告诉你纯粹那就是骗人的。感情是主观意识,形成客观事实才是真理,所以以感情认识事物是错误观念,别把事情搞得那么高深,那会搞混个人的思维与判断,有些事物要就简从繁,而有些事物的判断就得就繁从简,灵活运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