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前往哈尔滨旅游,最佳的季节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时,满目的银装素裹,虽然寒冷,却到处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雪地冰天景色;另外,7月至9月的夏季,对游客而言,绝对是理想的避暑佳季。
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动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尔滨极地馆、防洪纪念塔、文庙、极乐寺、庄严雄伟的圣索菲亚教堂,神秘气氛笼罩的尼古拉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罗斯木屋,典雅别致的歌特式楼宇、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萧红故居等文物古迹和东北林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原始森林等500余处人文自然景观,与哈尔滨周边的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自然保护区一起构成了中国北方别具一格的特色旅游地
(1)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2)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在每年一月五日开幕,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冰雪为内容而组织的国际性节庆活动。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都举办大型的冬泳比赛,场面非常壮观。届时,游人可以到哈尔滨市一睹冰灯、雪雕的美景,欣赏冰雪文艺晚会,还可以参加很多冰雪娱乐项目。哈尔滨冰灯和雪雕艺术已成为世界冰雪艺术的三大奇葩之一。
(3)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充分发挥哈尔滨的冰雪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拓构思,而隆重推出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 每年冬季来此游玩的国内外游人络绎不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以冰雪为主题的超大型娱乐工程。美国NationalGeographic国家地理,日本NHK,韩国SBS等频道都有专题报道。
(4)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简称“哈夏会”),国家级音乐盛会,每届于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举行,历时10天。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酷爱高雅艺术的哈尔滨人的独创,规模盛大,群星荟萃,已成为音乐艺术家的摇篮。 现在已升华为地方传统音乐节,也成为我国传统的音乐盛会,中国“三大音乐会”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地位。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音乐之都”。
(5)哈尔滨太阳岛-
哈尔滨太阳岛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为江漫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占地38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88平方公里。哈尔滨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及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 关于哈尔滨太阳岛的由来,民间曾流传两种说法:一说这是个园的岛,形似太阳,故称太阳岛;一说岛内坡岗上全是洁净的细沙,阳光照射下格外炽热,故称太阳岛。由于江水环绕,景色十分秀丽。春季,原野芳草萋萋,绿叶萌枝,鸟雀齐鸣。春风吹拂,游人如饮醇酒,每每流连忘返;夏季,绿荫幽草,碧水白沙,繁花似锦,蝶飞蛙噪。是避暑佳时胜地;秋季,秋高气爽,水天一色,金叶复径,旷野红枫;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飞雪,马拉爬犁、冰雪运动、冰雕雪塑,使这冰雪世界更是生机盎然。洁白的树挂“疑是林花昨夜开”,漫天飞雪把人带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境界,形成了一道亮丽奇特的景观。这四季不同的绚丽景色,构成一个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风景区,所以太阳岛素有“北国风光赛江南”之美誉。 2009年7月,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太阳岛,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岛屿型公园。
(6)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是由风车山庄、国家体委,交通山庄,大青山滑雪场、通信山庄电力山庄,云鼎山庄、好汉泊雪场,以及农家院共同组成,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尚志市境内,距哈尔滨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这里的极端最低气温是-44℃,平均气温-10℃,积雪期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这里的最佳滑雪期。亚布力滑雪场的设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级滑雪道,它的高山滑雪道是亚洲最长的。滑雪场内还有长达5公里的环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专用道,设有3条吊椅索道、3条拖牵索道及1条提把式索道。雪场还拥有多台造雪机、压雪机、雪上摩托车等现代滑雪场机械设备;雪道设有多条吊椅式和牵引索道,滑雪者可以从任何一处乘索道,不需要脱掉雪板,滑遍场内全部雪道。
(7)中央大街步行街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后来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它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环境优美,井然有序。以其独特的欧陆风情、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步行街确定为保护街路。 1997年6月1日成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2005年,中央大街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8年3月,东方小巴黎-哈尔滨中央大街,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建筑成就奖”,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3个建筑群。同时,哈尔滨中央大街被国家授予建筑艺术博物馆称号。 2009年,中央大街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8)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出资,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成全木制结构教堂。1932年重建,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 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 哈尔滨市政府市级一类保护建筑,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9)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原为设在公主岭的随军教堂,日俄战后迁哈尔滨,几易其址,1912年在此建木结构教堂,1935年改砖石结构。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原来属于东正教堂,1980年转给天主教会,现名为圣母无染原罪教堂。
(10)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25号的原731部队本部大楼,经过重新修 龙塔缮,已作为基本陈列对外开放。总面积1500平方米,15个展厅,这里以大量的图证、物证、实证,控诉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血腥罪行。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龙塔,隶属于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其塔高336米,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高钢塔。龙塔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它是一座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无线通讯、环境气象监测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
---------------------------------------------------------------------------------------------------------------------
日常食俗
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旧时的哈尔滨,外国侨民比例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一定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原当地居民喜食大馇子、小米饭和炖菜;山东人喜吃面食和鱼;河北人喜食米饭,爱喝高粱米粥。哈尔滨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喜欢吃黏糕和黏豆包、“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等,喜欢喝“苏波汤”(俄式红汤)。 哈尔滨文化
(1)大列巴
大面包,又叫大列巴,被称为哈尔滨一绝,是哈尔滨独特的风味食品。哈尔滨秋林公司和华梅西餐厅生产的大面包都已有七、八十年历史。 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5斤重,是面包之冠。味道也别具芳香,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出炉后的大面包,外皮焦脆,内瓤松软,香味独特,又宜存放,是老少皆宜的方便食品。
(2)红肠
哈尔滨最经典的吃的就是红肠和干肠。红肠原本来自俄罗斯,最普通的,也是最著名最传统的红肠风味是“里道斯”风味-就是大蒜味的,下酒极佳,配上“格瓦斯”(俄语译音,俄式饮料,用面包干发酵酿制而成,颜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红色,酸甜适度,近似酸)味道那叫一个棒。红肠可以夹在列巴里,是很主要的肉食品种。 红肠是可以直接吃的。你拿在手上的话会有点手黑!不要惊慌,这并不是脏,而是在红肠表面薄薄的一层炭灰。红肠是用长在大兴安岭的老果木熏制而成。熏的好的红肠,表面会粘附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果木炭灰。吃的时候要把表皮也一块吃掉,这才是真正的红肠风味——就是要吃那个带点山野的焦炭味!
(3)锅包肉
原名“锅爆肉”,是正宗冰城美食,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起名叫“锅爆肉”。可俄罗斯人发“爆”这个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要想吃到正宗锅包肉,只能在哈尔滨吃得到,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滨江膳祖的传人餐馆,只要是正宗哈尔滨厨师,都能为你展现冰城百年传承的“美食文化”。
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动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尔滨极地馆、防洪纪念塔、文庙、极乐寺、庄严雄伟的圣索菲亚教堂,神秘气氛笼罩的尼古拉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罗斯木屋,典雅别致的歌特式楼宇、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萧红故居等文物古迹和东北林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原始森林等500余处人文自然景观,与哈尔滨周边的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自然保护区一起构成了中国北方别具一格的特色旅游地
(1)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2)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在每年一月五日开幕,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冰雪为内容而组织的国际性节庆活动。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都举办大型的冬泳比赛,场面非常壮观。届时,游人可以到哈尔滨市一睹冰灯、雪雕的美景,欣赏冰雪文艺晚会,还可以参加很多冰雪娱乐项目。哈尔滨冰灯和雪雕艺术已成为世界冰雪艺术的三大奇葩之一。
(3)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充分发挥哈尔滨的冰雪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拓构思,而隆重推出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 每年冬季来此游玩的国内外游人络绎不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以冰雪为主题的超大型娱乐工程。美国NationalGeographic国家地理,日本NHK,韩国SBS等频道都有专题报道。
(4)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简称“哈夏会”),国家级音乐盛会,每届于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举行,历时10天。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酷爱高雅艺术的哈尔滨人的独创,规模盛大,群星荟萃,已成为音乐艺术家的摇篮。 现在已升华为地方传统音乐节,也成为我国传统的音乐盛会,中国“三大音乐会”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地位。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音乐之都”。
(5)哈尔滨太阳岛-
哈尔滨太阳岛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为江漫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占地38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88平方公里。哈尔滨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及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 关于哈尔滨太阳岛的由来,民间曾流传两种说法:一说这是个园的岛,形似太阳,故称太阳岛;一说岛内坡岗上全是洁净的细沙,阳光照射下格外炽热,故称太阳岛。由于江水环绕,景色十分秀丽。春季,原野芳草萋萋,绿叶萌枝,鸟雀齐鸣。春风吹拂,游人如饮醇酒,每每流连忘返;夏季,绿荫幽草,碧水白沙,繁花似锦,蝶飞蛙噪。是避暑佳时胜地;秋季,秋高气爽,水天一色,金叶复径,旷野红枫;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飞雪,马拉爬犁、冰雪运动、冰雕雪塑,使这冰雪世界更是生机盎然。洁白的树挂“疑是林花昨夜开”,漫天飞雪把人带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境界,形成了一道亮丽奇特的景观。这四季不同的绚丽景色,构成一个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风景区,所以太阳岛素有“北国风光赛江南”之美誉。 2009年7月,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太阳岛,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岛屿型公园。
(6)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是由风车山庄、国家体委,交通山庄,大青山滑雪场、通信山庄电力山庄,云鼎山庄、好汉泊雪场,以及农家院共同组成,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尚志市境内,距哈尔滨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这里的极端最低气温是-44℃,平均气温-10℃,积雪期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这里的最佳滑雪期。亚布力滑雪场的设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级滑雪道,它的高山滑雪道是亚洲最长的。滑雪场内还有长达5公里的环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专用道,设有3条吊椅索道、3条拖牵索道及1条提把式索道。雪场还拥有多台造雪机、压雪机、雪上摩托车等现代滑雪场机械设备;雪道设有多条吊椅式和牵引索道,滑雪者可以从任何一处乘索道,不需要脱掉雪板,滑遍场内全部雪道。
(7)中央大街步行街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后来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它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环境优美,井然有序。以其独特的欧陆风情、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步行街确定为保护街路。 1997年6月1日成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2005年,中央大街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8年3月,东方小巴黎-哈尔滨中央大街,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建筑成就奖”,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3个建筑群。同时,哈尔滨中央大街被国家授予建筑艺术博物馆称号。 2009年,中央大街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8)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出资,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成全木制结构教堂。1932年重建,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 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 哈尔滨市政府市级一类保护建筑,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9)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原为设在公主岭的随军教堂,日俄战后迁哈尔滨,几易其址,1912年在此建木结构教堂,1935年改砖石结构。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原来属于东正教堂,1980年转给天主教会,现名为圣母无染原罪教堂。
(10)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25号的原731部队本部大楼,经过重新修 龙塔缮,已作为基本陈列对外开放。总面积1500平方米,15个展厅,这里以大量的图证、物证、实证,控诉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血腥罪行。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龙塔,隶属于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其塔高336米,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高钢塔。龙塔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它是一座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无线通讯、环境气象监测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
---------------------------------------------------------------------------------------------------------------------
日常食俗
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旧时的哈尔滨,外国侨民比例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一定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原当地居民喜食大馇子、小米饭和炖菜;山东人喜吃面食和鱼;河北人喜食米饭,爱喝高粱米粥。哈尔滨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喜欢吃黏糕和黏豆包、“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等,喜欢喝“苏波汤”(俄式红汤)。 哈尔滨文化
(1)大列巴
大面包,又叫大列巴,被称为哈尔滨一绝,是哈尔滨独特的风味食品。哈尔滨秋林公司和华梅西餐厅生产的大面包都已有七、八十年历史。 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5斤重,是面包之冠。味道也别具芳香,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出炉后的大面包,外皮焦脆,内瓤松软,香味独特,又宜存放,是老少皆宜的方便食品。
(2)红肠
哈尔滨最经典的吃的就是红肠和干肠。红肠原本来自俄罗斯,最普通的,也是最著名最传统的红肠风味是“里道斯”风味-就是大蒜味的,下酒极佳,配上“格瓦斯”(俄语译音,俄式饮料,用面包干发酵酿制而成,颜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红色,酸甜适度,近似酸)味道那叫一个棒。红肠可以夹在列巴里,是很主要的肉食品种。 红肠是可以直接吃的。你拿在手上的话会有点手黑!不要惊慌,这并不是脏,而是在红肠表面薄薄的一层炭灰。红肠是用长在大兴安岭的老果木熏制而成。熏的好的红肠,表面会粘附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果木炭灰。吃的时候要把表皮也一块吃掉,这才是真正的红肠风味——就是要吃那个带点山野的焦炭味!
(3)锅包肉
原名“锅爆肉”,是正宗冰城美食,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起名叫“锅爆肉”。可俄罗斯人发“爆”这个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要想吃到正宗锅包肉,只能在哈尔滨吃得到,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滨江膳祖的传人餐馆,只要是正宗哈尔滨厨师,都能为你展现冰城百年传承的“美食文化”。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