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神舟一号:“冒险”上天
发射: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 返回: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
神舟二号: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发射: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返回: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神舟二号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核,并且进一步检验了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神舟二号无人飞行试验还实现了留轨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三号:搭载“模拟人”
发射: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返回:2002年4月1日4时51分
“模拟人”,是神舟三号飞船的新“乘客”。神舟三号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模拟人”生理信号装置以及形体假人。
神舟三号还具备了航天员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飞船改进和完善了系统,火箭增加了控制系统冗余等与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措施和功能。
神舟四号:创造低温发射纪录
发射:2002年12月30日0时40 返回:2003年1月5日19时18分
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五号:圆中国人飞天梦
发射:2003年10月15日9时00分 返回: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继苏/俄、美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在载人飞行之前,美国人曾进行8次不载人飞行试验,苏联人进行了5次;而中国进行了4次不载人飞行试验之后,就成功将航天员送上太空。
神舟五号搭载的,不仅仅是一名航天员,更是一个国家的自豪。
杨利伟走出返回舱时说的第一句话简短而有力“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神舟六号:真正尝试太空生活
发射:2005年10月12日9时00分 返回: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
2005年10月13日,航天员费俊龙在太空中用大概3分钟,连翻了4个筋斗;以神舟六号每秒7.8公里的速度,费俊龙的一个筋斗“翻”了大约351公里。不仅验证了我国“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能力,而且标志着中国人开始真正尝试太空生活。
神舟七号:第一次太空行走
发射: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返回: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开始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持续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一个新起点
发射: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之间发射
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随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将组成我国航天史上最为复杂的空间机构。
天宫,这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寄托国人无限憧憬的名称。
从屡屡叩问“天宫”到而今发射天宫。这或许预示着,我们,将不再是浩瀚太空中的匆匆过客!
发射: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 返回: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
神舟二号: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发射: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返回: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神舟二号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核,并且进一步检验了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神舟二号无人飞行试验还实现了留轨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三号:搭载“模拟人”
发射: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返回:2002年4月1日4时51分
“模拟人”,是神舟三号飞船的新“乘客”。神舟三号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模拟人”生理信号装置以及形体假人。
神舟三号还具备了航天员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飞船改进和完善了系统,火箭增加了控制系统冗余等与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措施和功能。
神舟四号:创造低温发射纪录
发射:2002年12月30日0时40 返回:2003年1月5日19时18分
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五号:圆中国人飞天梦
发射:2003年10月15日9时00分 返回: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继苏/俄、美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在载人飞行之前,美国人曾进行8次不载人飞行试验,苏联人进行了5次;而中国进行了4次不载人飞行试验之后,就成功将航天员送上太空。
神舟五号搭载的,不仅仅是一名航天员,更是一个国家的自豪。
杨利伟走出返回舱时说的第一句话简短而有力“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神舟六号:真正尝试太空生活
发射:2005年10月12日9时00分 返回: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
2005年10月13日,航天员费俊龙在太空中用大概3分钟,连翻了4个筋斗;以神舟六号每秒7.8公里的速度,费俊龙的一个筋斗“翻”了大约351公里。不仅验证了我国“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能力,而且标志着中国人开始真正尝试太空生活。
神舟七号:第一次太空行走
发射: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返回: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开始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持续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一个新起点
发射: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之间发射
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随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将组成我国航天史上最为复杂的空间机构。
天宫,这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寄托国人无限憧憬的名称。
从屡屡叩问“天宫”到而今发射天宫。这或许预示着,我们,将不再是浩瀚太空中的匆匆过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