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弹之父是谁?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钱三强。
一、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 ,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三、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扩展资料:
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五种说法
1、第一种观点认为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这种观点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最高。“文革”之后,“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广为传播,主要有三条路径。
一条路径是通过报告文学这一特殊载体而传播。在1970年代末的报告文学热中,钱三强成为重点宣传对象。1978年9月26日,《文汇报》发表《热风吹雨洒江天——访核物理学家钱三强》一文,公开提到“中国原子弹之父”。
1979年,北京出版社和中国科学院党委合作出版《科学的春天》,这是中国科学院部分著名科学家的报告文学集,书中收录了作家张炯采写的《向光明的中国前进——记钱三强》。
1987年10月27日,《科学报》发表文章《播春者之歌——记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奉献》。1990年1月,王春江著写的《裂变之光——记钱三强》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随后,《文汇报》、《北京晚报》进行连载,影响甚大。
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钱三强算得上是中国报告文学界的“宠儿”,“曝光”率非常高。“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也伴随着这种高密度的正面宣传,变得广为人知。
第二条路径是官方媒介的认可和宣传,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旗帜鲜明地提出和论证了“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1999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一文,这是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首次正面回应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问题。《人民日报》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的认可。
1999年9月,由中宣部宣传教育局编写的《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的建设者》一书出版,该书为国庆五十周年而作,记录了建国以来各条战线上的模范人物数十位,其中就有《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一文,而对邓稼先的定位则是“两弹元勋”。此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007年和2009年两次沿用了“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
第三条路径则是大众化的、民间的研究和传播。包括学术界、科普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出版的书籍、报刊之中,涉及“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内容非常多,这也是当前的主流观点。
2、第二种观点认为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之父”。此说亦影响甚大。作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为中国“两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张爱萍生前就称其为“两弹”元勋。
1986年,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岁月,他的事迹经过官方媒体的披露和宣传开始为人所知;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签署命令,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国务院授予邓稼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月底,也就是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病逝。
由于国内媒体大量的宣传报道,特别是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邓稼先的充分肯定,有关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于1980年代末开始传播,至今不时见于书籍与报章之中。
3、第三种观点认为聂荣臻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这种观点最早见于1989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和他的分歧者》一书,该书作者是英国人克莱尔•霍林沃思,不过书中并未对此观点进行深入说明和阐述。
1999年王君编著的《我们的共和国丛书•九天揽月•建设卷》,从聂荣臻统揽全局,领导整个国防科技事业的角度,认为聂荣臻“不愧为我国的‘原子弹之父’”。
此说虽有新意,但却与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原子弹之父”差异很大,因而影响有限。其实,作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对聂荣臻的评价应当是超越“之父”说的。
4、第四种观点认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是一个群体。此说于1980年代中期产生,影响也比较大。1987年,军旅作家董滨的报告文学《中国原子弹之父》一书出版,该书用7个故事概述了中国原子弹制造过程中,从战士到将军,从技术员到科学家,不同行业人们的贡献。
该书认为:“他们是那样浩大的一个阵容,即使是七十个故事也难尽述!但是,如果把他们的英名镌刻在共和国核工业发展的史册上,那只需要七个字便可概括——中国原子弹之父。”该书内容较为单薄,还存在不少勘误之处,客观地讲质量并不高,但由于成书于1980年代中期,首印50000册,主题鲜明,引人注目,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这一说法也被张开善先生发扬光大。
2006年,张开善在《中共党史资料》上发表《究竟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记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功勋科学家》一文,细数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等科学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中的贡献,认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不是某一位科学家,而是一个卓越科学家群体”。
此文一经发表,其观点旋即被多家刊物和媒体转载,引起较大反响。
5、第五种观点认为不存在“中国原子弹之父”。2011年,陶纯、陈怀国著《国家命运——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一书出版,由此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于2012年下半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影响甚大。
该书著者认为,“当代科学的发展早已不是爱迪生时代,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是一项十分宏大的系统工程,中国没有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中国的核事业是集体的事业,它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万千人的奋斗和创造,辉煌和光荣不属于哪一个人,却属于每一个人,属于每一个在这条战线上埋头苦干的无名英雄。”
其实,这一观点与第四种观点一样,都强调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是集体力量的结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三强
自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就出现了“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但直到今天,关于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却一直争论不体。
第一种观点认为,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这一说法广为传播。1978年9月26日,《文汇报》发表《热风吹雨洒江天一一访核物理学家钱三强》一文,公开提到中国原子弹之父。1990年1月,王春江著《裂变之光一一记钱三强》一书出版,随后,《文汇报》、《北京晚报》分别连载,影响甚大。这些带有传记性质的报告文学作品无疑加强了人们对于“钱三强是中国原了弹之父”这一观点的认可和接受。1999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一文,这是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首次正面回应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问题。此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和2009年两次沿用了“钱三强是中国原了弹之父”的说法。
第二种观点认为,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之父”。此说亦影响甚大。作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隐姓埋名为中国“两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岁月,他的事迹经过官方媒体的广泛宣传开始为人所知。1986年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签署命令,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病逝。由于国内媒体大量的宣传报道,尤其是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邓稼先的充分肯定,有关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于1980年代末开始传播。美籍华裔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此说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8月21日,在邓稼先去世7周年之际,杨振宁撰写的《邓稼先》一文于《人民日报》发表。该文将邓稼先与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相提并论,虽然文中没有出现“原子弹之父”的字句,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杨振宁是将自己的好友看作“中国原了弹之父”。因为杨振宁的名气,也因为《人民日报》的特殊地位,该文的影响很大,广为人们征引。
第三种观点认为,聂荣臻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这种观点最早见于1989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国人克莱尔·霍林沃思所著《毛泽东和他的分歧者》一书,该书并未对此观点进行深入说明和阐述。1999年王君编著的《我们的共和国丛书·九天揽月·建设卷》沿袭了此说。书中写到:“在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中,聂荣臻元帅虽然不像那些专家一样去攻克一个个具体的科学难题,但可以这样说,我国整个国防科技事业中一个最大的难题,却是他攻克的。……聂帅对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愧为我国的‘原子弹之父’。”此说虽有新意,但却与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原子弹之父”差异很大,因而影响有限。
第四种观点认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是一个群体。此说于1980年代中期产生,影响也比较大。1987年,报告文学《中国原了弹之父》一书出版,该书认为:“他们是那样浩大的一个阵容,即使是七十个故事也难尽述!但是,如果把他们的英名镌刻在共和国核工业发展的史册上,那只需要七个字便可概括一一中国原子弹之父。”2006年,张开善在《中共党史资料》上发表《究竟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记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功勋科学家》一文,该文细数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等科学家的贡献,认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不是某一位科学家,而是一个卓越科学家群体。”应当说,中国原了弹的成功研制,确实是科学家集体协作攻关的胜利。因此,张先生的这一观点是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
第五种观点认为,不存在“中国原子弹之父”。2011年,陶纯、陈怀国著《国家命运一一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一书出版,由该书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于2012年下半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影响甚大。在该书结尾,著者谈到了对于“中国原子弹之父”的看法:“当代科学的发展早已不是爱迪生时代,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是一项十分宏大的系统工程,中国没有原了弹之父、氢弹之父,中国的核事业是集体的事业,辉煌和光荣不属于哪一个人,却属于每一个人。”这一观点与第四种观一样,都强调中国原了弹工程是集体力量的结晶,但与第四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中国没有原子弹之父。基于同样的理由,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表现出在对“中国原子弹之父”的研究上,观点日益多元。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是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
1937年,钱三强赴法国留学,师从居里夫妇,进修镭学,
从此开始了核物理研究的艰难跋涉。1946年至1947年间
他与夫人何泽慧合作发现在中子打击下铀核的三分裂的现象。此
后河泽慧又第一个发现了四分裂现象,被居里夫妇称作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该实验室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1948年钱三强回
国后,积极参加中国科学院及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的组建工
作。从研制原子弹、氢弹,到我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发展,钱三
强都作出了卓越的贡越,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如下:
朱光亚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科学技术计划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彭恒武是造诣颇深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
王淦昌是中国原子弹实验物理工作的开拓者和指挥者,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荷电负超子——反西格马负超子。
郭永怀是举世闻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他指导并组织进行了空气动力学、核武器环境试验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保证了核武器最后试验的成功。
程开甲是核爆炸试验测试的卓越领导者,他带领新疆核试验基地研究所记录下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97%的数据。
邓稼先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攻关的组织领导者,对原子弹中的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运输等主要理论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陈能宽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实验研究领域的主要组织领导者。
周光召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的奠基者之一,攻克了原子弹理论设计等诸多领域中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