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生态环境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全面落实中国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于2012年4月20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高级圆桌会议”。
来自不同地区、部门、区域、行业及各相关组织的代表,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一主题,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凝聚共识,共话发展。
扩展资料:
为加快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工作措施:
1、加快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目标体系。一是将全国层面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及阶段性管理目标逐级分解,形成覆盖各流域和各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管理硬约束指标体系。
二是加快水量分配,力争用5至10年时间,基本完成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三是完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严格用水定额管理,提高各行各业用水的准入门槛。
四是核定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明确各流域、区域水功能区污染物限制排污总量指标,制定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方案。
2、加强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一是实施河湖水系连通,进一步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在科学论证、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
加快南水北调等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建设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
二是切实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制订主要江河水资源调度方案和调度计划,坚持区域调度服从流域统一调度,水力发电、供水、航运等调度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
3、加快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体系。一是抓紧制定节约用水、地下水管理、水资源论证管理、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二是抓紧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考核内容,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三是抓紧制订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方面的技术标准。
4、强化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从今年起用3至5年时间,基本建立起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主要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保障“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
二是进一步优化现有水文站网布局,提高水文监测、预警预报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建立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网。
5、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一是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
二是加快推进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
三是加快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
6、强化水资源管理科技支撑。一是围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局性、基础性、实践性问题,重点研究中国水资源演变趋势、水资源要素参与国家宏观调控方式方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方面重大课题。
二是研究并推广应用水资源实时调度、各行业节水减污、非常规水利用、取用水信息获取等关键技术或工艺设备。三是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水资源管理和技术经验,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水是生命之源 生产之要 生态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