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古筝老师
路险多坑!别让不合格的古筝老师耽误孩子学琴
之前在古筝交流圈看到有位家长反馈自己孩子学琴近况:陈女士在朋友的推荐下,让女儿在广东佛山三水区一个琴行里学古筝。女儿学习两年半,出了三个手型,勉强会弹20来首曲子,但没有一首能弹得流畅悦耳。陈女士吐槽道:“因为老师的不专业,让孩子走了很多弯路。”
其实类似陈女士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兴趣,或多或少都会让孩子去学习1-2门乐器。那么关键在于,那些朋友推荐或者自己挖掘到的琴行或者专业机构的老师真的靠谱吗?
很明显不一定。
而就现在古筝培训市场的现状却十分混乱,专业的培训机构不多,师资队伍鱼龙混杂,而古筝学习基础很重要,不规范的演奏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家长为孩子选择古筝教师务必要谨慎。
在此,我们提醒大家,如果要给自己或孩子找古筝老师,除了要确认老师的古筝专业能力,很有必要去考察下实际教学水平,很多老师教学更多是以个人经验为主,没有完整规划。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几个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禁忌,如果老师几条坏习惯老师中招了,应该果断放弃或者细细斟酌下是否要继续跟着学。
讲解拖沓
这类老师的表现在于一个点或者某个技巧反复讲解,把话说了又说却又始终抓不住重点,学生只能满头雾水,到后面不是不听就是走神,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课堂教学现象,多做无用功。
我们要注意是老师的讲解一定是需要技巧的,简练的语言更能点醒学生,也是老师自身的经验总结。
面面俱到
有的老师习惯把每个音符该用什么力度和两个音符之间的停顿时间都说的一清二楚,却没有给学生留下自我消化和思考的时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老师依赖性极大,根本无法独立地建立自己一套的系统化学习方法了,这样的学生永远不会“长大”。
过度专注
教学时太过沉浸于个人世界,自己自顾自的说着重点接着进行演示,全程与学生几乎“零互动”。到后面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听的一知半解想提出疑问却发现插话的空间都没有,结果一节课就白白浪费。
合格的老师应该一边教学一边关注学生的表现及反馈,在课堂上多问几遍“学生们清楚了吗”,跟学生建立起沟通才是良好教学的开始。
限制发挥
有的老师一旦发现学生跟曲谱弹得有一丝不同,立马上前去指正:“你这里弹错了”,看起来是在给学生指错,其实反而耽误了学生。艺术培养讲究创造力和想象力,直硬的打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只会按谱演奏,不敢在凭着自己的想法去有所发挥。练琴最重要的是练心,单一地看谱,再按部就班地弹奏,学生无法深刻理解音乐。
没有感情
老师一味地注重“古筝技”而忽略了“古筝艺”,这就像一个外科医生,只是机械地做手术,把音乐分解得支离破碎,失去了音乐最本质的东西——情感。
古筝老师在教学中要分析古筝作品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文化去感受和诠释古筝作品。例如学习演奏古筝曲《渔舟唱晚》中,古筝老师要向学生讲解该曲引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佳句为题,描绘了在夕阳西下时,渔人愉快的劳作和荡桨归舟,歌唱丰收的情致。
不要做一个没有感情的古筝手,优秀的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更深层面富有情感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教你弹会曲子。
如果有打算找古筝老师授课的,我们建议可以去旁听几节课试试,边听边参照以上我们给大家分享的几点教学误区,如果多条中招,此老师很有可能就是“速成老师”,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教学经验。
另外,专业的古筝培训机构一般会有专门的教学场地,配套有摄像头、多媒体等现代教学用具,方便学员在任何角度都能观察到老师的弹奏姿势。这些我们在参考场地的时候都可以做一番“考察”。
祝愿大家都能遇到良师,学筝之路,道阻且长,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