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的读后感

 我来答
可能不知道ok
2014-06-07 · TA获得超过20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0.6万
展开全部
春种秋收,农民们四季忙碌。然而四海的田地都结满了果实,那些劳动者还是两手空空。强烈的对比带给了人们沉重的思考: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 诗人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刻画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所带来的矛盾,道出了百姓之声。诗文亲切感人,概括却不抽象。诗中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所以,这首诗虽然通俗明白,却不单调浅薄,让人常读常新。
羊合滕峻
2023-07-09 · TA获得超过10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2万
展开全部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种秋收的景象,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残酷事实。在我看来,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春种和秋收,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韵律。一粒粟变成万颗子,再由万颗子化为新的种子,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坚韧。然而,诗人紧接着写下“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一笔触,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生活的残酷。尽管农业生产的丰收带来了物质基础,但那些辛勤劳作的农夫们却可能在丰收之后仍然饥饿。他们的辛勤劳动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这是对他们生活权利的严重侵犯。
其次,诗中的“四海无闲田”,表明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让我们反思,如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诗中的“农夫犹饿死”,引发了我对现代社会阶级分化的思考。在今天,虽然科技和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贫富差距却在不断扩大。一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尽管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却仍然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这使我深感社会的不公,也让我更加关注那些在社会底层奋斗的人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种秋收的景象,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一些问题和人性的复杂面。它提醒我们,在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时,也要看到社会的残酷和不公,思考如何通过我们的行动来改善这种局面。它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经济的发展都不能忽视那些在底层奋斗的人们的生活权利,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更加关注我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6-07
展开全部
税收太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