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展开全部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
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
“
南辕北辙
”
。
“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
,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审题没有偏差,才能紧扣题意行文,才
能符合命题的限制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审题要求
(一)审题内容
1.
审明概念
题目或题干中重要概念是命题者设置的限制,
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
概念的内涵
与外延不明,常常会失之千里。
⒉
审明主旨
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的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题眼不明,就会造
成文章中心不明。
⒊
审明关系
许多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或事理、
事物并存,
那么,
就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才能正确理解题意,才能保证突出主旨以及文章结构详略得当。
⒋
审明题材
为了防止
“移花接木”
,
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
跳离限制,
就会有
“不
符合题意”之失。命题对取材范围的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
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
⒌
审明体裁
作文考题都会对文章体裁作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
按理说,
仅以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
感性认识,辨明文体也是不成问题的,但几乎历年都有因“文体不符”而严重失分的考生。
故此,
1997
年在《考纲》中增加了“符合文体要求”的明确要求,
2000
年起的新《考纲》
将“符合文体要求”列在“基础等级”要求五点中的第二点。
⒍
审明其他要求
作文考题除了题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还有一个要求部分。要求部分常以“要求”
、
“注意”等形式出现。所有要求都必须严格遵循,切不可疏忽遗漏。
(二)审题一般步骤
读材料
----
析材料
----
揭寓意
----
明立意
(三)审题的原则
1
.理清对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
显的主次之分,
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
从理论上来说,
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
一个观点。
2
.分清主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
有主次之分,那么,
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
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
.辨清关系: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
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
.析清含义
: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
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四)审题三忌:
一忌另起炉灶,
二忌喧宾夺主,
三忌抓现象弃本质,
四忌主旨不明
二、审题立意方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
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
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
山东题:“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
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
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分析】抽取材料的核心内容是:青年学生须以改革发展为己任,不放弃,不退缩,奋力
向前,必将成功。
(二)
、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
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
性语句。
【材料】
【辽宁卷】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
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
目
?
人们就此问她
.
她的回答是
:
“人
,
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有人感
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分析】女钢琴家的话,为材料的
“
文眼
”
,正是主旨所现、精华所在。
“
人,要隐于音乐
背后
”
充满生活哲理和艺术真谛。引申义为人们应该追求内涵,而不是美丽的外表,这才
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应当低姿态,不张扬显露。
(三)
、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
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
往往
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
重庆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
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
5
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
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
35
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
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
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
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分析】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材料中的工人每天与门卫师傅的打招呼看来是
一件极其细小的事,
实质上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
平等与友爱。
这种习惯了的小
事情,
却成了这位师傅获得救命的唯一线索。
综合整则材料来看,
应该追根溯源来分析起因
和结果的关系,如人性的温暖与善良,关爱与拯救,习惯与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全局
入手,更能把握命题者意图。
(四)
、由物及人法(把握寓意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
“
物
”
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
“
由物及人
”
的横向联
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
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
天津题: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
老鱼向他们点点头,
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
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
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分析】抓住“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
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有如下角度:
(
1
)水的启示
----
谈“幸福”
批评现象:身在福中不知福。
(
2
)谈谈“爱”
“珍惜”
----
如父爱、母爱
批评现象:不珍惜父爱、母爱
(五)
、分析关系法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
、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
、取舍关系(如
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
。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材料】
江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孟郊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艾青
)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
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
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无须
倾听他们的声音,
就在他们的眼里,
他们的事迹里,
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
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
罗曼·罗兰
)
----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文章。
【分析】关系性命题作文,以议论为主,重点是找到“忧”与“爱”具体内容,并且正
确把握二者的关系。
“忧”
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
家庭的事,
甚至国家的事,
“爱”则侧重爱心。忧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家庭、
社会和生活就会充满爱。正所谓“爱之愈深忧之愈切”。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
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忧中有爱,爱中生忧;爱亲
人、爱生命、爱自然、爱社会,忧天下、忧黎民、忧生态,皆可用“与”来关联。
(六)
、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
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
这些语言信息,
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
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
意角度。
【材料】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
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
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
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分析】判断情感倾向:
“好事之徒”
、
“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
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
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
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
就明显
偏离题意。
(七)
、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
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
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
安徽题: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
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
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
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
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
【分析】要审准题,关键是抓准角度。
公共设施到底怎样使用,怎样管理?依据材料,可以有如下角度:
(
1
)
使用者的角度:
公共设施要妥善使用,
妥善保管,
尤其要注意他人安全。
批评
“各
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言行。
(
2
)留言者的角度:生活中只要有心、细心,就能避免任何问题和危险,做个生活的
有心人。
(
3
)共同背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需要都来维护和建设。
(八)
、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
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
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
的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
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
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
“
那只大雁是放哨
的
,
我们管它叫雁奴
。
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
,
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
。
但是,
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
”
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
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于是,它们又飞
回了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
击。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
——
可
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
“
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
”
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
摆地走进芦苇地。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年轻人举起了枪
……
【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
“
人物
”——
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
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
1
)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
2
)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
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九)
、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材料】
广东题:阅读以下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
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
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
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
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
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两则材料,在思想内容上关注理想,立足当下,各有侧重,不论是选择生
活,还是被生活选择,都涉及
有理想、关注现实、奋发向上
的人生观,每个人对此都会有自
己的思考。
(十)
、寻互补法
【材料】
江西题: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
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分析】作文命题人是想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对待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
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1
)将第一个“有人说”作为靶子:在物质需求方面要“知足常乐”,批判被物欲扭
曲种种现象。
(
2
)将第二个“有人说”作为靶子:在精神需求方面要“永不知足”,树立积极探求、
学习上进的人生态度。
(
3
)从二者整合的角度,人应该懂得知足长乐,体会自己的幸福,同时不能因此故步
自封而失去追求。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具体
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三、材料作文的基本步骤:
(
1
)引述材料。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
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
(
2
)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
(
3
)联系现实,证明观点。
(
4
)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联想根据论证
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3-07-20 · 百度认证:云南新华电脑职业培训学校官方账号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是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省(部)级重点计算机专业学校,采用三元化管理模式,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雄厚学生毕业即就业,学院引进了电商企业入驻,创建心为电商创业园区,实现在校即创业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 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明确提出质 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 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 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 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