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各时期的名称是什么?

 我来答
百度网友a8a0eef
高粉答主

2019-03-09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各时期的名称是:

一、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失败中认识到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

在南昌及其附近地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大部、第4军一部、第20军全部和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及南昌警察局警察各一部,共两万余人举行武装起义。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谓为国民革命军。

二、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3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发出通电,请缨杀敌。中共中央派代表与国民党政府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等问题多次进行谈判。直到8月22日,国民党政府才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左权为副参谋长,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下辖第115、第120、第129师和直属队。

全军共4.6万人。随后,八路军各师相继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属第二战区序列,并任命朱德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

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关于第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的通令:“顷奉南京军委十一日申电闻,着本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并任朱德为该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

由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八路军这个名称已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国民政府令其改变番号,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八路军。

三、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独占胜利果实,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蓄谋发动内战。

为适应国民党将要发动内战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迅速调整战略部署:由关内各解放区抽调11万主力部队及2万余名党政军干部挺进东北;浙江、苏南、皖南、皖中地区的新四军撤至长江以北;

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即八路军南下支队)及我河南军区部队分别撤至以桐柏为中心的鄂豫解放区,与新四军第5师会合。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称谓的由来:

在1944年8月2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军委高干会议上,刘少奇说:“正规军、游击队合起来叫‘解放军’,或加之为国民革命军解放军。”

这是迄今为止,所见档案资料中第一次出现“解放军”的称谓。但在各地区,“解放军”这一称谓在使用时,多在前面冠以地名,如:“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山东解放军”等。

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在国共两党进行的重庆谈判中,焦点是人民军队整编和解放区政权存在的问题。出于战略和政略上的考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没有继续对自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提出和使用“解放军”的称谓。

真正第一次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是在1946年。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的称谓被重新提出。1946年9月12日,《解放日报》在社论中再次使用“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随后,在毛泽东和新华社发表的文章中,也多次公开出现“人民解放军”的称谓。

1946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在《为实现一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的社论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表,这是全军性改称“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标志。

到1948年初,全军各部队均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作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

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姜廷玉: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的三次历史演变

蓝蓝蓝1234456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1-1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9万
展开全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经历了国民革命军、工农革命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更名,称谓的历史演变见证了这支军队的创建、转型和发展,具体介绍如下:

1、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部队沿用原国民革命军番号,编成" 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起义部队主力在广东潮汕地区遭到失败后,余部由朱德、陈毅等率领经江西转入湖南南部,进行游击战争,这一番号即自行消失。

2、工农革命军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湘鄂赣边界秋收起义,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此后各地党领导的起义武装大多使用这个名称。

3、中国工农红军

1928年4月下旬,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民军,转战到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5月4日,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8 年5月25日,党中央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4、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5、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6月下旬,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全面爆发,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番号取消,我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解放军军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生活家马先生
2019-03-22 · TA获得超过18.4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万
展开全部

1、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部队沿用原国民革命军番号,编成" 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起义部队主力在广东潮汕地区遭到失败后,余部由朱德、陈毅等率领经江西转入湖南南部,进行游击战争,这一番号即自行消失。

2、工农革命军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湘鄂赣边界秋收起义,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此后各地党领导的起义武装大多使用这个名称。

3、中国工农红军

1928年4月下旬,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民军,转战到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5月4日,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8 年5月25日,党中央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4、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5、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6月下旬,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全面爆发,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番号取消,我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后,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重新提出,并且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提法。

9月12日,《解放日报》社论中,再次提出“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随后,新华社和毛泽东发表的文章中,也多次公开出现人民解放军的提法。10月3日,《解放日报》在《为实现一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的社论中,第一次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

从1944年至1947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经历了一个提出——中断——再提出的过程。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是一个单纯叫什么的问题,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为了适应由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到国内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民即将取得最后胜利和国共两党两军矛盾突出时,开始提出和使用解放军称谓。

当国共两党两军关系缓和、重庆谈判开始后,人民军队则中断了解放军的称谓。在国共两党和谈关系破裂、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的称谓再次出现,并且逐步趋向统一。

其次,是由新的军事战略转变所决定的。从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到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人民军队实行了由游击战为主到以正规战为主的新的军事战略转变。随着作战对象和作战形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军队组织形式和名称的变化。

再次,是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各战略区野战兵团的迅速组建和扩大,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趋势不断加强,集中性和统一性的要求逐步提高。

这不仅在指挥关系和编制体制方面反映出来,而且在称谓的规范和统一问题上也得以体现。从加以多种前提的解放军,逐步统一为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为了夺取全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8年9月8日至13日,召开了扩大会议,提出要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会议的精神,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1日作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指出:人民解放军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三类。

野战部队的“野战军现时分为四个,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各步兵兵团、军、师、团,各骑兵师、团,各炮兵师、团等,一律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

作为地方部队建制的军区,其“第一级军区(即大军区),现有五个,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中原军区,华东军区,东北军区,华北军区”;“第二级军区,现有三个,亦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军区,豫皖苏军区,冀热辽军区”。

游击部队,则依情况需要和可能由各地军事机关自行组织。随后,全军进行了统一整编。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解放军军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你说我们是朋友
推荐于2017-09-23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97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292万
展开全部
   中国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革命军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
   192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根据8月7日汉口紧急会议精神,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决定创建新的军队,建立工农的革命军。但令人遗憾的是《决议案》明文规定:“中国共产党应当组织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的旗帜下……本党现时不提出组织苏维埃的口号”。依然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
   而在之前8月7日的汉口紧急会议上,出席会议并由大会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就公然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之后也一再坚持并疾呼:“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要夺取政权,没有兵力的拥卫而去夺取,这是自欺欺人的话。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
   直到秋收起义的准备阶段,在毛泽东明确“我们应高高地打出共产党的旗帜!”主张下,设计制作出第一面画有镰刀斧头的红旗——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面鲜艳的军旗。终于在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亲自发动、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面红旗第一次打出来了。在这面鲜艳的旗帜下,汇集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奋起战斗,向长沙进攻,向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进攻……
   中国工农革命军主要编制有:
   毛泽东等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武装组成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
   潘忠汝、戴克敏、吴光浩等领导黄(安)麻(城)起义武装组成的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不久改称工农革命军第7军);
   南昌起义部队第24师在董朗、颜昌颐等带领下进至海丰、陆丰地区与海陆丰起义组成的农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2师;
   朱德、陈毅和中共湘南特委领导湘南起义,以南昌起义军保留下来的部队组成工农革命军第1师,以宜章、耒阳、郴县等地农军组成工农革命军第3、第4、第7师;
   毛泽东、朱德所率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
   叶镛、袁裕(袁国平)率广州起义军余部向海陆丰地区转进时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师;
   陈卫东领导的湖北黄冈回龙山地区农民起义武装称工农革命军第6军;
   唐澍、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清涧、渭华起义武装组成西北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在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
   全国红军发展到最多时达到约30万人。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八路军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至1944年5月,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79万馀人;至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改名後,除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命令称第十八集团军外,传统习惯上一律称八路军。
   新四军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称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战,向国民党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各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经过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同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不包括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任政委兼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周子昆为副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全军共一万余人,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同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歼国民党顽固派军14万余人。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计31万余人;另有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湘、赣七省的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鄂豫皖湘赣、皖江和浙东八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25.3万平方公里,人口3420余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活动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民抗日武装。简称抗联。
   1935年驻华日军发动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停止内战,成立国防政府,组织抗日联军,一致抗日。当时,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反日武装统一战线的策略精神,在东北各地已相继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六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等六个军。1936年2月2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党员杨靖宇等人联名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宣布将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反日联合军、东北抗日同盟军以及各反日游击队,一律改称东北抗日联军,实行统一建制。至1937年,抗联队伍发展到4.5万人,先后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游击区,控制了东北一半以上的地区,对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来历
   1945年8月10日傍晚,电讯传来日本乞降的消息,当晚重庆、延安等地马上沸腾起来,次日许多报纸不约而同地在头版刊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诗句。
   8月11日当天,蒋介石一面下令要日伪军就地“维持秩序”,一面催促嫡系部队抢夺胜利果实,并命令第十八集团军“驻防待命”不得收缴敌伪枪械。毛泽东则在窑洞中一昼夜连续起草了十几道命令和党内通告,说明形势已是“日寇投降,内战临近”。考虑到要“另起炉灶”与国民党彻底决裂并开战,于是在8月11日毛泽东起草的以朱德总司令名义公开下达的命令中,就首次出现了“解放军”这一正式称呼。
   直至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停战和整军协议都成废纸。随着恢复和谈的希望不存、自卫战争全面展开和彻底战胜国民党军的可能性增大,解放区军队从1946年秋冬起又陆续改用“解放军”之称。1947年3月国民党驱逐了共产党谈判代表并攻占延安,国共最后决裂。3月下旬中共中央军委在对外发布命令时便正式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名义。改换称号的政治意义,便是向全国表明战争的目标是推翻国民党统治并解放全中国。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称号的曲折变化,可以看出人民军队在始终遵循远大奋斗目标的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在对外名义上有着高度的灵活性、革命原则性与策略性的统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fcdb47edb
2011-10-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5万
展开全部
最开始的共产党武装力量是南昌起义的叶挺独立团,之后是中国工农红军,之后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八路军)同时期还有新四军,,解放战争开始使用人民解放军的名称,建国后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结束后重新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