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是谁说的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由学士朱升提出的。
朱升这三个计策从战略上提出了创基立国的策略,朱元璋所以在龙凤十年之前,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高筑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当然这和后来明代修长城关系不大。在朱元璋这里,“高筑墙”就是指加强防御、巩固实地。造就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态势。黄巢、李自成虽然一度铁甲如流、旌旗蔽日,由于没有稳固的后方,一旦失利退无所归,最终战败身死。朱元璋因采纳了儒生们的意见,就避免这个结果。
元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之连年战争,土地荒芜,户口锐减,极需休养生合。因此,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就成了当务之急。这“广积粮”,指的就是发展民生。在战争年代,朱元璋的儒臣们不断向他灌输德政思想,称道立国之本在于重民,取得民心,得以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展开全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朱升说的。
朱升(1299年~1370年),字允升,学者称枫林先生,徽州休宁(今黄山市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自幼刻苦好学,先后师从陈栎、黄泽等当时名儒。1348年登江浙行省乡贡进士第二名,授池州路儒学教授,任期满后,为躲避兵乱,闭户著述不辍,且对《四书》、《五经》皆有旁注。龙凤三年(1357年)五十九岁的朱升赴应天府(今南京)向朱元璋首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吴元年(1367年)五月翰林院成立,授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朱升作《贺平浙江赋》援据儒家的“攘夷”理论,为朱元璋对两浙的军事行动辩护,称其为“驱胡虏而复圣域,变左衽而为衣冠,再造之功于是为大。”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十三日晋升翰林学士,三月六日以年老乞致仕,与刘夏交流《易经》,洪武三年(1370年)十二月病逝于家,享年七十二岁。
朱升(1299年~1370年),字允升,学者称枫林先生,徽州休宁(今黄山市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自幼刻苦好学,先后师从陈栎、黄泽等当时名儒。1348年登江浙行省乡贡进士第二名,授池州路儒学教授,任期满后,为躲避兵乱,闭户著述不辍,且对《四书》、《五经》皆有旁注。龙凤三年(1357年)五十九岁的朱升赴应天府(今南京)向朱元璋首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吴元年(1367年)五月翰林院成立,授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朱升作《贺平浙江赋》援据儒家的“攘夷”理论,为朱元璋对两浙的军事行动辩护,称其为“驱胡虏而复圣域,变左衽而为衣冠,再造之功于是为大。”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十三日晋升翰林学士,三月六日以年老乞致仕,与刘夏交流《易经》,洪武三年(1370年)十二月病逝于家,享年七十二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是汉高祖刘邦治国的十二字方针。
元朝末年,朱升(初为官,后归隐,后为朱元璋的谋士,进朝为官)给朱元璋提出的九字真言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毛泽东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又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元朝末年,朱升(初为官,后归隐,后为朱元璋的谋士,进朝为官)给朱元璋提出的九字真言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毛泽东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又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朱升的建议其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路线,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免遭攻击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是汉高祖刘邦治国的十二字方针。元朝末年,朱升给朱元璋提出的九字真言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